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咋真成方寸山弟子了啊 > 第1章 关于我家世代供奉猴子这件事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轰!!!’

    好似平地起炸雷一般,轰隆隆的嗡鸣声沉闷而悠长。

    姜宁被这轰鸣声惊动,猛然睁开了眼睛,眼里是盖不住的疲倦。

    他勉强的支撑起上半身,扒拉在窗檐上,透过半敞开的窗户看向外面。

    阿翁站在房间外的小院子里,正仰着头看向远方。

    姜宁隐约听得出来,那轰鸣声也正是来自那个方向,但却也看不到更多,在他的眼中,间隔不过三丈多的阿翁的背影,都是那样的模糊。

    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手上的皮肤很薄,稍微一用力就能看到青色的,并不饱满的干瘪血管。

    姜宁的眼神暗沉了许多,缓缓的翻身挪到床边,刚刚趿拉着鞋子站起身,眼前就一阵发黑,耳朵里也响起了刺耳的蜂鸣。

    一直持续了十几秒的时间,姜宁才能重新视物。

    仅仅是翻身,下床,站好,这样简单的动作,就让姜宁不仅眼前发黑,额头上都见了一层白毛汗,呼吸之间也带上了几分急促。

    他暗自皱眉,却也无可奈何。

    十五岁的年纪,本该是力气来的最快的时候,但他却连多走几步路都难。

    先天不足,肺衰气短,年不过三五。

    这是十几位大夫,甚至云游到这大唐边界的神医孙思邈先生的判断。

    三五,可不是三十五岁,而是十五岁,也就是今年……

    姜宁的身躯,此刻就好似风前烛,雨中灯,或许一阵风吹一下,就再也醒不来。

    好不容易再世为人,虽然托生古代,但好歹是贞观盛世,但没想到此世的身躯竟然是个短命的。

    姜宁心里苦涩的想着,但也没有绝望,因为若是运气好的话,他或许还有活路。

    因为,他所穿越的这个唐朝贞观年,并不是那么简单。

    思索着,姜宁裹紧了身上厚厚的皮裘,迈步推开房门,缓缓的来到了阿翁的身边。

    “阿翁,怎么这么大动静?”

    听到声音,被称作阿翁的老者赶忙转过身,仅剩的一根胳膊收拢着姜宁的衣领,将他带到房间里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孙先生说你不能见风,尤其是冬晨早风,你怎么就不记得。”

    老翁假意训斥,抬手小心擦掉姜宁额头的白毛汗,神色中却没有往常的苦涩,反而带着几分激动和希冀。

    “两界山倒塌了!”

    他说,声音里满是激动。

    “两界山倒塌了?”

    姜宁重复了一遍,神色中,也带上了难掩的激动。

    不怪他激动,他能否渡过这三五死劫,看的就是两界山的动静。

    这也是姜宁为什么没有绝望的原因,因为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大唐,有一座两界山,而那山有五峰,仿若五指……

    唐朝,五指山,这两个词一出来,只要读过书,就能够联想到一只猴子。

    也是姜宁活命的希望。

    “五百年了。”

    老翁感叹的说道:“祖训言,自五百年前,天降五指山,祖先游于山中,见那山下石匣内,竟压着一尊金毛猴儿,极为神异,口吐人言,自称乃是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西天如来佛爷镇压在此。”

    “祖先昔年不过总角牧童,也不怕他,只是称为猴王,摘了三枚桃子供拜。”

    “这一拜,就成了规矩,我等后世子孙,十年一次,拜望猴王,已然成了祖训。”

    老翁说着,看向了姜宁,继续道:“老夫早年随着知节公征战,伤了根基,断了臂膀,本该无后,正忧心祖训如何,未曾想捡到了你,想着祖先规矩总能传下去,但没想到……”

    说到这里,老翁沉默了下来。

    未曾想,捡来的孙儿,却是早夭之身,注定活不过十五岁,眼看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过很快,老翁就来了精神,笑道:“不过,现在好了,十五年前,老夫拜望猴王回来的路上捡到了你,五年前,老夫再次拜望猴王时,也提到了你的病。”

