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烟火岁月 > 第二章 烟雨同舟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暮色如同一块厚重的幕布,缓缓地向大地笼罩过来,林秋水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一步一步走进家门。屋内弥漫着一种异样的安静,往昔妻子满脸笑容候在门口迎接他的场景,今日却不见踪影,这让他心里泛起一丝不安。

    雨水顺着他的裤脚滴落,在门口积成一小滩水洼。他脱下湿透的雨衣,挂在门后的钉子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也早已被泥水浸透,紧贴在背上,冷得刺骨。

    正在这时,房门“吱呀”一声轻轻打开,女儿林溪像只欢快的小鹿,手里捧着一本小画册,蹦蹦跳跳地从屋里跑出来。林溪刚满五岁,粉嫩的小脸蛋就像熟透的苹果,那双黑亮的眼睛,仿佛藏着星星,闪烁着聪慧的光芒。

    林秋水微微弯下身子,用满是疲惫却又温柔的声音问道:“溪溪,妈妈去哪儿啦?爸爸咋没瞧见她呢?”

    林溪懂事地放下画册,伸出那两只白白嫩嫩的小手,努力帮爸爸接过手里的东西,睁着清澈的大眼睛回答道:“妈妈去参加抗洪抢险啦,爸爸。”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陶娇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疲惫,头发有些凌乱,一缕湿发贴在额角,一看到林秋水,眼眶一下子红了,快步走上前,带着几分嗔怪的语气说道:“你咋才回来呀!从大清早一直等到天擦黑,可把人急坏了。”

    林秋水望着妻子,心中满是疼惜。他注意到妻子略显苍白的脸色,和那因忙碌而愈发消瘦的身形,眼神里不自觉地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他轻声说道:“路上太难走了,到处都是积水和烂泥。不过运气还算不错,搭了一辆货车,比我想的情况要好些。对了,你的脚咋样了?好点没?”

    “好多了。”陶娇娇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轻轻揉了揉脚腕,随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直奔主题,“烟垛下面两层都被水淹了,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倒垛呢。”

    林秋水微微皱起眉头,眼里满是担忧,关切地问道:“你们女同志能行吗?这可都是些费力气的活啊。”他在心里默默想着,妻子本就脚受伤了,还要去参与这般辛苦的抢险工作,该多累啊,可别再把身体累垮了。

    陶娇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说道:“男同志负责搬麻袋,我们女同志就把麻袋里的烟叶分拣整理出来。把湿的归到一块儿,干的归到另一块儿,尽量减少些损失。”

    林秋水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知道,陶娇娇从来不是那种躲在丈夫身后的小女人。她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担当。在林家庄看火时,她能爬上房顶;在财务科加班时,她能和他并肩对账;如今,面对洪水,她也能挺身而出,扛起属于她的那份责任。

    等林秋水洗漱完毕,墙上的老挂钟指针已经悄悄指向九点多。一家人围坐在那张有些年头的餐桌前,简单地吃着晚饭。

    桌上是一锅热腾腾的陶娇娇熬的粥,几碟咸菜,还有母亲樊玉珍连夜烙的饼。林溪吃得香甜,小嘴吧唧吧唧地响。林秋水一边吃,一边仔细地询问妻子关于烟叶库受灾的情况,以及人员分工的具体细节。

    “李庄库地势低,红石河倒灌,水位最高时淹到了烟垛的第二层。”陶娇娇边吃边说,“现在全厂能来的都来了,财务、行政、生产、技术,连退休的老工人都来了。”

    林秋水点点头,眉头却越皱越紧。他知道,烟叶是烟厂的命脉。一担烟叶,从收购、发酵到储存,至少要一年时间。优质烟叶更是稀缺资源,价格昂贵。全厂的流动资产,七成以上都压在这上面。一旦损失严重,不仅影响当年生产,更会动摇企业根基。

    “损失……大概有多少?”他低声问。

    陶娇娇摇摇头:“还没统计完,但至少五百担被水泡了。湿烟叶容易霉变,必须尽快分拣、晾晒,否则全得报废。”

    林秋水沉默了。他夹了一筷子咸菜,却食不知味。他知道,这不仅是数字,更是几千名职工的饭碗,是无数家庭的生计。

    他抬眼看看妻子,又看看女儿,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他多想此刻能陪在家人身边,多想让妻子好好休息,可他知道,明天,他必须和所有人一样,冲进那泥泞的仓库,和洪水抢时间。

    第二天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淡淡的曙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林秋水和陶娇娇就早早起了床。他看着妻子略显疲惫却依然坚定的面容,心中满是不舍。他知道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便脚伤未愈,也不会退缩。

