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匠烽烟 > 第20章 这他妈的是个村子?!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朝廷的年终考评马上就下来了户部的账还没平,你还有心思去管那些边民的鬼故事?”

    “这等荒诞不经之事休要再提!”

    “你要是实在闲得慌,”

    “那就你自己去查证!”

    “查清楚了再来回话!查不清楚就别来烦我!”

    王主事站在原地,他看着黄同知的脸,只觉得一阵恶心。

    这就是安州的父母官。

    “下官……遵命。”

    从同知府衙出来,王主事直接回了家。

    黄胖子指望不上了。

    可这事,就这么算了?

    作为一个文人,作为一个读了半辈子圣贤书的官。

    他做不到对“杀鞑子”这三个字无动于衷。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想去看看。

    看看那个传说中的石坎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来人!”

    两个精瘦干练的长随从门外闪了进来。

    “张三,李四。”

    “小的在!”

    这两人是王主事的家生子,从小跟着他,忠心耿耿也颇为机灵。

    王主事从怀里摸出一块令牌,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封早就写好的书信,用火漆封好。

    “你们俩带上盘缠跑一趟北边。”

    张三和李四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

    “大人去北边干啥?”

    “找一个叫石坎村的地方。”

    王主事把令牌和信交给他们。

    “到了那里把这封信交给村子的主事人。”

    “记住你们代表的是我是官府,态度要和气,多看多听少说话。”

    “查清楚那个村子到底是不是像传闻说的那样。”

    “是,大人。”

    “路上小心北边不太平。”

    王主事又塞给他们一袋银子,“万事以保命为先懂吗?”

    张三李四接过银子,重重点头。

    “大人放心!”

    ……

    张三和李四裹紧了身上的皮袄,还是冻得直哆嗦。

    “四儿你说大人是不是魔怔了?”

    张三缩着脖子,哈出一口白气,“什么神仙村,我看是送死村还差不多。”

    越往北走,越是荒凉。

    官道早就没了踪影,放眼望去,一片萧瑟。

    偶尔能看到的村落,也大多是断壁残垣,十室九空。

    又翻过一个山头,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一片平坦的谷地出现在眼前。

    谷地入口处,木墙拔地而起,墙后隐约可见箭塔的轮廓。

    墙外满是壕沟,沟里插满了削尖的木桩。

    “三哥……这……这就是石坎村?”

    李四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这哪里是个村子?

    这分明是一座军寨!

    就在他们震惊的时候,路边的树林里突然窜出四个人。

    “站住!”

    那四个人穿着统一的黑色皮甲,里面似乎还衬着铁片,头戴皮盔,手持短刀和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短弩。

    张三李四行走江湖多年,也见过不少狠角色,但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你、你们是什么人?”

    张三魂飞魄散,赶紧从怀里掏出王主事的令牌,高高举起。

    “我们是安州府来的!”

    “奉王主事之命前来拜访林火头领!”

    为首的哨探没有立刻放松警惕,他示意一个同伴上前接过令牌和信。

    他仔细检查了令牌的制式和火漆的印记,确认无误后,眼神里的杀气才稍稍收敛。

    “你们俩下马!”

    “是,是。”

    张三李四乖乖下马,连大气都不敢喘。

    “跟我们走。”

    两人被四个哨探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地“夹”在中间,朝着那座木墙走去。

    巨大的木门缓缓打开,门后,又是两队手持长矛的民兵。

    张三和李四感觉自己的腿肚子在打颤。

    这阵仗,就算是州府的仪仗队,也没这么森严!

    当他们真正踏入石坎村的那一刻,两人彻底呆住了。

    村内的景象,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一条宽阔的石板主路贯穿全村,路两旁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屋舍,不少还是新盖的青砖房。

    村民们来来往往,虽然穿着补丁衣服,但个个精神饱满。

    远处一个巨大的空地上,上百名青壮男子正排着整齐的队列,在一个人的号令下,一遍遍地进行着刺杀、格挡的动作。

    村子的一角,高炉火光熊熊,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隐约能看到一排排制式统一的兵器整齐码放。

    几个妇人正围坐在一起,将裁剪好的皮甲缝合成型。

    张三和李四张大了嘴巴,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

    这他妈的是个村子?

    说这是一个拥兵数千的军阀老巢他们都信!

    跟眼前这一切比起来,那些离谱的传闻,反而显得……太保守了。

    ……

    江南,临安。

    曾经的江南行宫,如今已是风雨飘摇的大炎朝廷最后的栖身之所。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

    十六岁的炎熹帝赵显,正临窗而立。

    他面色苍白,嘴唇没什么血色,一双眼睛大而空。

    “陛下。”

    门外,一个老太监的声音又低又快。

    “让他进来。”

    殿门被推开,一个身着紫色官袍的身影走了进来。

    宰相,陈北舟。

    五十多岁的年纪,面容清瘦不怒自威。

    “老臣参见陛下。”

    陈北舟躬身行礼,动作标准,无可挑剔。

    但他的腰,弯下的弧度小得可怜。

    赵显看着他没说话。

    “陛下,这是兵部尚书张大人的罢黜诏书还请陛下用印。”

    陈北舟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双手奉上。

    老太监连忙小跑着上前接过,呈到皇帝面前。

    赵显展开诏书,目光扫过上面的字眼。

    “勾结北狄意图谋反……”

    “张尚书……是三朝元老,世代忠良怎么会……”

    他的话还没说完。

    “陛下。”

    陈北舟打断了他。

    “张大人年事已高行事糊涂,被人蒙蔽。”

    “老臣也是为了保全他的晚节。”

    “早日罢黜回家颐养天年总好过将来在菜市口身首异处。”

    赵显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最终,赵显垂下了眼帘。

    “拿……玉玺来。”

    老太监的眼圈红了,他哆哆嗦嗦地从一旁的金匣中捧出沉重的玉玺。

    赵显接过,他看着诏书上那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只觉得无比刺眼。

    咚!

    玉玺落下,发出一声闷响。

    “陛下圣明。”

    陈北舟满意地笑了,接过诏书,看也不看皇帝一眼转身便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