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二十章 展厅建成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柳青也很爽快:“没问题!不过纯手工制作需要时间,...您这批全部完工得两个月左右,还有价格方面……”

    “没问题。”林姐拉着她坐下,“价格好商量。你知道在那些旅游区,类似的手工灯罩卖多少钱吗?最普通的款式都要一千往上!你这个效果比他们的高级多了!咱们就取个中间数一千一个怎么样?”

    “我有个朋友在县旅游局工作,”林姐继续说,“下个月他们有个旅游商品推介会,我觉得你的柳编灯罩完全可以去参展!”

    柳青正想回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又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这次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奶奶站在一群人中,身旁是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子,两人手里共同捧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柳编物件。照片背面隐约可见一行模糊的字迹,只能辨认出“1985”和“专利”几个字。

    “怎么了?”林姐注意到柳青瞬间苍白的脸色。

    “没什么...”柳青勉强笑笑,“家人发来的老照片。”

    她装作若无其事地把手机放回口袋,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这个神秘人是谁?为什么会有奶奶的老照片?“专利”又是什么意思?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姐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下周我带李局长来看灯罩,然后咱们商量参展的事!”

    柳青点点头,努力集中精神讨论订单细节,但那张老照片却像一根刺,深深扎进她的思绪。

    收购老物件那天,柳青还没去,爷爷已经在工坊院子里摆好了桌子。老人面前放着一个陈旧的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沓沓现金。

    “爷爷?”

    “数数够不够。”爷爷头也不抬,继续登记村民拿来的物件,“活期存折里还有两万,明天取。”

    柳青的喉咙突然发紧。那是爷爷的养老钱,奶奶走后他就一点点攒着,从没动过。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愣着干啥?“爷爷皱眉,“记好每件东西的来历,别辜负人家心意。”

    王婶抱着个泛黄的柳编针线筐走过来:“青丫头,这钱我不能要。我闺女说了,这是捐给展览馆的!”

    “我家也是!”李木匠的媳妇连忙附和,“老物件放这儿比搁家里强!”

    柳青看着争先恐后推辞的乡亲们,眼眶发热:“不行,说好了买就是买...”

    “买什么买!”马大爷突然提高嗓门,他抱着那个抗战药箱,胡子气得一翘一翘,“我这药箱要卖早卖给博物馆了!搁你这儿是让它回家,懂不懂?”

    最终达成妥协——清河柳编工坊以半价“押金”形式收下老物件,开具凭证,日后展馆盈利再补余款。只有马大爷死活不收钱,非要柳青写个“永久借展”的条子才罢休。

    “就这儿吧。”柳青拍了拍工坊西北角的墙面,“离工作区远,又靠着窗户,采光好。”

    周明拿着卷尺量了量:“长四米八,宽三米二...够摆十来个展柜。

    “哪来的展柜?”张磊苦笑,“一个正规博物馆展柜要上万...”

    柳青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角堆放的几个旧玻璃货架上——那是以前工厂留下的,虽然老旧,但玻璃还算完好。

    “擦干净就能用。”她走过去拍了拍积满灰尘的玻璃,“再去废品站收点旧木料,重新钉个底座。”

    周明眼睛一亮:“我家有台闲置的旋转展示台,修修应该能用!”

    三人说干就干。柳青和张磊负责清洁改造旧货架,周明骑车回家拉那台展示台。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回来时手里提着两盏工地用的射灯。

    “装这个,看得清楚。”老人简短地说,接着便爬上梯子开始布线。

    傍晚时分,一个简陋却像模像样的展示区初具雏形:六个玻璃柜沿墙排列,中央是周明改装的可旋转展示台;爷爷装的射灯将光线精准打在展品位置;张磊甚至用旧手机和二维码做了个简易语音导览系统。

    “试试?“张磊得意地展示他的成果。柳青扫码后,手机里传出张磊刻意压低的声音:“您现在看到的是民国时期的'福寿双全'纹样柳筐...”柳青噗嗤一笑:“怎么是你配音?”

    “临时用用嘛。“张磊挠头,“以后可以请马大爷他们录真实故事。”

    柳青走到中央展示台前,轻轻按下开关。马大爷捐赠的抗战药箱在柔和的灯光下缓缓旋转,上面的“万字不到头“纹样和木珠密码系统清晰可见。

    “真不错...”她喃喃自语。这个不足十五平米的小角落,承载的却是几代人的记忆。

    爷爷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还差样东西。“

    “什么?”

    “电子眼。“老人指了指屋顶四角,“好东西得看牢。”

    当晚,张磊从县城买回一套二手监控设备,四个摄像头无死角覆盖整个展区。看着屏幕上清晰的画面,柳青终于松了口气。

    ---

    五天后,爷爷改装过包装的灯笼全部安全抵达,客户纷纷晒图好评。更妙的是,有位做物流的客户看出门道,主动提出合作开发柳编工艺品专用包装,并下了200个灯笼的大单。

    “爷爷!您太厉害了!”柳青兴奋地晃着老人的肩膀,“客户说要把我们的包装申请专利!”爷爷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是你奶奶的智慧。”

    马小川一边学习着新的打包方式,一边悄悄问张磊:“这老头...不,柳爷爷怎么啥都会?”

    张磊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老匠人的厉害之处。你以为他们守旧,其实早就把问题想在前头了。”

    五天后柳青的柳编灯罩在“溪畔”咖啡馆正式亮相。县文化局李局长是个六十出头的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站在灯下足足看了十分钟,不时发出赞叹。

    “妙啊!传统技法现代表达,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李局长握着柳青的手说,“这正是我们非遗传承需要的创新思维!”

    他当即表示要将柳编灯罩推荐给下个月的市文创展。

    柳青被这突如其来的机遇砸得晕头转向,直到李局长的车开远了,她才回过神来。

    “我说什么来着?”林姐得意地撞撞她的肩膀,“你的机会来了!”

    咖啡馆因为“会流动的光”成了镇上的新晋网红,不少年轻人专程来打卡拍照。柳青的手机响个不停,有询问定制灯罩的,有想代理销售的,甚至还有一家省城的家居品牌想谈批量生产。

    这天柳青正在跟爷爷学柳编百样图中的技法,小桃慌慌张张跑来。

    “柳爷爷,小青姐姐!张德才带人去三叔公家了,说要买他那些老柳编!”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