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阴阳剥皮人 > 第二十章-通向哪里?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电话铃声尖锐地划破了书房的宁静。

    沈默按下接听键,市局刑侦支队长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紧迫感传来。

    近三个月,五起坠楼案,死者毫无关联,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死在了老式单位宿舍楼的楼梯间里。

    更准确地说,是死在了从上往下数的“第十三级台阶”上。

    现场勘查结果近乎诡异:没有搏斗痕迹,死者脚上的鞋印没有丝毫偏移,仿佛只是正常下楼,却凭空坠落。

    尸检报告则指向一个更令人费解的细节,所有死者在坠落的瞬间,全身肌肉都处于极度松弛状态,像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

    这些案发楼栋,全部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同一批“城南安居工程”。

    沈默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过,调出案卷资料。

    最关键的一条信息跳了出来:所有涉事楼梯,均使用了同一家建材厂供应的踏板。

    他放大现场照片,一张张比对。

    照片旁的勘测数据显示,楼梯每级台阶的标准高度应为17厘米,但每一处案发现场的第十三级台阶,实测高度都普遍偏低,平均只有14.3厘米。

    然而,当年的建筑图纸上,所有数据都精准无误,没有任何施工错误的记录。

    一个微小的结构差异,五条人命。这绝非巧合。

    沈默驱车赶往其中一栋尚未解封的案发宿舍楼。

    老旧的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声控灯昏暗地闪烁。

    他避开了所有住户,在凌晨两点这个最无人惊扰的时段,独自站在了那道通向死亡的楼梯前。

    他从勘察箱里取出便携式激光测距仪和高精度湿度传感器,将它们固定在第十三级台阶对面的墙壁上,开始连续监测。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楼道里死寂一片。

    三小时后,当空气湿度计的读数缓慢攀升至85%时,异变陡生。

    激光测距仪的屏幕上,代表台阶表面位置的读数开始出现微幅波动。

    沈默瞳孔骤缩,他看到那块木质踏板在吸收了足够的水汽后,表层出现了肉眼难辨的微弱膨胀。

    但这并非关键。

    关键在于,几乎是同一时刻,台阶下方的某个支撑结构,发生了一次持续仅0.8秒的瞬时形变。

    就是这0.8秒,第十三级台阶猛然下沉了整整13厘米。

    一个完美的“踩空陷阱”。

    当人以正常的节奏下楼,脚掌以为会踩在坚实的台阶上,却踏入了一个凭空出现的深坑。

    巨大的高度差足以让人瞬间失去平衡,而大脑根本来不及反应,身体便已在完全松弛的状态下向后翻倒,后脑重重磕向下方坚硬的水泥台阶。

    沈默戴上手套,取出特制的采样刀,在台阶侧面小心翼翼地刮取了一些木屑。

    在便携显微镜的高倍率下,木质纤维的缝隙中,一些极细微的、闪着暗淡光泽的金属粉末清晰可见。

    他立刻进行了快速成分分析,结果让他心头一沉。

    锝99,这种罕见的人造放射性元素,与他之前在那枚神秘袖扣和古老石碑上检测到的残留物,完全一致。

    线索,再一次指向了那个潜藏在城市阴影下的巨大谜团。

    当晚,一封没有署名、没有邮戳的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公寓的门缝里。

    信封用一种早已被淘汰的骨胶封口,散发着淡淡的腥气。

    信纸是古法制作的竹纤维纸,触感粗糙而坚韧。

    信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严重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三名穿着老式工装的男人正在一间昏暗的仓库里搬运木板,他们身后斑驳的墙壁上,有人用粗大的炭笔潦草地写着五个字:“十三级,通向深渊”。

    沈默将照片翻过来,背面还有一行娟秀却力道十足的手写小字:“他们没走完,所以楼梯也不会停。”

    他立刻拨通了苏晚萤的电话,将情况简要说明,请她利用权限协助查找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城南安居工程”相关的建材公司档案。

