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02章 052大驱下水
最新网址:www.00shu.la
    1963年8月15日清晨,大连造船厂的码头上人头攒动。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拂过每个人的脸庞,将陈樾的衣角吹得猎猎作响。他站在观礼台最前排,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栏杆,眼睛紧盯着船坞里那艘庞然大物。

    "陈总,再有十分钟就要注水了。"造船厂厂长王铁柱凑过来小声说道,他手里攥着一块已经湿透的手帕,不停地擦着光亮的脑门,"这大家伙可比咱们以前造的那些小船大多了。"

    陈樾点点头,目光没有离开那艘银灰色的战舰。052大驱的舰体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芒,130毫米主炮昂首向天,八联装防空导弹发射架整齐排列在舰艏,相控阵雷达像一只警惕的眼睛注视着远方。这是他带领团队奋战两年的成果,融合了系统知识库里最先进的驱逐舰技术。

    "各单位注意,开始注水!"随着广播里传来的指令,船坞闸门缓缓打开,黄褐色的海水咆哮着涌入干船坞。陈樾感觉自己的心跳随着水位的上升而加快,手心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可是夏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现代化驱逐舰啊!

    海水渐渐漫过舰体底部的红色防锈漆,几个技术员拿着笔记本,紧张地记录着舰体各个部位的吃水情况。当海水完全没过龙骨时,船坞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陈樾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陈总,您看!"年轻的设计员小张突然指着舰尾方向惊叫起来。只见那里泛起了一圈不规则的涟漪——有个密封舱似乎进水了!

    陈樾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下观礼台,边跑边对着对讲机喊道:"立即停止注水!检查D7区水密舱!"他的皮鞋在湿滑的码头上打滑,差点摔了一跤。

    维修小组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一个焊接点出现了细微裂缝。陈樾亲自钻进了狭窄的检修通道,借着昏黄的检修灯检查那个漏水点。通道里闷热潮湿,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工装。

    "是焊接工艺的问题。"陈樾爬出来后对围过来的工程师们说,"咱们用的焊条耐腐蚀性不够。"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迅速画了个简图,"得改用含镍量更高的特种焊条,焊接时还要注意温度控制。"

    当天下午,修复工作完成后,注水程序重新开始。这次一切顺利,052大驱像一只优雅的天鹅,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陈樾站在舷梯旁,看着工人们忙着系缆绳、调试设备,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三天后,海试正式开始。陈樾和二十多名海军专家登上了这艘被命名为"大连"号的驱逐舰。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巨大的舰体缓缓驶离码头,螺旋桨搅起浑浊的浪花。

    "全速前进!"舰长一声令下,四台燃气轮机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陈樾站在舰桥上,感受着脚下传来的澎湃动力。仪表盘上的速度指针迅速攀升,很快就突破了30节。

    "我的老天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海军专家扶着栏杆惊呼,"这比咱们现有的驱逐舰快了将近10节啊!"

    陈樾笑而不语。他悄悄打量着专家们的反应——有人目瞪口呆,有人热泪盈眶,更多的人则是一脸难以置信。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要知道,这艘052大驱上使用的燃气轮机,可是他在系统里优化过的版本,功率比原设计提高了15%。

    海试进行到第三天时,突然遇到了恶劣天气。原本平静的海面瞬间变得波涛汹涌,五六米高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拍打在舰体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测试下舰体稳定性!"陈樾对舰长喊道。他紧紧抓住扶手,感受着舰体在大浪中的每一次起伏。令他欣慰的是,尽管摇晃得厉害,但舰体结构纹丝不动,所有设备运转正常。

    "陈总,您设计的这艘船太稳了!"轮机长从底舱爬上来报告,"连厨房的锅碗瓢盆都没怎么移动!"

    9月5日,海试结束后的第三天,陈樾在大连造船厂的会议室里召开了设计复盘会。长条桌上堆满了海试数据报告,足有半米高。每个专家面前都放着厚厚一摞资料,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和咖啡香。

    "主炮射击精度比预期低了0.3%。"火炮专家老李推了推老花镜,指着数据表上的一行数字说。

    陈樾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问题。他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一大半,密密麻麻全是修改意见。

    "雷达系统在高速机动时有0.5秒的延迟。"电子专家小王补充道。

    会议从早上八点一直开到深夜。陈樾的眼睛已经布满血丝,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听着每一个汇报,时不时提出修改建议。当最后一个专家发言完毕时,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凌晨两点。

    "好了,明天开始修改设计。"陈樾合上笔记本,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我们争取一个月内完成优化方案。"

