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宅女穿异世,影视炸场 > 第二十七章 年轮里的新篇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秋分那天,青峰山的老槐树落了第一片叶。夏听听踩着满地碎金般的落叶走进时光故事馆,发现沈砚正蹲在玻璃展柜前,用软布擦拭那支晋代毛笔。笔杆上的兰草纹被摩挲得发亮,与旁边新添的物件——支缠着红绳的钢笔,形成奇妙的呼应。

    “这是那个巴黎华裔小女孩寄来的,”沈砚的指尖划过钢笔上的刻字,“她在兰亭书法大赛拿了奖,说这支笔是‘接力棒’,要放在故事馆里。”钢笔的笔帽上刻着行小字:“从卫夫人到我,共一千七百二十三年。”

    这时,张姐抱着个藤编筐进来,里面装着些泛黄的作业本。“是希望小学清理旧物时找到的,”她翻开最上面的本子,字迹歪歪扭扭,却认真地写着“兰草坡的故事”,“你看这篇作文,写的是‘娜姐和陆导在天上种兰草’,落款是三年前的小宇。”

    夏听听把作业本放进展柜,与孩子们现在的作品并排。新本子里画满了分镜:有兰草籽在太空舱里发芽的科幻画,有老兵和非洲部落首领对饮的速写,还有幅最显眼的——时光故事馆的屋顶长出翅膀,载着满馆的故事飞向月球,画旁写着“让嫦娥也看看我们的兰草”。

    午后,秦老带着群穿校服的学生来了。他们是县里中学的历史社团,捧着刚整理好的《青峰山故事谱系》,从谢安隐居的传说,到陆明远的片场秘闻,再到《草木兵》的全球巡展,密密麻麻记了三大本。

    “这是给‘故事种子计划’的新教材,”秦老的手指点过某页,“你看,孩子们把兰草坡的风分了类:谢安听的是‘东山风’,卫夫人教写字的是‘笔阵风’,你们拍电影的是‘镜头风’。”学生们围着展柜,指着老兵的军用水壶争论:“这上面的刻痕像‘兵’字,还是像‘和’字?”

    争论声里,罗森推着辆旧自行车进来。车后座绑着个木箱,里面是他爷爷当年送邮件的铜铃。“书法小镇要建个‘故事邮局’,”他把铜铃挂在老槐树上,轻轻一碰,清越的响声漫过兰草坡,“以后谁想寄故事,不用贴邮票,挂在这棵树上就行,风会当邮差。”

    话音刚落,就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手里举着片兰草叶,叶面上用铅笔写着“我奶奶说,她小时候见过沈姑姑在坡上画画”。她踮起脚尖把草叶挂在铜铃旁,风一吹,草叶与铃舌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念信。

    傍晚,夕阳把兰草坡染成金红色。夏听听站在老槐树下,看“少年故事队”的孩子们在坡上排练新戏。小宇演陆明远,举着竹片摄像机追着演沈曼青的女孩跑,台词是从笔记里背的:“曼青,镜头要跟着光走,就像故事要跟着心走。”

    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是那位意大利纪录片导演。他跳下车,怀里抱着个巨大的卷轴,展开后,是幅拼接而成的画:左边是他拍的青峰山晨雾,中间是皮埃尔画的塞纳河兰草,右边是非洲少年涂鸦的稀树草原,最下方留白处,等着孩子们补画兰草坡的新貌。

    “这是‘世界故事地图’的第一卷,”导演的胡子上沾着颜料,“下一卷要拍你们的‘故事邮局’,让全球的孩子都知道,青峰山有棵会送信的树。”

    夜幕降临时,故事馆的灯串亮了起来,像挂在树上的星星。夏听听翻着新到的邮件,有封来自北极科考站的信,信封上贴着片冻干的兰草——科考队员说,在冰原上看到《草木兵》,突然想种棵“抗冻草”,让南极的企鹅也知道东方的故事。

    沈砚突然指着老槐树的树干:“娜姐你看,新的年轮长出来了。”月光下,树干上的刻痕又深了一圈,陆明远的缩写旁,沈砚补刻的兰草叶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夏”字,被孩子们用红漆涂得鲜亮。

    风穿过灯串,带来铜铃的轻响和远处的歌声。夏听听知道,这棵树的年轮里,已记下太多故事:有古人的风骨,有前人的执着,有她和团队的坚守,更有孩子们正在写下的新篇。而年轮还会继续生长,就像兰草坡的风,永远带着新的种子,飞向该去的地方。

    她转身走进故事馆,在访客登记册的新一页写下:“今天,铜铃收到第一百封信。风说,它会把每个字,都种进春天的土里。”窗外,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摇晃,像在为这个夜晚,写下温柔的注脚。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