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50章 毛熊想要歼1
最新网址:www.00shu.la
    1951年11月的奉天,第一场雪已经悄然落下。陈樾裹着军大衣快步走向机库,呼出的白气在眼镜上结了一层薄霜。他跺了跺脚上的积雪,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想这样的天气对飞机维护可不是什么好事。

    "陈总工!"地勤班长王师傅老远就喊了起来,"您来得正好,3号机的液压系统又出问题了!"

    陈樾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机库,扑面而来的是机油和金属混合的气味。六架银灰色的歼1战机整齐地停放在机库中央,地勤人员正围着其中一架忙碌着。

    "什么情况?"陈樾蹲下身,看着王师傅指着的部位。

    "就是这个液压阀,低温下老是漏油。"王师傅用满是油污的手套擦了擦额头的汗,"昨晚上零下十五度,今早检查时就发现漏了一地。"

    陈樾接过扳手,亲自检查起来。金属部件冻得扎手,他不得不摘掉手套,手指很快就被冻得通红。"这个密封圈材质不行,得换耐低温的。"他转头对跟在身后的技术员说,"去仓库把新到的那批丁腈橡胶圈拿来试试。"

    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试飞员老刘驾驶着07号歼1正在跑道上滑行。陈樾走到机库门口,看着这架加装了新型增程油箱的战机腾空而起,机翼上的红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五颗,代表击落了五架敌机。

    "陈总工!陈总工!"老周气喘吁吁地跑来,军棉帽都跑歪了,"紧急通知,首长们都在会议室等您呢!说是毛熊那边来人了,阵仗不小..."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陈樾推门进去时,满屋的烟雾呛得他咳嗽了两声。几位首长面色严肃地围坐在长桌旁,对面是两个穿着毛熊军装的高大男子,其中一个正用蹩脚的中文说着什么。

    "陈樾同志,"李部长招手示意他坐下,"这位是毛熊远东军区副司令彼得罗夫同志,这位是航空专家伊万诺夫同志。"李部长顿了顿,压低声音,"他们...对我们的歼1很感兴趣,想谈技术交流的事。"

    彼得罗夫操着生硬的中文开门见山:"陈同志,你们的战斗机,比米格好很多。我们想...技术交流。"他说完就直勾勾地盯着陈樾,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陈樾心头一跳。他注意到伊万诺夫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随身携带的图纸夹,那里面正装着歼1最新改进型的设计图。这位毛熊专家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显得迫不及待。

    会后,李部长把陈樾单独留了下来。窗外,又一架歼1呼啸着掠过天空,银灰色的机身在云层间时隐时现。

    "陈樾啊,"李部长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陈樾一支,"前线战报你也看到了,咱们的歼1确实打出了威风。但毛熊那边...毕竟现在是我们最大的援助方..."

    陈樾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把玩着:"部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歼1的技术比米格-15领先至少五年,就这么交出去..."

    "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李部长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如果用技术换东西,你觉得咱们最缺什么?说实话,上级也很为难。"

    陈樾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前几天查看军工生产报表时注意到的一个细节:"部长,咱们欠毛熊的军事贷款,现在有多少了?"

    李部长苦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天文数字啊。光是这半年的弹药和油料,就够咱们还上十年..."他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物资的数量和折算金额。

    "第一个条件,"陈樾竖起一根手指,"抵扣军事贷款。能抵多少抵多少。"

    "这个自然。"李部长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还有呢?"

    陈樾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手指沿着中苏边境线滑动,最后停在了图们江入海口处:"第二,给我们换个出海口。"

    "什么?"李部长惊得站了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音,"你再说一遍?"

    "您看,"陈樾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图们江入海口现在被毛熊和北棒卡着,咱们的船出不去。如果能要回这15公里江段和两岸20公里领土..."

    "这...这太异想天开了!"李部长直摇头,在屋里来回踱步,"毛熊怎么可能割让领土?自打沙皇时代起,他们就只进不出啊!"

    陈樾笑了,从兜里掏出火柴,终于点上了那支烟:"谈判嘛,总要开高价。先要海参崴,实在不行再谈图们江。"他吐出一个烟圈,"歼1的技术值这个价。您想啊,有了出海口,东北的物资可以直接走倭海,不用再绕道大连..."

    三天后,一场秘密谈判在奉天郊外的一栋别墅里举行。这栋俄式建筑据说是当年俄国人建的,现在成了接待重要外宾的场所。毛熊代表团由彼得罗夫带队,兔子方面则由李部长和陈樾出席。

    会议室里烧着暖炉,但气氛却冷得像冰窖。彼得罗夫听完翻译的话,眉头皱成了疙瘩:"歼1的全套技术?这要请示莫斯科..."他掏出手帕擦了擦光亮的额头,显然压力不小。

    "当然,"陈樾不紧不慢地翻开资料册,"这是歼1与米格-15的性能对比数据。"他将一份表格推到桌子中央,"最大速度、爬升率、作战半径...每一项都领先30%以上。特别是这个跨音速区间的稳定性..."

