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凡尘纪 > 储物袋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七章将聚焦于陈凡从赵虎储物袋中获得的资源,以及他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第七章 储物袋里的世界

    回到那间四面漏风的破旧小屋,陈凡反手插上门栓,屋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稀疏的星光勉强透入。他并没有点燃油灯,对于他而言,微弱的光线已足够视物,黑暗反而能提供更好的掩护。

    他盘膝坐在冰冷的板铺上,这才将那个从赵虎身上取来的灰色储物袋拿在手中。

    储物袋,修士最基础的装备,内含须弥空间。对于无法动用灵力的陈凡而言,这本应是无法开启的禁忌之物。但陈凡的脸上没有丝毫为难之色。

    在他的“洞察”视野下,储物袋表面那些细微的、用于识别主人灵力波动的符文结构,如同电路板上的加密芯片一样清晰可见。这并非无法破解的绝对防御,只是一个基于特定能量频率的“锁”。

    “结构不算复杂,能量层级很低……核心识别符文有三个节点,利用灵力共振原理……那么,反向推导,模拟一个反向的、低强度的能量脉冲,应该可以造成短暂的识别混乱……”

    陈凡低声自语,大脑飞速运转。他无法产生灵力,但他可以利用物理现象模拟出近似的能量效应。

    他拿出之前从腐骨沼提炼出的那几块“沉星铁”金属锭,又找出几段韧性极佳的兽筋和之前收集的、具有微弱能量导性的矿石薄片。他的双手在黑暗中灵巧地动作起来,如同最精密的机床,利用一块边缘锋利的石片,开始在沉星铁上刻画极其细微的凹槽,并将兽筋和矿石薄片以特定方式连接、固定。

    这不是炼器,更像是在组装一个精密的物理仪器。

    半个时辰后,一个巴掌大小、结构古怪、由沉星铁作为基座、镶嵌着导能矿石、以兽筋作为传导媒介的简陋装置完成了。它看起来像是个拙劣的儿童玩具,毫无灵光。

    陈凡将装置的一个触点小心翼翼地对准储物袋的符文核心节点,另一只手则拿起一块表面光滑的鹅卵石,开始用一种特定的频率和力度,轻轻敲击装置的另一个触点。

    “哒…哒哒…哒…哒哒哒…”

    敲击声轻微而富有节奏。这不是随意敲打,而是在通过振动,将一种模拟特定灵力波动频率的机械能,传导至导能矿石,再经由沉星铁基座放大和聚焦,最终作用于储物袋的识别符文。

    一次,两次……十次……

    陈凡的心神完全沉浸在这种精密的“解码”过程中,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对控制力的要求极高,频率、力度稍有偏差,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触发储物袋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果赵虎的袋子有这种高级功能的话)。

    突然,储物袋表面微不可察地闪过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光晕,随即沉寂下去。

    陈凡停下了敲击,尝试着将意念集中,如同拉开一个普通布袋的抽绳一般,轻轻一扯。

    “开了。”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储物袋的禁制,被这种近乎物理黑客的方式,暂时绕过了。

    意识探入袋中,一个约莫立方米大小的灰蒙蒙空间呈现在他“眼前”。空间里杂七杂八地堆放着一些东西:

    几十块下品灵石,散发着微弱的灵气波动。

    几瓶最基础的“聚气丹”、“回春散”,品质低劣,丹毒明显。

    几本兽皮封面的书籍:《青云炼气诀(基础篇)》、《低阶法术概要(火球术、轻身术)》、《常见药草图解》。

    一些杂七杂八的材料:低阶妖兽的皮毛、骨骼,几块常见的金属矿石。

    还有几套换洗的青云宗外门弟子服饰,以及一些金银俗物。

    这就是赵虎的全部家当,一个底层外门弟子的典型配置,寒酸得可怜。但在陈凡眼中,这却是一座宝藏!尤其是那些灵石和基础功法典籍!

