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91章 二柱子的“脚步丈量法”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日头刚过老槐树顶,地上影子还短,苏瑶攥着公社给的租地备案表往王大爷的地块走。

    刚到田埂就见二柱子扛着木耙子跑过来,裤脚沾圈黄泥,老远就喊:“苏同志!丈量的事儿我来,保准错不了!”

    老周蹲在田埂边抽烟,烟杆儿往石头上磕了磕,抬眼瞅他:“你不用尺子?凭脚量能准?”

    二柱子把木耙子往地上一戳,撸袖子在田边踩了个印:“我这脚是娘胎里带的准头,一步正好两尺。去年给李家量宅基地,跟公社的尺子比,差不了半寸!”说着迈步进地,脚底板踩进松土里,“咯吱”声轻得很,每走一步弯腰划道浅痕,又快又稳。

    老周不放心,从布兜里掏软尺跟在后面。

    等二柱子量完十步,老周赶紧抻开软尺,刻度拉到二十尺时正好对齐最后那道痕。他愣了愣,把烟杆儿塞回嘴里:“嘿,还真邪门。”

    苏瑶站在田埂上笑,刚要开口就听见二柱子“哎哟”一声。

    低头一看,他右脚鞋跟掉了,鞋帮耷拉着,露出沾泥的脚后跟。

    二柱子也不恼,干脆把两只鞋都脱了扔田埂上,光脚踩进土里,脚趾头抠了抠地面:“这样更准,能摸着土坷垃的纹路,步子不偏。”

    阳光晒在二柱子光背上,汗珠子顺着脊梁骨往下淌,他半点不在意,还是一步一个印地量,嘴里数着“一百二十三,一百二十四”。遇到地里的石头就踮脚绕过去,动作没停。

    老周跟在后面,手里软尺都忘了收,看着二柱子光脚在地里走,嘴角不自觉往上扬。

    苏瑶掏帕子擦额角的汗,目光落在田埂上的布鞋上——鞋帮子磨破了边,鞋底薄得能看见里衬布。她想着回头跟供销社打个招呼,留双胶鞋给二柱子,专门量地用。

    量到地块中间,王大爷拄着拐杖来了,站田埂上喊:“柱子,差不多就行,零头不用算那么细!”

    二柱子停下直起腰,往田埂上看:“王大爷,那可不行!该多少是多少,以后苏同志给您交租,也得按实际亩数来,不能含糊!”

    苏瑶没拦着。她知道二柱子这股较真劲儿,正是村民看重的实在。之前租老周家的地,二柱子也是这么量,连田边半棵树占地都算得清清楚楚,后来老周逢人就说,跟苏瑶打交道心里踏实。

    二柱子接着往前量,光脚偶尔被土坷垃硌一下,皱皱眉调整步子再走。老周时不时用软尺核对,越核对越惊讶:“你这脚真是神了,量到两百多步还没差过!”

    苏瑶走到王大爷身边,递过去一瓶水:“王大爷,柱子这手艺您放心。”

    王大爷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看着地里的二柱子叹口气:“这孩子从小就实诚。以前他爹教他量地时就说,做人跟量地一样,一步是一步,不能走歪。”

    苏瑶点头,目光又落回二柱子身上。他已经量到地块另一头,正弯腰算数:“一共六百八十七步,一步两尺就是一千三百七十四尺,换算成亩是三亩零五分!”

    二柱子喊完,光着脚往田埂上跑,脚底板沾着厚黄泥,跑到苏瑶面前喘着气说:“苏同志,算好了,三亩零五分,一点不差!”

    老周也走过来,把软尺揣进兜里:“我核对了好几段,都准得很,就按柱子算的来。”

    王大爷看看苏瑶又看看二柱子,笑着说:“行,就三亩零五分!苏同志,这地你尽管用,要帮忙跟我说一声。”

    苏瑶接过二柱子递来的备案表,在亩数栏写“三亩零五分”,递给王大爷签字。王大爷手有点抖,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

    二柱子蹲在田埂上穿鞋,把鞋跟往石头上磕着想按回去,试了好几次都不行。

    苏瑶看着他笑:“柱子,明天去供销社,就说我让你拿双胶鞋,专门量地用。”

    二柱子猛地抬头,眼睛亮起来:“真的?苏同志,太谢谢您了!”

    老周在旁边打趣:“你小子,有了新鞋以后量地更得准,别给苏同志丢脸!”

    二柱子用力点头,把破鞋往肩上一搭,扛起木耙子往村里走,嘴里哼着小调,脚步比来时轻快。

    苏瑶看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手里的备案表,心里踏实;有这样实在的村民帮忙,这片新地肯定能种出像样的东西。

    刚收起备案表,就听见田埂那头有人喊。苏瑶抬头一看,是公社的小李骑着自行车过来,车后座绑着个布包。

    小李停下车擦了把汗:“苏同志,张教授让我送这个来,是土壤检测的新数据。”

    苏瑶赶紧接过来,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字。

    她扫了一眼心里一喜;之前改良的土壤,酸碱度又降了点,更适合张教授带来的新品种了。

    老周凑过来看:“咋样?数据还行不?”

    “挺好,”苏瑶把纸折好放进兜里,“张教授说再调整两次肥料,这地就能大规模种太空番茄了。”

    王大爷在旁边听着,脸上也露出笑:“要是能种成,咱们村以后也能跟着沾光。”

    苏瑶点头,目光又投向那片刚量好的地。阳光洒在地里,土坷垃泛着浅黄,风一吹能闻见泥土的腥气。她摸了摸田埂,心里盘算:先报材料,再去找陆战野借点木板,把育苗棚搭起来再说。

    正想着,口袋里的备案表被风吹得露了个角。苏瑶赶紧按住,指尖碰到纸上“三亩零五分”的字迹,又想起二柱子光脚量地的样子。

    她笑了笑,转身对老周和王大爷说:“咱们先回村,把备案表交了再合计育苗的事儿。”

    三人往村里走,老周还在念叨二柱子的脚:“真是奇了,怎么就能那么准?我年轻时候也量过地,用尺子都得反复核对,他倒好,光脚就行。”

    王大爷笑:“这孩子心细,小时候跟他爹学的时候,蹲在地里数步子,一练就是大半天。”

    苏瑶听着心里更有底了。

    她知道要把航天育种基地办起来,靠的就是这样心细又实在的人。

    走在村路上,村民在门口晒玉米、缝被子,见她路过,笑着扬手,她也抬手回应,脚步自然加快。

    快到村口时,远远看见二柱子的身影,他正蹲在供销社门口跟里面的人说话。

    苏瑶猜他肯定是在说胶鞋的事儿,忍不住笑了——等二柱子有了新鞋,下次量更大的地,肯定更有劲儿了。

    她加快脚步,想着得赶紧把张教授给的数据整理好,晚上写封信给陆战野让他也高兴高兴。

    还有孩子们,星辰昨天还问她什么时候能去地里看太空种子发芽,等育苗棚搭好就能带他来看看了。

    想着这些,她心里踏实,步子也跟着快了起来。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