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31章 县试在即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随着越走越近,咸宁县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

    青灰色的城墙不算高大,墙皮斑驳,有几处甚至露出了里面夯实的黄土。

    守门的兵丁没精打采地倚着门洞,对进门的行人随意检查后,交了每人三个铜板的入城税,挥挥手便放行。

    进了县城后,脚下是坑洼但还算齐整的青石板路,两旁则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比永乐镇当真是要繁华整齐很多。

    顺着青石板路又继续往前走了段,到路口时王明远便停下脚步准备按照来时路上所说那般,分开去找提前约定好的客栈了。

    钱彪勒住马,对王明远兄弟抱拳道:“王家兄弟,咱们就此别过。你们安心备考,回程时还是在这家‘平安老店’找我们的镖队,到时候送你们回去!”

    “多谢钱镖头一路照应!”王明远连忙拱手道谢。

    大哥也憨厚地笑着点头,背上那座“小山”般的行李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引得几个路过的行人侧目。

    告别镖队,王明远按照之前蒙学同窗的交代,带着大哥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穿行。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点起了灯笼或油灯,昏黄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走过一条飘着浓郁酱菜味道的小巷,一块褪了色的蓝布幡子终于出现在视线里——“福来客栈”。

    客栈门脸不大,两层小楼,木质的门板有些老旧,但擦得很干净。

    昏黄的光线下,一个穿着深蓝细布长衫、身形略显清瘦的年轻男子,正指挥着两个伙计将几筐新鲜的蔬菜搬进侧门。

    “动作麻利点!后厨张婶等着下锅呢!轻拿轻放,别磕坏了我的萝卜!”

    那男子的声音带着点管事特有的干练,下巴上蓄着短短的胡须,看起来比几年前在蒙学时成熟稳重了不少。

    正是他的蒙学同窗——李茂。

    王明远心头一热,快走几步,扬声喊道:“李茂兄!”

    那身影一顿,猛地转过身来。

    灯光下,李茂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疑惑,待看清王明远的面容,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取代。

    “明远!”他快步迎上来,脸上是毫不作伪的欣喜,目光随即被王明远身后那座移动的“小山”吸引,仔细看了下才发现那座山下的人。

    “哎呀!这是……明远的大哥?”他认出那背着山一样行李的壮硕汉子,正是王明远的大哥王明心(王大牛)。

    “李兄弟,好久不见!”王大牛憨厚地笑着打招呼。

    李茂激动的快步走到近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我算着日子,估摸就这两天到!快,快进来!”

    他一边热情地引着两人往里走,一边熟稔地吩咐旁边的伙计:“小六子,赶紧的,去后厨说一声,让张婶整治几个好菜!

    蒸碗条子肉,炒个时蔬,再切盘猪头肉,羊汤多煮些,饼子热乎的管够!送到二楼‘竹’字号房!再打两盆热水上去!”

    伙计应声去了。

    李茂亲自带着他们穿过不算宽敞、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客栈大堂,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了二楼,推开一扇朝南的房门。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两床、一桌、两凳,但胜在干净整洁。

    窗户敞开着,带着傍晚凉意的微风拂入,吹散了旅途的疲惫。

    窗下栽着一小丛翠竹,在暮色中沙沙作响。显然,这间房的位置和朝向都是客栈里数得着的。

    “怎么样?特意给你留的!”

    李茂指着房间,带着点小得意,“向阳,通风,安静!离后面厨房也远,油烟味熏不着。最要紧的是,”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狡黠的笑意,“按中房的价钱算!掌柜那老抠门那儿,我磨了好久的嘴皮子!”

    王明远看着李茂眼中真诚的关切,再环顾这特意安排的房间,一路风尘仆仆积累的疲惫似乎都被这暖意驱散了。

    他心中一暖,郑重地拱手:“李茂兄,让你费心了!”

    “说这些见外话!”

    李茂佯装不悦地捶了他一下,“当年家父出事,家中饭都快吃不起了,要不是你在蒙学里隔三差五带那些卤肉和饼子给我‘加餐’,我这把骨头早都饿散架了。

    如今你到我的地界,我能不尽心?

    行了,你们先歇着,洗把脸,热水和饭菜一会儿就到。等吃饱喝足睡一觉,明天我再带你们好好逛逛,认认考场去!”