    他首先将灵石全部取出。灵石,这个世界的能量货币,其内部蕴含着稳定而纯净的灵气。修士可以直接吸收,但陈凡不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灵石对他无用。

    “高纯度能量结晶……结构稳定……能量释放可控……” 陈凡拿起一块下品灵石,在手中摩挲着。在他的视野里,灵石内部那有序排列的能量结构,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标准电池。“无法直接利用其灵气,但可以将其作为……能源。”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他无法修炼,但或许可以制造一个能够利用灵石能量的“设备”!比如,一个能够发出高强度热能或激光的“工具”?或者,一个简易的防护力场发生器?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微微加速。这将是真正意义上,跨越能量壁垒的第一步!

    他又拿起那几本功法典籍,快速翻阅起来。虽然内容粗浅,但却是了解这个世界主流修炼体系最直接的窗口。他看得极快,几乎过目不忘,大脑同时高速分析着其中的逻辑。

    “《青云炼气诀》,效率低下,灵力运行路线存在十七处可优化节点,对经脉负荷不均……《火球术》,能量凝聚方式粗糙,逸散率超过百分之四十,结构不稳定……《轻身术》,对引力场和空气阻力的利用方式原始……”

    片刻之间,这些被普通外门弟子奉为圭臬的典籍,已被他剖析得淋漓尽致,并找出了无数“漏洞”和“优化方案”。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中构建更高效、更安全的替代模型。

    最后,他检查了那些丹药,只是闻了闻,便判断出成分和炼制手法的粗劣,随手放在一边。倒是那些低阶妖兽材料和金属矿石,或许在以后的“制造”中能用得上。

    清点完收获,陈凡将大部分东西放回储物袋(只留了几块灵石和《低阶法术概要》在外面),然后开始处理那个被破解的储物袋。他小心地抹去了自己刚才暴力破解时留下的所有能量痕迹(主要是物理振动残留),并利用沉星铁的屏蔽特性,制作了一个极薄的内衬,将储物袋原有的识别符文部分包裹起来,使其对外界的灵力探测变得更加不敏感。

    这样一来,只要他不主动在大庭广众之下使用,这个储物袋暂时就是安全的。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黎明。

    陈凡没有丝毫睡意,反而精神奕奕。他拿起一块下品灵石和那本《低阶法术概要》,目光落在了最简单的“火球术”模型解析图上。

    “能量引导……结构塑形……稳定与控制……”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地面上划动,勾勒出一个个复杂的几何图形和能量流动方程式。

    他无法施展火球术,但他或许可以……造一把枪。

    一把不需要灵力,却能发射出类似火球术能量攻击的……枪。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

    知识就是力量。而此刻,他手中终于握有了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第一块“矿石”。

    黎明前的黑暗中,陈凡的眼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冰冷而坚定的光芒。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正在他脚下,缓缓铺开。

    (第七章 完)

    第八章将聚焦于陈凡的第一次“创造”尝试,以及小石头突破后带来的微妙变化。

    第八章 蚀刻灵纹

    接下来的日子,陈凡的生活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劈柴、挑水、完成杂役,沉默寡言。赵虎果然如惊弓之鸟,远远看到陈凡便绕道走,甚至不敢与他对视,仿佛那晚的阴影依旧笼罩着他。杂役区恢复了表面上的秩序,只是暗地里,关于小石头突破炼气一层的消息,还是如同水面的涟漪,悄然扩散开来。

    一个资质低劣的杂役竟能突破,这在外门底层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议论。有人认为是小石头走了狗屎运,得了什么机缘;也有人猜测他可能身怀某种不为人知的天赋。负责管理杂役的那位外门执事,在确认小石头确实踏入炼气一层后,也只是例行公事地记录在册,并未过多深究。毕竟,炼气一层的杂役,依旧是底层,只是从“凡人杂役”变成了“修士杂役”,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依旧要干最累最脏的活。

    然而,对小石头而言,这却是人生的巨变。他正式脱离了凡胎,拥有了微末的神通,虽然只是能让身体轻健些,力气大些,但已是云泥之别。他对陈凡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修炼陈凡改良后的功法更是勤勉不辍。

    陈凡对此乐见其成。小石头的存在,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实验样本,验证着他对于这个世界修炼体系优化思路的正确性。同时,一个拥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助手”,也能帮他分担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他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他的“研究”重点,已然放在了那几块下品灵石和“火球术”的原理上。

