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穿越扶苏 > 第5章 终孤之寿,济世,安民!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另一边。

    见蒙恬不语,只是抬头看着自己,李世民不再多言。

    推门而出后,看着门外卫兵们警惕的目光,李世民淡声吩咐:“无令不准入内。”

    一众卫兵赶忙拱手:“唯!”

    循着记忆走出衙署,有些别扭的双手撑着马背上马,李世民没有选择前往公子扶苏位于九原城的别院,而是立刻策马奔出九原城。

    寻了一处无人的僻静地,李世民方才开始了解公子扶苏的记忆。

    “愚蠢!”

    “荒谬!”

    “迂腐!”

    “腐儒误国!腐儒误国也!”

    随着公子扶苏的记忆被李世民全盘接收,李世民时不时便忍不住怒斥一声,甚至竟是对嬴政升起了一丝同情。

    在李世民看来,魏征已经很臭很硬了,但公子扶苏比魏征更臭更硬无数倍!

    魏征敢于直谏,但魏征的劝谏是有技巧的,以至于李世民虽然心里不爽但至少有个台阶可下,也勉勉强强能接受魏征的劝谏。

    反观公子扶苏呢?

    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礼一行、脖一梗,毫不留情就是谏。

    嬴政若是不纳谏呢?典一引、头一磕,引经据典就是喷。

    嬴政能只把公子扶苏贬往北地做监军,纯纯是因为公子扶苏是嬴政的儿子。

    若是旁人如此劝谏嬴政,那人现在绝对已经陪着方术士们一起跳土坑了!

    怒斥一番后,李世民突然又露出自得的笑容:“始皇帝诚豪迈,却教子无方,膝下诸子无一成事!”

    “反观朕,虽然子嗣相较于始皇帝而言颇为单薄,却个个聪慧。”

    “朕的太子高明更是丰姿岐嶷、仁孝纯深、特敏惠!”

    “论教子,朕胜始皇帝远矣!”

    倘若皇天厚土不迁朕来此,朕所立功绩必不逊于始皇帝。

    倘若朕能亲自护持承乾长大,承乾必远胜始皇帝诸子。

    无论是为皇还是为父,朕皆当胜始皇帝!

    如此想来,李世民的心情好了不少,而后便开始思考现实的问题:“去岁承乾年仅十二,朕便准承乾听讼、积累经验,想来即便是公子扶苏无能,承乾亦能代其匡之!”

    “而公子扶苏年近三旬仍无一官半职,始皇帝反而于其已年迈、太子位悬而未定之际令公子扶苏往北地为监军!”

    “此足可见始皇帝教子无方,更可见公子扶苏未承皇位非只是因矫诏,更是因始皇帝从始至终皆无传位与公子扶苏之心!”

    “父子本不睦,今又再生隙。”

    “纵然朕为长子,那大位亦不会从天而降!”

    公子扶苏的处境与李世民昔年处境截然不同。

    他虽然拥有李世民羡而不得的长子身份更还有李世民苦求一生而不得的仁名民心,却不曾如李世民一般拥有亲手拉起来的军队和利益相同、生死与共的麾下。

    以公子扶苏的势力,哪怕是此次李世民没有误杀赵受,而是遵诏回返了咸阳城,也没有能力约诸位好弟弟在玄武门叙上一叙!

    陌生的处境让李世民过往的经验废了大半,但陌生的挑战却更让李世民精神亢奋。

    “未曾想,朕纵是换了新天,亦难父慈子孝。”

    “好在。”

    李世民轻捻胡须,自嘲一笑:“朕颇善处理与父皇、兄弟之间的关系!”

    独自思量许久,细细看遍记忆,定下大体战略,李世民一勒缰绳策马奔回公子扶苏于九原城的别院,趁着夜色伏案写下了一封奏章。

    而后李世民便强迫自己和衣而眠、养精蓄锐。

    待到次日日出初(5:00),李世民褪去身上儒衫,令仆从寻来一套重甲换上,又在重甲之外披了一件狐皮披风,策马奔向九原大营!

    至军中时,正巧赶上朝饔(yōng早餐)。

    李世民没有依律前往中军大营去领取更加丰盛的餐食,而是跟在无爵士卒们身后,和最基层的小卒们一同打了份只有粟米、酱菜和野菜汤的早餐。

    迎着小卒们诧异不解又震惊的目光,李世民竟是蹲在小卒之中,手持餐匙舀起一勺粟米饭送入口中,两排牙闭合。

    “嘎嘣~”

    坚实的粟壳硌的李世民一阵牙疼,吞咽之际那虽然被嚼成细渣却依旧坚硬的碎屑更是剌的李世民喉咙剧痛。

    李世民本以为久在军伍的自己入军中就像回家一样,肯定能完美适应,但李世民却万万没想到,秦朝基层士卒们吃的也忒差了!

    一众将士眼睁睁看着李世民好悬才咽下一口粟米,却没在李世民脸上看到嫌弃的表情,反倒是迎来了李世民惊异的赞叹:“诸位,倒是好牙口!”

    人群中突然响起一阵笑声,几名胆大的士卒甚至主动开口回话:

    “公子吃此粟米自然难以吞咽,额们平日里所食粟米比此粟舂的还要更粗几分,今食此粟米,那可是倍感香甜嘞!”