    “猴王虽未曾允诺,但也言道,他老人家脱困之日不远,只是不知具体,不敢保证。但也说了若是有朝一日脱困而出,必然前来家中一探。”

    说到这里,老翁抬手朝天拜去,也不知在拜谁,只是喃喃自语:“还好,老天保佑,到底是赶上了。”

    拜了几拜,老翁看向姜宁,眼中已经带上了泪水。

    “我孙儿之疾,解脱之日就在顷刻。”

    姜宁没说话,只是默默的点头。

    对此,他比阿翁还有信心。

    阿翁是因为家中世代拜望猴王,所以对那神异的猴王有信心。

    至于姜宁,那就是近乎迷信的相信了。

    在他看来,自己这病,凡人难治,但若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出手,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这也是姜宁一直抱有希望的原因,因为今年是贞观十三年,也就是唐三藏出长安的那一年。

    孙悟空脱困,也是这一年。

    “最多,三天。”

    老翁斩钉截铁的说,眼睛里满是希望。

    时间并没有过去三天,而是在两天之后的中午。

    老翁正在做午饭,而姜宁则趁着中午的日头,窝在房檐下晒太阳。

    ‘笃笃笃笃笃!!’

    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姜宁下意识的看过去,却见一个白色的马头探过门边的篱笆,往里面张望。

    只是一晃悠,就被隐藏在门后的主人拽了回去,而后便响起了一个温吞和蔼的声音。

    “搅扰主人家,贫僧是长安金山寺僧人,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

    “途径宝地,日头焦躁,腹内空虚,厚颜来此化缘,祈望主人家,能有一方阴凉遮暑。”

    听着这又熟悉又陌生的开场白,姜宁的小心脏不由得砰砰跳动起来。

    “来了。”

    厨房里的老翁听到动静之后,擦擦手走了出来,听到长安二字,虽然失望并非猴王到了,但也没有怠慢,上前开门。

    ‘吱呀……’

    木门被打开。

    抢先一步走进来的,却是一只不过四尺余高的金毛猴子,穿一身僧衣,却不太合身,袖子都差点耷拉到地上。

    这猴子一身金毛璀璨,但生的凶戾,两腮无肉,犬齿突出,见了老翁,呲牙一笑。

    “啊呀!”

    老翁先是一惊,而后狂喜。

    “猴王!”

    “嘿嘿嘿嘿!”

    那猴子发出怪笑,两步并做三步的窜进院子里,叉腰道:“牧童儿,五年不见了。”

    “悟空,不得无礼。”

    这时,那温吞慈悲之声再次响起。

    却见一位僧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鼻若悬胆,丹凤眼含慈悲光,双耳垂颏有佛相。

    “阿弥陀佛,贫僧唐三藏,见过长者,我这徒弟困顿日久,如今初得自由,一时孟浪了些,还请原谅则个。”

    老翁还没说话,那猴子便尖笑道:“师傅有所不知,您口中的长者,却是老孙的重孙子的重孙子辈,他祖宗还是小童时,老孙就曾见过了。”

    “竟是如此?”

    唐三藏呆了呆。

    老翁笑道:“正是如此,猴王与我家祖上有旧,这许多年来,我等后人,十年拜望一次,至今该有……四百多年了?”

    说罢,朝着孙悟空拜下,笑道:“老朽初见猴王时,还是总角年纪,如今老态龙钟,猴王风采依旧啊。”

    “阿弥陀佛,真是缘分。”

    唐三藏惊叹的双手合十。

    老翁没有耽误,只是招呼了一声姜宁,而后请猴王和唐三藏入内安坐。

    各自奉茶之后,孙悟空不安生,端着茶杯就跳到了椅子上蹲坐着,一双赤金眼睛时不时的看向一旁低声咳嗽,呼吸粗砺,额头隐见白毛汗,面如金纸的姜宁。

    这僧人起了慈悲心,不由得问道:“老施主,敢问贵公子是否……有疾?”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