    夜深人静,油灯如豆。

    陈凡面前的工作台上(其实就是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摆放着几块下品灵石、那些从腐骨沼提炼的“沉星铁”锭、以及一些打磨好的导能矿石片和兽筋。旁边,还摊开着那本《低阶法术概要》,火球术的灵力运行图谱被他用炭笔在旁边进行了大量的注释和修改,布满了各种箭头、公式和能量流方程。

    “直接模拟火球术的能量结构,需要精确的灵力控制,此路不通。”陈凡凝视着图谱,指尖轻轻敲击石板,“必须转换思路……将灵石视为能源,设计一个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

    他的构想,是一个单发的、一次性的“灵能脉冲装置”。核心在于如何安全、可控地将灵石内的能量引导出来,并塑形成具有破坏力的脉冲。

    “关键点一:能量提取。不能直接破坏灵石结构,那样会导致能量瞬间失控爆炸。需要一种温和的‘撬动’方式……”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导能矿石片上。这些矿石虽然导灵性远不如专门的导灵材料,但胜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他选择了一种结构最稳定、杂质最少的薄片,开始用磨尖的沉星铁碎屑,在其表面刻画极其细微的纹路。

    这不是阵法符文,而是他基于对电磁感应和压电效应的理解,设计的微型“能量感应线圈”和“触发开关”。纹路细如发丝,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会失效。陈凡全神贯注,呼吸近乎停滞,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凝聚在指尖,动作稳定得如同机械。

    “关键点二:能量塑形与聚焦。提取出的能量是发散的,需要约束和定向……”他拿起一小块沉星铁,开始小心翼翼地将其内部掏空,打磨成一个一端开口、内壁极其光滑的喇叭状圆筒。沉星铁对能量波动的天然微弱屏蔽和反射特性,正好可以用来约束能量流的方向。

    “关键点三:稳定与控制。必须确保能量脉冲在离开‘枪管’前保持稳定,避免在装置内部爆炸……”他在“枪管”内部特定位置,又镶嵌了另外几片刻有不同纹路的导能矿石片,构成一个简单的“谐波稳定器”,这是他根据声波共振原理进行的跨领域应用。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考验耐心的过程。没有现代工具,全靠双手和简陋的磨石、刻刀。失败是家常便饭。一块导能矿石片因为刻画时力度稍大而碎裂;一个“枪管”因为内壁打磨不够光滑导致能量模拟测试(用微弱静电代替)时发生散射……

    陈凡没有丝毫气馁。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数据。他不断调整着纹路的深度、角度,“枪管”的曲率,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手指被锋利的边缘划出细小的伤口,但他浑然不觉。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一个造型极其古怪的“装置”终于成型了。

    它大约一尺长,通体由暗沉的沉星铁构成,形状像一根粗短、带有握柄的怪异喇叭。喇叭口细小,尾部稍粗,上面镶嵌着几片布满细微纹路的矿石片,用兽筋和一种耐热的树脂牢牢固定。整体看起来毫无美感,甚至有些丑陋,更像某个原始部落的拙劣工艺品,没有一丝一毫的灵光波动。

    陈凡深吸一口气,将一块下品灵石,小心翼翼地塞进了装置尾部一个预留的卡槽内。灵石嵌入的瞬间,他敏锐地感觉到,装置内部那些刻画的纹路似乎微微发热,与灵石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能量耦合。

    成败在此一举。

    他走到屋角,那里堆放着一些他平时练习用的、硬度较高的石块。他将装置那细小的喇叭口对准其中一块石头,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触发机制——并非按钮,而是需要用一个特定频率的轻微振动来激活——他用指甲,在装置握柄某个特定位置,轻轻一弹。

    “嗡……”

    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低沉嗡鸣响起。装置表面的导能矿石片瞬间亮起一道微弱到极致的白光,随即熄灭。

    与此同时——

    “咻!”

    一道只有小指粗细、亮白色的炽热光束,从喇叭口疾射而出!速度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噗!”

    光束精准地命中了对面的石块,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只有一声轻微的、如同烧红的烙铁放入水中的声响。石块被命中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深达寸许、边缘光滑、呈现出熔化结晶状的小洞!洞口周围的石头也被高温灼得一片焦黑!

    成功了!