    次日清晨,苏晚萤的回电就来了,声音里透着一丝凝重:“找到一家,叫‘宏远木构’的木材加工厂,专门为安居工程提供预制楼梯构件,但在1985年就倒闭了。至于‘深渊’……我问了几个退休的老建筑工人,那是当年工人们私下里给厂里的‘十三级验收台’起的绰号。”

    沈默马不停蹄地赶往市档案馆。

    在积满灰尘的施工日志里,他找到了关键记录。

    “宏远木构”,于1983年承建了所有案发楼栋的楼梯工程,日志上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杉木正是那批因仓库漏水而严重受潮的“M8313”批次。

    他心里一动,转而申请查阅当年的死亡记录。

    1983年10月7日,就在第一批楼梯安装完成的验收日,三名验收工人在试走楼梯时,集体从高处坠落身亡。

    官方结论是“醉酒后意外失足”,家属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三名工人。照片上的,就是他们。

    死亡记录的末尾,还有一个名字——陈建国,同组的第四名工人,因严重脑震荡导致部分记忆丧失,是唯一的幸存者。

    根据档案上的信息,沈默在一家远郊的养老院里找到了他。

    老人早已不复当年的健壮,只是呆滞地坐在轮椅上,手里攥着一支蜡笔,在一张白纸上反复描画着一个扭曲的“十三”符号,嘴里含混不清地喃喃自语:“台阶……沉了……沉了……我们喊了,没人听……没人听……”

    当夜,沈默与苏晚萤根据旧地图,找到了“宏远木构”的原址。

    那里早已变成了一座废弃的汽修厂,空气中机油与铁锈的味道挥之不去。

    他们在厂房的地下仓库深处,发现了一截被遗忘的、未曾拆除的旧楼梯。

    那正是当年的“深渊”——十三级验收台。

    第十三级踏板已经腐朽断裂,摇摇欲坠。

    苏晚萤从背包里拿出湿布,小心地擦拭着那块腐朽木板的底面。

    随着污垢被抹去,三枚早已模糊不清的指纹,和半行几乎无法辨认的炭笔字迹,顽固地显现出来:“我们在这儿……记得我们。”

    沈默的目光变得锐利。

    他取出一枚火柴盒大小的应力传感器,轻轻贴附在木板的支撑结构上。

    就在他准备连接数据线的瞬间,设备屏幕突然亮起,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

    在没有任何外力负载的情况下,那块腐朽的台阶,竟自行下沉了足足13厘米,在空中停顿了0.8秒后,又悄无声息地复原归位。

    苏晚萤惊愕地捂住了嘴。

    沈默却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条陡然下坠又瞬间回弹的数据曲线,声音低沉而沙哑:“它不是故障……是记忆,这段浸透了绝望和愤怒的记忆,被锝99和这潮湿的木头永远录制了下来。它在重播。”

    话音刚落,头顶的水泥天花板,开始毫无征兆地渗出水珠,一滴,两滴……汇集成水线,滴滴答答地落在他们脚下的地面上。

    那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仿佛就在他们头顶的楼上,有一个看不见的人,正穿着沉重的靴子,一步,一步,从高处缓缓走下。

    不多不少,正好十三声。

    声音消失了,地下仓库重归死寂。

    但沈默的脑海里却掀起了更大的风暴。

    那声音不是幻觉,而是某种能量的回响。

    他忽然想起在养老院里,陈建国那张画满了“十三”的纸。

    老人画的不仅仅是这个数字,在每一个“十三”的旁边,似乎还有一个极其潦草、被他忽略了的符号。

    而那份尘封的施工日志里,关于1983年10月7日那天的记录,除了官方结论,页边空白处,似乎也有一个用铅笔画下的、意义不明的标记。

    那两个被他当成无意识涂鸦的符号,此刻在他脑中,开始缓缓重合。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