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除夕守夜,这也是传统,对于春节晚会,徐东兴趣不大,不过还是陪在一起,说说话也好。午夜十二点,新年到了,开门放鞭炮。
徐东的手机,开始“滴滴”个不停,各种新年的祝福短信如潮水般的涌来,手机都差点发热死机了。
几个股东相互间也发了问候,徐东当然不能失礼,也送去祝福。
至于其他人,设置了统一回复了,不然忙不过来。
这一刻的时光,应该是属于女朋友的,徐东回房与曾离煲起了电话粥,以抚慰彼此身心的思念。
第二天,徐东还没有起床呢,外面已经热闹起来了。
鞭炮声,孩童嬉闹声,汽车鸣笛声,自行车的响铃声,各式各样汇杂在一起,组成了市井之间,最具有人间烟火的奏鸣曲。
“哥,快起床了,姐姐与姐夫们都来了。”
徐东看了看手机,才九点不到的样子,这样冷寒天气,真亏了这些走亲戚的,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慢悠悠的起床,穿衣,出来洗漱。
家里已经是萝卜头满地跑了。
大姐,二姐,三姐都来了,当然还有姐夫与他们的孩子。
大姐三个孩子,两子一女,两个哥哥一个妹妹,最大的儿子年纪都与小弟差不多大了。
二姐也是三个孩子,一子两女,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小儿子才五六岁的样子。
三姐只有两个孩子,一子一女,年纪都不大。
至于四姐家,四姐夫也带着孩子过来了,一哥两妹,兄妹三人。
十几个孩子围在老爸身边,索要红包呢?
老爸分发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乐得直呵呵。
老爸的红包不大,每个十块钱,也就意思意思。
“都过来,大舅给你包个大的。”徐东也准备了,每个红包两百块,在这个时代算是巨款了。
“小阳,这是你的。”唯一一个大的,是给了小弟,这几年他不在,小弟在家照顾爸妈,挺辛苦的。
徐阳高兴的接过,打开一看,整整两千块,喜得不得了。
按照拜年传统,年初一是需要去外婆家的。
所以姐姐与姐夫他们都来了,徐东也需要去自己的外婆家,徐东的外婆家在下面的镇上,有四十多公里,以前来去需要一天。
今天难得能与姐姐们相聚,他只能等明天再去。
这样的聚会很难得,下次也不知道要等猴年马月了。
把手机当成新年礼物送出去后,每个收到的人都眉开眼笑,好话说个不停,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这一刻,气氛很融洽,很温馨。
特别是四姐夫,拿着钥匙开着新车出去兜了一圈之后,回来对徐东百般讨好。
“姐夫,我与四姐交待的事她与你说了吧,你有什么想法?”
“其实我大哥早就劝过我了,只是一直担心打不开局面,我又不是一个人,一家子人呢,不过现在有了大舅子支持,我决定过完年,就来县里找门面,尽快的搬过来。”
“还有建房子的事,你不用担心,我大哥有个好朋友在房建局当官的,一定没有问题的,再说这也属于旧房改造,本来就有这样的政策。”
徐东带着四姐夫,在房子四周转了转,大概的说了一下规划。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统统买下来,办好土地使用证,然后用院子围起来,大门可以开在这里,坐北朝南,位置刚好。”
四姐夫说道:“这房子得花不少钱,还有老家的,老家倒是能便宜不少,县里人工高,乡下人工低……”
“对了,装修你准备怎么搞?”
“乡下的房子简单点,做点壁柜,水电走通,再刮个大白,铺点便宜磁砖就行了,还要弄些桌椅板凳啥的。”
“这里的房子嘛,你看着办,按自己的心意就好,以后会是你与四姐住在这里,好好弄一弄。”
“没问题。”
徐东的话说得很明白,县里的房子要建得漂亮,装修也要漂亮。
忙了一整天,终于将人送走了。
还是像昨天一样的,四姐留了下来。
因为大家商量好了,初二徐东带小弟,还有两个老人一起去外婆家,而姐妹三约好去逛街。
像拜年这种事,一般都是男人的事,只有家里没有男人的才让女儿代替。
哪怕男人没空,让媳妇代替都比女儿强。
如果全家出动,捎带女儿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这也是为何,越是乡下的地方,越是重男轻女了,都是这些无形的传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对所谓传承刻在骨子里的重视。
徐东作为新一代的年青人,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身处其中,他也无力去改变这一切。
第二天,徐东吃过早餐,带三个家人开车离开了家,开始了紧张的新年走亲戚之路。
家里的亲戚比较多,往年要是天气不好,都能延到正月十五。
自己家的车坐起来,就是感受不同。
坐在副驾驶室的小弟,看着熟悉驾驶的徐东,满眼都是羡慕。
“不要羡慕了,等你上了大学,空闲时间去把驾照拿了,哥也给你买辆。”
“真的,哥,那咱们可说定了,你不许反悔。”
“一言为定。”
“小东,别惯着他,他想开车,自己赚钱买。”老爸憋不住的阻止。
“是啊小阳,你哥赚钱不容易,你自己要努力才是,等你上了大学,咱家你学历最高,以后要补贴一下你哥才是。”老妈也开口说话。
小弟一下子不吭声了,他不知道大哥是怎么赚钱的,但他没有信心超过,就大哥几万块不当回事的样子,他还是算了吧!