    在那间小小的厨房里,两人一同为孩子精心做好了早饭。林秋水煎了两个鸡蛋,陶娇娇热了牛奶。林溪坐在小板凳上,乖乖地吃着,还不时抬头看看父母,仿佛知道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林秋水不时地看看妻子,想要嘱咐些什么,却又知道妻子的性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随后,两人静静地站在阳台上,等着出发的时间。他们住的是烟厂的宿舍,在二楼,视野还算开阔。不用在楼下傻等,站在阳台上,就能把楼下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没过一会儿,一阵大巴车倒车的“嘟嘟”声,和人们集合时嘈杂的说话声传了过来。林秋水和陶娇娇对视一眼,眼神里透着坚定与决心,然后快步下楼,朝着集合的地方走去。

    一路上,林秋水都暗暗留意着妻子的脚步,生怕她脚伤复发,走不稳摔倒。

    到了烟叶库,天已经大亮。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越来越多的人陆陆续续赶来。按照现场指挥的要求,各个部门井然有序地自行集合,认真仔细地清点人数。接着,派人统一去领铁锹、镐头和麻袋这些工具。

    林秋水是卷烟包装材料厂计财办主任,手下管着五名员工。按照安排,他们在临时搭的苫布下面,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烟包上的篷布。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喊着号子,把烟垛上那些没被水浸的烟包搬下来,再用叉车稳稳地运到腾空的成品仓库。最后,把最下面石头墩上那两行已经被水浸了的烟包拆开分拣,仔细地装进麻袋里。

    林秋水在忙碌的间隙,总会不自觉地望向妻子所在的方向,看到她专注工作的身影,既安心又心疼。

    雨水就像一个发了好久脾气的巨人,经过一个星期的肆意宣泄,它的火气渐渐消了,那如注的泪水也快要流干了。全厂职工一共有一千八百多人,这次至少来了一千多职工,连退休职工也来了三百多人。真是人多力量大,老天爷瞧见这热火朝天的抢险场景,好像也被大家的坚韧和毅力打动了,就跟当初看到愚公移山时一样,心里也不禁软了下来。

    中午休息的时候,天空还飘着中雨。大家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吃着火腿面包,补充着体力。林秋水特意走到妻子身边,把自己带的热水递给她,轻声说道:“喝点热水,别着凉了。”

    两人坐在一起,默默吃着饭,虽然没有过多言语,但林秋水能感受到彼此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与默契。

    吃完快餐,雨势渐渐变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到了下午,那缠缠绵绵的雨终于完全停了。大家一直悬着的心,也稍稍安稳了一些。

    然而,当人们用肉眼望去,眼前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在烟厂,烟叶就跟农民的粮仓一样,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烤制烟叶至少得经过一年的发酵储存才能用,所以烟厂存了大批量的烟叶。卷烟价值的高低,不同档次的烟叶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全国各个烟厂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在了买优质烟叶和储存烟叶上。从财务报表上看,流动资产一多半都体现在原料烟叶上。

    在全厂抗洪救灾的这三天里,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跟洪水抗争,就为了抢救更多的烟叶,把损失降到最低。

    那些平常油嘴滑舌、爱偷懒耍滑的人,这会儿也顾不上形象了,泥一把、土一把地使劲干活。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烟叶就是工厂的命根子,是职工们的饭碗,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收入。每多抢救出一点烟叶,就少一点损失,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就能少受些影响。在这件事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也容不得半点偷懒。

    在这紧张忙碌的三天抢险救灾中,人们的手脚没停过,嘴巴也没闲着。大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忧心忡忡地讨论着烟叶的处理办法,怎么把损失降到最小,还有以后怎么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这些事儿。

    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话题慢慢集中到一个关键问题上,那就是工厂和仓库搬迁,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

    工厂和仓库西边、西北边都是连绵的山区,西北面的岭南水库一旦决堤,泄洪水道离工厂和仓库太近了,根本来不及反应。而且工厂和仓库地势平坦,洪水一来,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

    每个人都在认真琢磨工厂的未来,厂领导也加入了这场热烈的讨论。这就像一场现场召开的全厂职工论证会,让人惊讶的是,大家从上到下意见一致,很快就达成了思想共识,那就是必须把工厂搬迁当成头等大事,刻不容缓。

    林秋水站在泥泞的库房前,望着那一袋袋被抢救出来的烟叶,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这场洪水,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的延续。那些被砍伐的山林,被破坏的水渠,被忽视的防洪设施,都在这一刻,向人类讨还代价。

    但他也看到,只要人心不散,希望就不会熄灭。

    而他,将和妻子一起,和几千名职工一起,守护这座厂,守护这片土地,守护他们共同的家园。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