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22章 一线生机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蓟县城头,暮色四合。

    苦战了一日的官兵们刚刚得到片刻喘息,三三两两地倚着垛口寻找休息之处。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嗖”地一声越过城垛,不偏不倚钉在城内一根廊柱上。

    “吓!”

    站在一旁的小兵甲被吓了一跳,骂骂咧咧地朝城外方向啐了一口,“这群天杀的黄巾贼,都鸣金收兵了还不消停!”

    身旁的小兵乙原本想嘲笑同伴胆小,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

    他眯着眼睛打量那支箭矢,突然发现箭杆上绑着一卷绢布。

    “莫非又是劝降信?”这是他的第一个念头。

    但转念一想,三天前黄巾渠帅褚燕就已经放出狠话,破城之后要纵兵三日,此刻怎么可能又来劝降?

    怕不是援军吧?

    小兵乙想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谁人不知他们的刺史刘焉早就将整个幽州的战兵都收缩到了蓟县?

    眼下除了远在右北平的公孙瓒,哪里还能盼来什么援军?

    不过想归想,该汇报的流程却不敢怠慢。

    如今的大汉官兵,职业操守尚未崩坏。

    小兵乙利落地拔下箭矢,解下那卷质地粗糙的绢布,转身便去找直属校尉禀报。

    最终这卷绢布,层层呈递,最终送到了幽州牧刘焉的案前。

    烛火摇曳下,刘焉展开绢布:“刘备?”

    他低声念出这个陌生的名字,面露迟疑,

    “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率义兵两千,已至贼军背后,欲于明日丑时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共破黄巾?”

    他抬头看向身旁身披甲胄的将领:“邹校尉,你如何看?”

    邹靖,这位负责蓟县防务的将领,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冷哼一声:

    “府君,此必是黄巾诡计,万万不可轻信!”

    他指着城外连绵敌营:

    “如今幽州境内,官军皆被分割围困,自顾不暇,哪还有两千义军能悄无声息摸到褚燕数万大军的背后?”

    说着他向前迈了两步:

    “若真是援军,即便不是公孙伯圭的白马义从,也该有个响亮名号吧。

    这刘备……您可听说过?”

    刘焉沉吟着摇了摇头。

    他身为汉室宗亲,对宗族谱系也算熟悉,却实在想不起涿郡楼桑村有哪位叫刘备的同宗后起之秀。

    “这便是了!”邹靖语气更加斩钉截铁,

    “无名无姓,凭空冒出,不是诡计又是甚么?

    褚燕久攻不下,定然是想诱我等出城,野战中一举歼灭!我等只需紧守城垣,待其粮尽自退,方为上策。”

    帐内一时沉寂,刘焉抚须不语,显是被邹靖说动了心思,优柔寡断的性子让他倾向于于采纳这保守之策。

    就在这时,帐下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府君,邹校尉,在下以为,或可斟酌。”

    众人望去,发言者是一位年纪甚轻、却气质沉静的学子——徐邈。

    他本是北平人士,此来蓟县只为求学,没想到被黄巾围在城中,于是被刘焉征召参赞军务。

    徐邈拱手一礼,不卑不亢:

    “府君,如今城中粮草日蹙,军民疲敝,固守虽安,终非长久之计。万一真有义士挺身而出,我等岂非坐失良机?

    在下愚见,纵使有诈,我等亦当有所准备。

    若城外果真火起,贼营生乱,便是我等一线生机;若其不然,我等紧守城门不出,黄巾亦奈何我不得,并无损失。”

    邹靖闻言脸色一沉:

    “徐生年轻,不知兵凶战危!褚燕狡诈,岂会留下如此破绽?他说自西而来更是荒谬!

    公孙瓒在北,若有援军,必自北来!

    何以从西面涿郡方向而来?此分明是画蛇添足,欲盖弥彰!”

    这番分析合情合理,刘焉不禁又微微点头。

    眼看此议就要被彻底否决,又一人出声附和徐邈。

    “府君,”此次开口的是另一位前来相助的士子田畴田子泰,

    “关于这刘备,在下倒略知一二。”

    田畴在幽州士人中素有声誉,他一开口,刘焉和邹靖都看了过来。

    “畴此前游学涿郡,确曾听闻刘备刘玄德之名。

    其人虽出身织席贩履,然少有大志,师从大儒卢植公,且性情宽厚,好交豪杰,在涿县一带颇得人望。

    前些时日,确闻其在涿县大破程远志所部黄巾,斩将夺旗,声势不小。

    若书信果真来自他,未必是虚。”

    田畴的话语从容不迫,却让刘焉的心思再度活络起来。

    有名有姓,有师承有战绩,这与方才“无名之辈”的判断截然不同。

    “这个……”

    刘焉捋着胡须,脸上写满了犹豫,

    “邹校尉认为此乃诡计,言之有理;然田子泰、徐景山之言,亦不无道理……

    万一,万一真是天佑大汉,赐此良机呢?”

    刘焉于厅中踱步片刻,一边觉得贸然出城太过冒险,一边又觉得千载难逢的破敌良机不可浪费。

    最终想出一个折中的策略。

    “这样吧,全面出击太过行险。

    但全然不顾,若错失良机亦甚为可惜。

    邹校尉,你即刻点齐五千精锐,秣马厉兵,做好准备。

    若明日子时,果见贼军西侧大营火起并生乱,便开城出击,接应那刘备义军。

    若其不然,或火势微小不足为乱,便坚守不出,以防有诈!”

    邹靖虽仍不以为然,但见主公已做决断,只得抱拳领命:

    “末将遵命!然请主公明鉴,出击之时机,须由末将临机决断,以免中贼诱敌深入之计。”

    “准!”刘焉点头,似乎卸下了一副重担。

    邹靖见刘焉批准,也不再质疑,虽然此人能力一般,但作为汉军校尉,基本操守还是有的。

    拱手行礼之后,便出门筹备去了。

    不一会,蓟县城中,一队队精锐兵士被唤醒,检查兵器甲胄,喂饱战马,等待命令。

    徐邈看着虽被执行却打了折扣的预案,轻轻叹了口气。

    田畴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府君能同意做准备,已属难能。但愿那位刘玄德,真如传闻中所言,有惊人之举。”

    徐邈望向西城楼外那一片漆黑、唯有零星火光的黄巾军大营,目光仿佛要穿透夜色:

    “但愿如此。此乃蓟县一线生机。”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