    接下来的一个月,设计团队几乎住在了造船厂。陈樾的办公室墙上贴满了图纸,地上堆满了模型。有一天深夜,保安老张巡夜时发现陈樾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推门一看,发现他正趴在一张巨大的图纸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支钢笔。

    10月8日,修改后的第一艘052大驱正式交付海军。交付仪式上,海军司令紧紧握住陈樾的手:"陈总,这可是咱们海军的宝贝疙瘩啊!"他的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光。

    当天下午,"大连"号就开始了首次战备巡航。陈樾站在码头上,看着这艘银灰色的巨舰缓缓驶向蔚蓝的东海,舰尾的五星红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他的心里既骄傲又忐忑——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两天后,陈樾带领团队完成了最终的优化设计。新版本被命名为052B型,改进之处多达127项。从火炮稳定系统到雷达抗干扰能力,从动力系统效率到舰员居住舒适度,几乎每一个子系统都得到了提升。

    "陈总,这个垂直发射系统太巧妙了!"年轻的设计员小刘捧着新图纸赞叹道,"比原来的设计节省了30%的空间!"

    陈樾笑而不语。这个设计灵感其实来自系统知识库里20年后的技术,他只是做了适当的"降级"处理,让它符合当前的技术水平。

    10月12日,052B型的首舰"青岛"号开始建造。陈樾站在船坞边,看着第一块钢板被吊装到位,电焊的火花像节日烟花般璀璨。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战舰从这些船台驶向深蓝。

    那天晚上,陈樾独自来到码头,望着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远处,"大连"号正在执行夜间训练,探照灯的光柱像利剑般划破夜空。陈樾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终于兑现了对海军战友们的承诺,为夏国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驱逐舰。

    海风拂过他的脸庞,带来远处军舰上隐约传来的汽笛声。那声音浑厚悠长,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向海洋进发的决心。陈樾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感觉自己的心跳与海浪的节奏渐渐同步。明天,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他;但现在,就让他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满足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樾几乎每天都泡在造船厂。他亲自指导工人们安装新设计的燃气轮机,手把手教技术员调试相控阵雷达系统。有时候为了一个零件的安装精度,他能蹲在机舱里一整天,直到完全满意为止。

    "陈总,您看这个焊缝合格吗?"一个满脸油污的年轻焊工怯生生地问道。

    陈樾戴上老花镜,仔细检查着那条银亮的焊缝,还用手指轻轻抚过表面。"不错,但是这里温度控制还可以再好一点。"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画了个简图,"下次焊接时,电流再调低5安培,速度放慢10%。"

    年轻焊工连连点头,如获至宝般把那张纸片小心收好。这样的场景在船厂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工人们都说陈总的眼睛比X光机还厉害,什么瑕疵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11月初的一天深夜,陈樾正在办公室研究新的舰载直升机起降系统设计,突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食堂的老王师傅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站在门外。

    "陈总,这都凌晨两点了,您还没吃晚饭呢。"老王师傅把饺子放在桌上,"三鲜馅的,刚出锅。"

    陈樾这才发现自己的肚子已经在抗议了。他感激地接过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老王师傅站在一旁,看着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图纸,感叹道:"我在这厂里干了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像您这么拼命的工程师。"

    "不拼命不行啊。"陈樾咽下嘴里的饺子,指着窗外灯火通明的船坞,"咱们落后太多了,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老王师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临走时又回头说:"陈总,您放心,咱们工人也都憋着一股劲儿呢!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这句话让陈樾心头一热。是啊,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奋斗,从设计师到焊工,从工程师到食堂师傅,每个人都在为同一个梦想努力着。

    12月5日,052B型的第二艘舰"上沪"号开始铺设龙骨。仪式上,陈樾亲手拧上了第一颗铆钉。当汽锤将铆钉牢牢固定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陈总,按照这个进度,明年咱们就能有四艘新舰服役了!"海军装备部的刘部长兴奋地说。

    陈樾笑着点点头,但心里已经在思考下一步的改进方案。他知道,052B型虽然先进,但比起系统知识库里的那些未来战舰,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升级。

    春节前夕,陈樾组织了一次全舰综合演练。在黄海某海域,"大连"号成功进行了实弹射击、导弹拦截、反潜作战等多项测试,所有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演练结束后,舰长激动地握住陈樾的手:"陈总,这艘舰太棒了!操作起来特别顺手,火力也猛,简直就是海上移动堡垒!"

    陈樾谦虚地笑笑,心里却已经开始构思052C型的设计方案。他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夏国海军早日走向深蓝,让五星红旗在世界的每一个海域高高飘扬!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