    他做事利落,安排好一切,便笑着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不一会儿,热水和饭菜很快送了上来。

    喷香的蒸肉肥而不腻,碧绿的时蔬鲜嫩爽口,猪头肉切得薄如蝉翼,蒜泥醋汁调得恰到好处。

    一大盆雪白的羊杂汤热气腾腾,上面撒着碧绿的葱花,汤色浓白,香气四溢。

    还有一摞子刚烙好的厚实面饼,金黄酥脆。

    王明远招呼大哥坐下一起吃。

    王大牛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却笑着摇摇头,从自己那个巨大的行李堆里摸索一阵,掏出两个冷硬的杂粮饽饽和一包咸菜疙瘩:

    “你吃你的,我吃这个就成。客栈的菜金贵,尝两口味儿就行,哪能当饭吃?还是咱娘做的饽饽顶饿。”

    说着,他掰开一个饽饽,就着咸菜,大口吃起来,对那盘诱人的猪头肉和条子肉只是象征性地夹了两小筷子。

    王明远夹起几片厚厚的肉硬是塞进大哥碗里:“哥,吃!茂哥的心意,别糟蹋了,而且我饭量小也吃不完。”

    “那你先吃,吃不下了我在吃。”

    王明远实在拗不过大哥,吃完后大哥便风卷残云般将剩下的饭菜打扫干净。

    两人也是累了几天了,洗漱后便很快的就睡着了。

    次日一早,刚吃完早饭,李茂就来了。

    他换了一身干净的灰色短褂,显得精神利落。

    “走,趁着早上人少清静,带你们去县衙那边转转,认认路,看看考场!”

    福来客栈位置确实便利,出门沿着主街往西走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片青砖铺就的宽阔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尽头,便是咸宁县的权力核心——县衙。

    县衙坐北朝南,门楼高大,朱漆大门紧闭,门前蹲踞着两尊石狮,虽有些风化磨损,却依旧透着威严。门上挂着“咸宁县正堂”的牌匾。

    衙前广场两侧是长长的八字粉墙,墙上贴着各种告示、通缉文书,有些墨迹淋漓,显然是新贴不久。

    此刻时辰尚早,衙门口还算清静,只有几个穿着皂隶服色的衙役挎着腰刀,在门前石阶上懒洋洋的站着。

    李茂指着县衙大门东侧一道略小些的、同样紧闭的朱漆门洞:

    “这里便是考房了,考试那日,天不亮就得来这儿排队等着点名、搜检。”

    李茂低声介绍,“我打听过了,搜检的时候衣服夹层都得摸个遍,笔管都要拧开看,一点马虎不得。”

    他指了指对面的一处空地,

    “到时这里会摆上桌子,县尊大老爷和县衙的师爷会在那儿唱名。被叫到的,验明正身,搜检无误,才能放进去。”

    在李茂的一一解说下,看过了考场,便回到客栈。

    接下来的两日,李茂几乎成了王明远的“考前情报官”,他但凡有空,就会溜到王明远房里,将自己打听到的、关于这次县试的所有消息,事无巨细地倒出来:

    “明远,我特意问了隔壁酒楼的赵账房,他说县尊刘大人是进士出身,最是看重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与否,在他那儿分量可不轻!你可千万把字写端正了,别歪歪扭扭惹大老爷不喜...”

    “明远,我还听衙门里相熟的书办说,刘大人特别讨厌那些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章,就喜欢朴实说理、言之有物的!你写文章时,可得注意着点...”

    “明远啊,考场里头号舍听说年久失修,有几处漏雨的,虽说这个季节不至于下雨,但是也得注意。我这儿弄到一张往年考生私下传的号舍位置图,画了圈的据说就是容易漏雨的!还有“臭号”的地方我也特别标注了,希望你不要分到...”

    “明远,进考场的时候身上带点铜板,遇到搜检的衙役一人塞了几个铜板。到时候搜身时,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东西,他们手底下会松快些,至少不会故意刁难。不过你可千万别夹带啊!这钱就是买个顺利入场,不是买舞弊的...”

    他甚至打听到了搜检的衙役这几日的饮食喜好,也不知道真假:

    “搜检的衙役好像姓孙,听说早饭爱吃甜口的豆沙包!后厨张婶做这个最拿手,我让她明早蒸一笼,你进场前带上两个热乎的,万一他喜欢,到时候也能对你照顾点...”

    。。。。。。

    面对李茂这番细致入微、甚至有些“用力过猛”的操持,王明远真是啼笑皆非。

    但这份蒙学就积攒来的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王明远将这些“有用”的信息一一记在心里。

    这剩余的几日,他一边反复检查考篮里的笔墨纸砚是否齐备,一边在脑子里梳理着四书五经的要点。

    大哥则像个沉默的守护神,安静地坐在一旁,时不时帮弟弟把磨好的墨汁添满,或者将摊开的书册轻轻抚平。

    他不懂那些之乎者也,但他知道,弟弟做的每一件事,都关乎着这个家未来的希望。

    夜深人静,王明远吹熄了油灯。

    明日,便要踏入那方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狭小天地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