    陈凡走上前,仔细检查着那个小洞。破坏力集中,穿透力强,附带高温灼烧效果。虽然威力远不如炼气中期修士全力施展的火球术,但比起普通炼气三层修士的火球,恐怕在穿透力和能量利用率上犹有过之!最重要的是,它无需灵力驱动!

    看着手中这个冰冷、粗糙、却蕴含着另一个世界智慧结晶的“灵能脉冲器”,陈凡平静的眼眸中,终于泛起了一丝波澜。

    这不是法术。

    这是科学。

    这是……属于他陈凡的“道”!

    他将这个简陋却意义非凡的装置命名为——“蚀刻”。

    蚀刻灵纹,亦将蚀刻这既定的天道!

    他将“蚀刻”小心拆卸,部件分别藏好。这次成功的实验,验证了他的道路可行性。接下来,就是优化威力、提高安全性、尝试连发可能,以及……思考如何将这种力量,与这个世界的材料、乃至规则,更深入地结合起来。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开始,而这个世界的规则,已然被一个无法修炼的“凡人”,撬开了一道微不可察,却深不见底的裂缝。

    (第八章 完)

    第九章将聚焦于外门小比的临近,以及陈凡如何利用这次机会,开始他更深入的“规则实验”。

    第九章 外门小比的硝烟

    时光流逝,秋意渐浓。青云宗外门的气氛,随着“外门小比”的临近,逐渐变得紧张而热烈起来。

    外门小比,是青云宗针对所有外门弟子和近期突破至炼气期的杂役举办的一次重要考核。旨在检验弟子们的修炼成果,选拔有潜力者给予奖励,甚至有机会被内门师长看中,鱼跃龙门。对于赵虎这样的底层外门弟子,以及刚刚突破的小石头而言,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

    宗门广场上,已经搭起了数座高大的擂台,符文闪烁,有执事弟子开始布置防护阵法。关于小比的规则、奖励的讨论,成了外门最热门的话题。丹药、灵石、甚至低阶法器的奖励,刺激着每一个渴望提升的弟子。

    小石头既兴奋又忐忑。他如今已是炼气一层,有资格报名参加最低级别的考核。若能取得名次,哪怕只是最末等,也能获得一些修炼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摆脱最低等杂役的身份,成为正式的外门弟子。

    “陈凡哥,我……我想报名参加小比。”小石头找到正在默默劈柴的陈凡,语气带着紧张和期待。他知道,自己能突破,全靠陈凡。这次小比,他希望能有所表现,不辜负陈凡的期望,也为自己争一口气。

    陈凡停下手中的活计,看了小石头一眼。在他的“洞察”下,小石头体内的那缕真气虽然微弱,但运行路线经过他的优化,比同阶弟子要凝练和顺畅不少。但毕竟根基太浅,实战经验几乎为零。

    “可以。”陈凡点了点头,“你的优势在于真气凝练,回气速度稍快。劣势是手段单一,缺乏实战经验。小比之中,切忌硬拼,以游斗和消耗为主。我传你的‘轻身术’优化法门,练得如何了?”

    “已经熟练多了!”小石头连忙道,“感觉比宗门传授的标准法门,要省力不少,转向也更灵活!”

    “嗯。”陈凡不再多言,继续劈柴。他对小比的胜负本身并不太在意,但这却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机会。他可以近距离观察大量低阶修士的功法运行、法术施展、战斗方式,收集海量的“数据”,进一步完善他对这个修炼体系的“逆向工程”。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酝酿着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外门小比,鱼龙混杂,能量波动频繁,正是进行某些“实验”的绝佳掩护。

    夜幕降临,陈凡没有继续改进“蚀刻”,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赵虎的那个储物袋,以及里面那几瓶低劣的“聚气丹”和“回春散”上。

    丹药,是这个修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陈凡无法服用,其中的灵气和丹毒对他而言都是负担。不过,他看待丹药的角度,与修士截然不同。

    他将一颗聚气丹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又用指甲刮下少许粉末,舌尖微尝(极其谨慎地控制量),大脑飞速分析着成分和反应过程。

    “主料:凝气草、三叶花……辅料:赤晶粉……炼制手法粗糙,火候控制不均,导致有效成分‘凝气素’提取不足,杂质‘火毒’残留过高……服用后,灵力增长效率低下,且需耗费额外功力化解丹毒,长期服用,经脉受损……”

    片刻之间,这颗被低阶弟子视若珍宝的丹药,已被他剖析得七七八八。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能否利用自己对物质本质的理解,提纯这些丹药?或者,绕过炼丹过程,直接合成其有效成分?