    “公子尊贵,不曾吃过如此粟米,自然不知该如何嚼用,这粟米带壳,必当先细细嚼碎,再和汤一同服下,如此喉咙方才能不痛!”

    李世民了然:“孤来试试。”

    学着士卒们分享的经验,李世民又吃了一口粟米,而后笑而颔首:“如此,喉咙果真不痛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诚不欺孤!”

    此话一出,李世民身边士卒们各个骄傲的扬起了头。

    公子夸额们嘞!

    公子还说额们是公子之师嘞!

    额必要书信回家,让十里八村的父老皆知此事!

    见气氛已经放松活跃了起来,李世民顺势发问:“诸位袍泽都是何处人士?”

    越来越多的士卒放下紧张和拘谨,主动开口回应:“额是栎阳的,栎阳国人!”

    “俺是荥阳县嘞!三川郡荥阳县!”

    “吾乡辽远,乃是在那砀山旁的沛县!”

    李世民笑着对每一个说出自己家乡的士卒点头,而后发问:“诸位远迈数百里甚至是数千里至此,可会想家?”

    这番问话一出,不少将士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却也有一些老兵的笑容依旧豁达:“想,怎么会不想呢!额那良人(夫或妻)还在家等着额呢。”

    “想归想,可这兵役还是得服啊,若是能有幸杀个胡贼、砍颗脑袋,给家里赚个爵位,那俺这辈子也不算白活嘞!”

    “吾倒是想让家人多想想吾,前番立功的赏赐理应已经送至吾家中,但吾父却迟迟不曾给吾送来钱财,现下吾手里的钱财都快花光了,唉!”

    提起家乡,士卒们进一步卸下了心头防备,开始主动和李世民聊起家乡与琐事。

    士卒们不懂大道理,只是细说着家长里短。

    李世民耐心又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从公子扶苏从未着眼的角度进一步了解着这方天下。

    附近的士卒们见此地聊的火热,都小心翼翼的凑过来。

    军法吏明知此举不合军律,但见被人群包围着的是公子扶苏,却又不敢上前,只能纠集同僚站在旁侧以防生乱。

    当蒙恬踏足军营,看到的便是李世民被士卒们围的里三十层外三十层!

    一瞬之间,蒙恬竟是想转身就走。

    但再转念一想,这是他的军营!他为何要对公子扶苏退避三舍?

    阔步向前,蒙恬高声发问:“长公子怎的有暇来军中?”

    士卒们下意识的循声望去,紧接着就赶忙起身,齐齐拱手:“拜见将军!”

    李世民顺着士卒们让出的道路走向蒙恬,温声道:“孤为监军,自当随于军中。”

    “将士们皆是赤诚的壮士,孤颇喜与将士们谈笑,更从将士们处学到了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

    蒙恬眸光定定的看着李世民,并不接受这番说辞。

    公子扶苏不是没来过军中,恰恰相反,公子扶苏时常会来军中。

    但昨日公子扶苏方才亲斩二人,今日便若无其事的来了军中与将士们谈笑,好似昨天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这很难不让蒙恬心生怀疑。

    李世民继续走近蒙恬,声音多了几分悲悯和叹息:“也正因为将士们愿向孤坦言,孤方才知天下虽定,生民仍苦!”

    根本不需要酝酿,李世民就发动了自己的天赋技能,眼眶迅速转红,两行热泪盈眶而出,李世民悲声而泣:“父皇奋六世之余烈,兵出函谷剑指天下,便是为解万民之吊悬。”

    “民苦如斯,大愿怎成!”

    “孤尝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苦如斯,社稷何存!”

    论悲哭,刘备就是个弟弟,真看帝王哭戏还得看李世民!

    作为最常哭、最善哭、哭的最有效果的帝王之一,李世民随时随地都能恸哭一段,而且还能哭出新高度、哭出新风采,更不会被任何人看出半点虚情!

    附近的士卒们全都沉默无言,只是亲近又敬爱的看着李世民。

    他们早就听说过公子扶苏仁善之名,却不曾想,公子扶苏竟是会因他们这些黔首的悲苦而动情恸哭!

    从来没有如公子扶苏这么尊贵的人如此在意他们。

    从来没有!!!

    就连蒙恬都因李世民的哭声而心神动摇。

    蒙恬赶紧稳固心神,做出一副被说动的模样,很是诚恳的发问:“长公子所言,甚是!”

    “不知长公子意欲如何解万民疾苦?!”

    在蒙恬看来,公子扶苏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施为,就是在动摇民心。

    接下来公子扶苏很可能会登高而呼,利用他的身份鼓噪大军作乱!

    只要公子扶苏说出反言,蒙恬就会立刻……

    抓捕他!

    这里不是只有两个人的衙署,此地附近至少有数千名将士在围观。

    有这么多人做人证,就算公子扶苏的人设立的再稳,嬴政也得犯嘀咕。

    而后蒙恬就能顺势说出公子扶苏悍然击杀两名侍郎之事,再也无须为公子扶苏背锅!

    李世民目光迎向一名名看着他的士卒,任由泪水挂在面庞之上,声音坚定的开口:“从今日起,孤改字为世民!”

    “以此时刻警醒孤,终孤之寿,济世,安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