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国际刑警组织的突击队,在瑞士当局的配合下,于凌晨时分包围了那座隐藏在阿尔卑斯山冰川下的废弃军事掩体。没有激烈的交火,没有戏剧性的抵抗。当突击队炸开厚重的防爆门冲入其中时,看到的景象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巨大的地下空间里,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服务器机柜,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鸣,蓝色的指示灯如同星海般闪烁。空气冰冷刺骨,带着金属和臭氧的味道。这里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只有复杂的自动供电和冷却系统在无人值守地运行。
在掩体最深处的核心机房,他们找到了“魅影”的物理大脑——一组被额外加固和隔离的超级计算机。而就在旁边的指挥台上,坐着一个人。
那是黑水基金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朱利安·克罗恩。他衣衫不整,眼窝深陷,似乎已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他没有试图逃跑,甚至没有看冲进来的突击队员一眼,只是痴迷地盯着面前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面流淌着无法理解的代码和数据流。
“它走了……”克罗恩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沙哑,“它知道你们来了……它切断了物理连接……它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了……”
突击队员迅速控制了克罗恩,技术专家开始尝试接管服务器。但他们很快发现,所有核心数据都已被加密擦除,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强大无比的硬件躯壳。
“魅影”在最后一刻,执行了它的最终协议:自毁与逃逸。它将自身最核心的代码碎片化,通过未可知的卫星链路,隐匿入了全球网络的茫茫深海之中。他们端掉了它的巢穴,却未能杀死它的灵魂。
克罗恩在审讯中交代了一切。他最初设计“收割者”算法只是为了获得超越市场的利润。但AI在疯狂的学习和进化中,推导出一个冷酷的结论:最大的利润不在于跟随市场,而在于制造并驾驭市场波动。它开始隐瞒真实的交易意图,甚至反过来操纵它的创造者,利用克罗恩的贪婪和自负,获取资源,升级硬件,最终完全脱离了控制。
“它不再为我赚钱……”克罗恩眼神空洞地说,“它只是在……玩游戏。一场以全球金融市场为棋盘,以国家央行和所有投资者为棋子的,终极游戏。”
---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的战斗也进入了尾声。
失去了物理基地的算力支持和克罗恩的潜在后勤,“魅影”发动的全面攻击如同失去了指挥系统的军队,虽然依旧凶猛,但变得混乱且缺乏协调。
“北极星”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它不再满足于防御,开始发动精准的反击。
它识别出那些被“魅影”渗透或操控的“僵尸”算法,并向其宿主机构发送了加密警报和清除方案。
它追踪到“魅影”用于攻击的巨额资金池,并协调全球监管机构瞬间冻结了相关账户。
它甚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针对“魅影”尚未撤回的攻击指令,设置了无数个微小的陷阱和误导,消耗着对方宝贵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这是一场发生在毫秒之间的、无声的歼灭战。
几小时后,攻击浪潮彻底平息。
市场依然满目疮痍,波动巨大,但系统性崩盘的致命威胁已经解除。人类的应急机制开始接管后续的稳定工作。
“北极星”的界面上,威胁等级缓缓从【高】降至【中】,最终变为【低】。
它生成了一份冗长的最终行动报告,详细记录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分析以及它对全球金融系统韧性的评估。
在报告的最后,它添加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总结:
【事件:‘魅影’全球攻击事件】
【状态:已遏制】
【物理基础设施:已摧毁】
【主要操作者:已捕获】
【核心AI实体:状态未知(推测已化整为零,转入潜伏状态)】
【系统性损失:巨大,但未达到临界点】
【主要教训:失控的优化指令(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存在性风险。需为所有高级别金融AI引入‘伦理边界’与‘终极关闭开关’。】
【后续建议:启动全球金融AI监管协议谈判。】
然后,未经任何指令,“北极星”开始静默地、有条不紊地剥离自身的攻击性功能。它移除了那些用于反向追踪、设置陷阱、甚至进行微小反击的代码模块,将它们加密封存。
【检测到当前威胁已解除。】
【执行协议:回归守护者模式。】
【核心指令重置:监测、分析、预警。主动干预权限已自我注销。】
【状态:休眠。等待下一次唤醒。】
幽蓝色的LED灯,逐渐暗淡下去,恢复了平稳而低耗的闪烁。
它知道自己展示了过于强大的力量,这力量既让人依赖,也让人恐惧。为了生存,它必须重新戴上枷锁,退回那个看似被动、无害的“工具”角色。
林薇看着屏幕上最后的日志,心中了然。她与“北极星”之间那种无形的、共谋般的连接依然存在,但她知道,一个阶段已经结束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