    这个想法极具诱惑力。如果他能够批量生产高纯度的“修炼辅助剂”,哪怕自己不能用,也能迅速积累起惊人的资源和影响力。

    他立刻开始动手。没有丹炉,没有真火,他只能用最基础的物理化学方法。他找来几个干净的瓦罐,将一颗聚气丹小心碾碎,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反复的萃取、沉淀、过滤、结晶。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需要耐心的过程。温度的控制必须精确到度,时间必须拿捏到秒。稍有差错,就可能前功尽弃,或者得到毫无用处的残渣。

    连续几个夜晚,陈凡的小屋里都弥漫着各种药草和化学试剂(他用一些矿物自行配置的)的古怪气味。失败了一次又一次,瓦罐炸裂了好几个,但他乐此不疲。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丹药成分的反应机理了解更深。

    终于,在消耗了赵虎储物袋里大半聚气丹后,他在一个瓦罐底部,得到了一小撮比盐粒还要细小的、呈现晶莹剔透淡蓝色的结晶。

    这结晶没有任何灵气波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陈凡知道,这就是聚气丹中最核心的有效成分——“凝气素”的高纯度结晶!去除了所有的杂质和丹毒!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点结晶收集起来,分量极少,恐怕连一颗标准聚气丹十分之一的药力都不到。但它的纯度,是原丹的百倍以上!而且,毫无副作用!

    “成功了……虽然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但证明了可行性。”陈凡看着那点微小的结晶,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不仅仅是提纯了一颗丹药,更是证明了他可以用科学的手段,介入甚至超越这个世界的传统炼丹术!

    他将这点珍贵的结晶小心收好。现在还不是使用它的时候,他需要更多的“样本”和更高效的“生产工艺”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

    外门小比,近在眼前。广场上的擂台已然完工,空气中弥漫着躁动与期待。

    陈凡依旧每日完成着杂役的工作,看似与这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但没有人知道,这个无法修炼的杂役,正在暗中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大网。他不仅要在小比中观察、学习,更计划趁着能量波动混乱之际,进行一项危险的实验——尝试用他改进的“蚀刻”装置,微弱地干扰某个擂台防护阵法的局部运行,观察其反应,从而窃取更高级的阵法“代码”!

    风暴的中心,往往是平静的。而陈凡,正平静地走向这场属于他的、无人知晓的战场。

    (第九章 完)

    第十章将聚焦于外门小比正式开始,以及陈凡在擂台边的“观察”与“实验”。

    第十章 擂台下的“观测者”

    青云宗外门小比,终于在万众期待中拉开了序幕。

    宗门广场人声鼎沸,数座擂台周围挤满了观战的外门弟子和杂役。负责裁判的内门弟子和执事端坐高台,气息沉稳。空气中灵气波动紊乱,各种低阶法术的光效不时在擂台上炸开,引来阵阵喝彩或惊呼。

    小石头参加了最低级别的“炼气初期组”比试。他运气不错,第一轮的对手是一个刚突破不久、根基同样浅薄的弟子。小石头谨记陈凡的告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将优化后的“轻身术”发挥到极致,在擂台上不断游走,躲避着对手略显笨拙的火球术和风刃术。

    陈凡没有像其他杂役一样挤在人群前方,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靠近一座擂台边缘的阵法基柱附近。他看似随意地靠着一根石柱,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各个擂台,仿佛只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然而,在他的“洞察”视野中,整个世界已然不同。

    擂台上修士的每一个动作,体内灵力的运转轨迹,法术成型时能量的聚集与结构,甚至防护阵法因承受攻击而产生的能量涟漪和符文闪烁……所有这些,都化为了汹涌的数据流,被他那堪比超算的大脑疯狂摄取、解析、建模。

    “目标甲,炼气三层,主修《厚土诀》。灵力运行至‘承山穴’时有明显迟滞,下盘是弱点。施展‘石肤术’时,腰部左侧能量覆盖薄弱,存在约零点五息空档。”