再说大学生怎么了,工地搬砖的也有大学生。
这些事,与老爸老妈是说不通的,他还是不说了。
徐东没有劝说,给点压力未必不是好事,上辈子小弟混得还是不错的,这一世可不能让他走歪了。
溪水镇,停车购买礼品。
肉是要买的,以前拜年就是提着两斤肉条上门,现在还要加点别的,以示重视。
再说了今天要去的可不止一家,所以肉啊,礼盒啊,整箱罐头,牛奶,饮料啥的,把整个后背厢都塞满了,不得不说,有车就是方便。
外婆外公早就去世了,甚至连唯一的舅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一个舅娘。
这个舅娘是童养媳,从小与老妈一起长大,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所以就算娘家没有大人了,每年过年,老妈都会亲自回来一趟。
年青一辈,两个表兄,一个表姐。
徐东他们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特别是数年未见的徐东,被众人围观。
舅娘虽然是女人,但吸烟喝酒,而且酒量很大。
所以老妈挑的礼物里,就有烟酒。
“妹儿,你现在苦日子到头了,这么好的车是小东买的,真出息了。”
一辆车的出现,解决了很多的麻烦,在这些未见识外面世界的乡里人来说,有车代表着有钱人,有钱就代表着幸福,逻辑就是如此简单朴实。
整了一桌子的菜,估计家里好吃的都摆出来了,很是热情。
徐东记得,舅娘零七年就去世了,但两表兄与表姐与他关系一直都很不错,常有联系,逢年过节都有走动。
下午,徐东开车回到了老家,也就是溪水镇下的猴村。
为什么取个猴村的名字,徐东不懂,因为从小到大,就没有听说村里有猴子。
车子停在村里大晒谷场上,也引来了不少的人围观。
看到老爸老妈下车,聚的人也越多。
“徐东,你小子失踪好些年了,今年终于回家过年了,听说你在深城,怎么样,工资还行吧?”
“徐东,好些年不见了,等会整两杯。”
“徐东,这车是你的,你牛B了,这车不便宜。”
“徐东……”
都是昔日的小伙伴,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面孔,的确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不是四年,而是二十多年。
老家的亲人不少,老爸五兄弟,还有两姐妹,他们那一代,兄弟姐妹七人。
除了老大,也就是徐东的大伯过世了,其他人都活得好好的。
徐东老爸排行第三,也是大家口中的三爷。
在徐东重来那会儿,这些老人都过世了,只有老妈,四婶、五婶还健在,但都已经老朽苍苍,不复活力了。
先去祠堂祭拜先祖,燃香,烧黄纸,放鞭炮,跪拜,程序就是如此。
再去给爷爷奶奶上坟,爷爷去世那会,徐东还没有出生呢?
倒是奶奶有些印象,那时候徐东刚上小学,只是记得,奶奶与老妈的婆媳关系并不融洽。
现在逝人已矣,只留下几分缅怀之情。
春生冬落,一代一代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上坟回来,饭菜已经准备好了,两桌,一大一小,大圆桌是长辈,小桌是后辈,更多的人是端着碗站着吃,人太多,照顾不过来。
吃过饭,徐东带着小弟来到自家的老屋。
十多年没有人居住,无人维修,已经是败落之态。
一旁的耳房,大半的瓦片都碎掉了,虽然没有倒,但已是一片狼籍。
很多人离家之后,都把老房子卖掉了。
但徐东相信,就算是他想,估计老爸老妈也不愿意。
就像老爸说过的,人就算是走得再远,也要在故里留下一把土。
这老屋,就是老爸心中的那把土。
哪怕这屋倒了,那把土依旧在那里,而且永远都不会消失。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