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自请废太子 > 第三十章 力主亲征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皇兄之言,令臣弟佩服!”

    李泰眼珠转了几圈。

    既然他根本想不通,此举对于太子而言有何好处,那反而简单了。

    成全他!

    连父皇都有可能在沙场上遇险,打死李泰也不信李承乾能在沙场上纵横无敌。

    只要成全了他,让他上了战场,李承乾有的是机会送掉性命。

    对他而言,那简直是最理想的结果!

    若真是搞阴谋诡计,把皇兄害死了,弄不好还要污了他李泰的名声。

    可是,李承乾自己死在沙场上,没有任何人能责怪自己!

    自己甚至还能装装大方,给他厚加礼遇,史书上都会赞扬自己的品德。

    “父皇,您年事已高,亲上战场自是不合适,若有皇兄代替也是一策,只要将士用命,凭我大唐军的实力,岂会惧怕小小的薛延陀部?”

    李世民也不禁动容。

    他万没想到,李承乾竟有如此胆魄。

    不过,李承乾作为主帅,现在的大唐军也不需要他去冲锋陷阵,即使如此,军中的危险,也不是任何人能提前预料的。

    此时李世民又回想起,前些天承乾近乎绝望地向自己说出存在着谋反的计划。

    现在,李承乾竟是自己主动开口要求随军亲上前线!

    难道说,他之前过度宠爱李泰,真的让李承乾产生了这么大的压力?

    之后,便听到了李泰直言附和李承乾,竟是真的想要让自己的嫡亲兄长前往沙场。

    哪怕是李承乾自己最先提出此议,李泰“只不过”是附和而已,任何人都无法指摘他的不是。

    但是,李世民还是向他投去了颇为厌恶的目光。

    “高明,你自己也明白,朕托你以四卫之兵权,而且牵扯到并州至安西的千里战线。”

    “你愿意亲往战场,鼓舞士气,精神可嘉,但却置西州与安西于何地?”

    “难道另外的三卫将士便不需要你这个统帅来协调,其他的战场就不需要你这个统帅来指挥了吗?”

    李承乾本就是觉得,只是前线兵败战危,未必会连累到自己这个主帅,或者说未必严重到削掉他的太子之位。

    假如他亲在前线,亲自督战的那条战线兵败,那就再也无法甩脱责任。

    再者,他也是真切地认为,尉迟敬德等老将对于右威卫的战力太过高估,自己亲自在前线,作为主帅也不会有人要求他冲锋陷阵,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他在右威卫军中,那么对于右威卫大军的接应力度会提升一个档次,尉迟敬德等将军想来就没有立场再反对自己,要求左右骁卫这等骑军主力,分兵策应右威卫的决定。

    哪怕右威卫真的战败,有诸多友军接应,至少不会出现太大的伤亡,大家可以退回到长安等人,以备再战。

    自己既能达成“目标”,又不会连累太多的大唐将士,可以稍稍降低他心中的罪恶感。

    听到李世民的质疑,李承乾依然不改“初心”。

    “回父皇,我大唐在西州与安西之地,皆有如同阿史那思摩一般的重将。阿史那杜尔和薛万彻,对于当地地形和布防都了如指掌,远胜过儿臣。”

    “其他三卫大军赶到支援,只需要与两位将军配合便可。”

    “儿臣举荐李勣将军为左路军主帅!前者便是李勣将军领军灭掉龟兹与高昌,对于西域极其了解,而且他还曾与阿史那杜尔、薛万彻等当地将领共事过,与他们颇有默契。”

    “如此,朝廷便不需要担心安西都护府的安全,儿臣更可专心于北疆布防,若是薛延陀部真从北方草原来犯,儿臣必与之周旋到底!”

    李承乾虽然没有用兵经验,但是对于这些大唐名将的履历却早就背熟了,直接点出了李勣作为其他大军主帅的优势。

    而且,他还生怕李世民不准他前赴军中,表现得极是慷慨激昂。

    果然,听到李承乾如此说,连尉迟敬德等老将都受到触动,仿佛在太子殿下的身上,隐约看到了陛下当年的影子。

    当然了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李世民腿上并没跌伤,而且陛下之英武也非任何人能比得上。

    但李承乾的表现与胆魄,已经让他们刮目相看了。

    李勣在此时站了出来。

    其实,他也认为,相比于程知节等更有资历,跟随陛下时间更久的将领,自己才是领军驰援西域的最佳人选。

    不过,哪怕其他众臣未到,他们私下与陛下商议之时,他也不好抢在尉迟敬德二将之前请命。

    现在有太子殿下先提出来,他就可以放下顾忌。

    “太子殿下既有此安排,臣甘愿为朝廷为陛下分忧。”

    李泰吓了一大跳。

    他却是误会了李承乾,必是借此机会,想要对李勣加以拉拢。

    李勣将军近些年的战绩太漂亮了,不过是受限于资历和跟陛下的关系,在军中的地位一直排在其他几位名将之后。

    李泰倒也听闻此事,没想到太子下手这么快,竟利用这样的机会,想让李勣多立功劳。

    你看吧!李勣果然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

    李泰心中危机感更重了。

    他根本不在乎是李勣还是谁领兵西援,最重要的必是坐实李承乾亲自领右威卫北上,借机让他“名正言顺”地死在长安之外,让老爹顺理成章地考虑“另一个”太子人选。

    “咳,皇兄思考得如此全面,真是没有愧对父皇的期望,父皇当是要成全皇兄的一片苦心了。”

    李泰为了能让李承乾顺利赶到前线,竟然少见地附和和赞许起自己的皇兄。

    只不过,他这点儿小心思,是完全无法瞒过李世民的眼睛的!

    李泰与士族结合,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最大建议,就是表现自己的孝!

    一方面,自玄武门之后,整个李唐皇室以及李世民本人,对于皇家内的孝道极为重视,不想再重复以前的悲剧。

    其次,自古以来,孝道被历朝奉为治国之本,本就是与忠君等想法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圣人之教,对于孝道是有非常多的延伸的。

    不仅对于父亲,对于兄长的态度,同样也包含在孝道之中。

    李世民对于李泰过去的表现极为满意,否则也不可能不顾朝野议论还有李承乾的感受,极度宠纵李泰,给他种种超过了亲王的特权。

    但是,现在李泰过于心急,似乎透露出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却让李世民感觉到,他之前表现出的孝,或许全是表面功夫,甚至是表里不一!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