    伊万诺夫迫不及待地抢过资料,眼睛越瞪越大:"这个后掠角设计...还有这个发动机进气口...天才!"他用俄语快速地对彼得罗夫说着什么,语速快得连翻译都跟不上。

    彼得罗夫轻咳一声,伊万诺夫才恋恋不舍地放下资料,但手指还在轻轻摩挲着纸面上的曲线图。

    "那么,"彼得罗夫搓着手,脸上的表情终于松动了一些,"贵方的条件是?"

    李部长按照事先商定的方案开口:"第一,免除我方全部军事贷款;第二,归还海参崴及周边地区。"

    会议室内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彼得罗夫的脸涨得通红,猛地站起身:"这不可能!海参崴是我们远东最重要的军港!"他的拳头砸在桌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谈判陷入僵局。陈樾适时地提出休会,双方约定三天后再谈。走出会议室时,他注意到伊万诺夫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手中的资料夹。

    "陈总工,你这招真绝了。"回到驻地,李部长忍不住笑道,给自己倒了杯热茶,"看彼得罗夫那表情,跟生吞了个柠檬似的。"

    陈樾却皱起眉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发黄的旧书:"部长,我查了历史资料。图们江出海口的问题,其实1860年的《四九城条约》就规定我们有权通航,只是被毛熊实际控制了..."

    "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重点争取图们江通航权。"陈樾指着地图说,"只要拿回这15公里江段和两岸缓冲带,东北就多了一个出海口!虽然冬天会结冰,但总比没有强。"

    第二次谈判时,兔子方面调整了策略。陈樾特意让人把歼1的全尺寸模型搬到了别墅的院子里,还展示了部分设计图纸,但关键数据都做了模糊处理。

    "彼得罗夫同志,"陈樾指着模型机翼,寒风把他的脸吹得通红,"这个气动布局可以降低30%的跨音速阻力,而米格-15在这个速度区间会剧烈抖振..."他故意留了个话头。

    伊万诺夫听得两眼放光,不停地做着笔记,连手套都顾不上戴,手指冻得发紫也不在乎。他突然用俄语快速说了什么,翻译犹豫了一下才转述:"伊万诺夫同志问...这个翼型设计是不是参考了德国战时的资料?"

    陈樾笑而不答,反而问道:"伊万诺夫同志,你们图-16的导航系统,用的是不是类似德国战时的那种陀螺仪?"

    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对方在套话,却又都对这种技术交流乐在其中。彼得罗夫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

    经过一周的拉锯战,双方终于达成初步协议:

    1. 兔子向毛熊提供歼1全套生产技术

    2. 毛熊免除兔子50%的军事贷款

    3. 毛熊同意归还图们江下游15公里江段主权,并划出两岸各20公里非军事区

    4. 毛熊提供图-16轰炸机全套技术资料

    协议草案需要送往莫斯科和四九城最后审批。等待期间,陈樾被安排带毛熊代表团参观奉天飞机制造厂。

    工厂里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组装新的歼1。伊万诺夫像进了糖果店的孩子,每台设备都要凑近看个仔细。

    "陈同志,"伊万诺夫在参观发动机车间时悄悄拉住陈樾,"你们那个发动机涡轮叶片...是怎么解决高温问题的?我们试过很多材料都会变形..."

    陈樾指了指正在运转的一台测试台架:"加了内部冷却通道,材料上也做了特殊处理。"他故意说得很含糊,但伊万诺夫已经如获至宝地记了下来。

    12月20日,最终协议正式签署。签字仪式在奉天市政府举行,双方代表在厚厚的协议书上签下名字,交换文本。签字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在安静的会场里格外清晰。

    仪式后的小型酒会上,彼得罗夫举着香槟对陈樾说:"陈同志,你们要那个出海口做什么?那里冬天会结冰的。"他语气轻松,但眼神里带着探究。

    陈樾抿了一口酒,这种毛熊产的香槟甜得发腻:"彼得罗夫同志,海参崴冬天也会结冰,你们不还是建了破冰船?"他晃了晃酒杯,"有了出海口,我们东北的木材、煤炭就能直接运出去了。"

    一个月后,第一批毛熊专家进驻奉天飞机厂,开始技术交接。陈樾每天都要应付各种技术问题,常常工作到深夜。

    "陈总工,这是今天第三杯咖啡了。"老周端着热气腾腾的杯子走进办公室,"您得注意身体啊。"

    陈樾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没办法,伊万诺夫那帮人问题太多了。"他喝了口咖啡,苦涩的味道让他清醒了些,"不过也好,他们问得越多,说明越重视这笔交易。"

    与此同时,测绘队也进驻了图们江口,开始划定新的边界。据回来的战士说,江边的毛熊哨所已经陆续撤走,只留下空荡荡的营房。

    在最后一次技术交接会议上,伊万诺夫忍不住问出了所有毛熊专家心中的疑问:"陈同志,这些设计...真的是你们独立完成的吗?那个翼型设计,简直像是来自未来..."

    陈樾望着窗外正在试飞的新型战机——那是在歼1基础上改进的歼2原型机,意味深长地说:"伊万诺夫同志,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当春天的第一缕暖风吹过图们江时,一艘挂着兔子国旗的小货轮缓缓驶出江口,这是几十年来第一艘从东北直航倭海的兔子商船。而在奉天飞机厂,陈樾的办公桌上已经铺开了新一代战机的设计草图...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