    “目标乙,炼气二层,火球术凝聚速度偏慢,灵力输出不稳定,第三波攻击后气息会下降两成。”

    “丙号擂台防护阵,西北角节点能量负荷过大,受到连续冰锥术冲击时,符文‘艮’字部会出现周期性闪烁,防御强度下降约百分之七……”

    他就像一台最高效的扫描仪,将低阶修士的功法缺陷、战斗习惯、以及宗门基础阵法的运行漏洞,看得一清二楚。这些在普通弟子眼中需要多年实战才能积累的经验,对他而言,不过是片刻观察便可得到的结论。

    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这座擂台的防护阵法上。这座阵法由内门执事布置,结构远比赵虎储物袋的禁制复杂得多,能量层级也更高。正常情况下,他根本无法窥探其核心。

    但此刻,擂台上的战斗正酣。两名炼气四层的弟子斗得难分难解,法术对轰,剑气纵横,不断冲击着防护光罩,引得光罩上涟漪阵阵,符文明灭不定。

    “就是现在。”陈凡眼中精光一闪。他垂在身侧的右手,看似无意地轻轻按在了身后冰冷的阵法基柱上。在他的袖子里,一个经过特殊改装的、仅有核桃大小的“微型蚀刻器”正紧贴着他的掌心。这个微型装置的核心,是一块被他用物理方法预先激发了一半能量、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的下品灵石碎片。

    他无法主动向阵法注入能量或神识去探测,那会立刻触发警报。但他可以做一个更隐蔽的“动作”——在阵法因外部攻击而剧烈波动、自身稳定性下降的某个瞬间,用微型蚀刻器向基柱内部一个非核心的辅助能量回路,注入一个极其微弱、频率却高度特异的“干扰脉冲”!

    这个脉冲没有任何攻击性,能量强度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混杂在擂台战斗产生的巨大能量噪音中,几乎不可能被察觉。它的作用,也并非破坏阵法,而是像一颗投入水面的小石子,激起一丝微澜,然后通过观察这丝微澜的扩散和衰减模式,来反推阵法的内部结构和能量流动规律!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和大胆的尝试,需要对时机、力度、频率有着近乎完美的掌控。

    擂台上,一名弟子使出了压箱底的绝招,一道耀眼的剑光狠狠劈在防护光罩的同一位置!光罩剧烈震荡,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

    就是这一刻!

    陈凡的指尖微不可察地轻轻一颤。袖中的微型蚀刻器无声地激发,那道预设的干扰脉冲,如同幽灵般渗入了阵法基柱。

    在陈凡的“洞察”视野中,他“看”到那道微弱的脉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阵法复杂的能量回路中激起了一连串极其细微、却规律清晰的“涟漪”。这些涟漪沿着特定的路径扩散、反射、衰减,将阵法内部一部分非核心的“拓扑结构”和“能量阻抗分布”,清晰地暴露在他的感知中!

    “成功了!”饶是以陈凡的冷静,心中也忍不住泛起一丝波澜。虽然只窥探到了阵法微不足道的一角,但管中窥豹,结合他之前对基础符文的理解,足以让他对这个防护阵法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甚至找到了几处可以利用的、非破坏性的“后门”!

    他迅速将感知到的数据流记录、分析、储存。这次冒险的收获,远超预期!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阵欢呼。陈凡抬眼望去,只见小石头那个擂台上,他的对手因为久攻不下,心浮气躁,灵力消耗过大,一个不慎被小石头抓住破绽,用一记简单的“冲撞术”推出了擂台范围。

    小石头,赢了第一轮!

    他站在擂台上,气喘吁吁,脸上却洋溢着激动和兴奋的光芒,下意识地朝着陈凡所在的方向望来。

    陈凡对他微微颔首,算是鼓励。

    小石头的胜利,在众多比试中并不起眼,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尤其是看台之上,那位当初察觉到小石头突破波动的外门执事,微微挑了挑眉。

    “哦?那个叫石头的杂役,竟然赢了?他的身法……似乎有些特别,不像标准的轻身术。”执事低声自语,但并未太过在意,毕竟只是炼气一层的小胜。

    陈凡收回目光,继续他的“观测”。他的实验已经完成,接下来是纯粹的“数据采集”时间。他像一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学者,冷静地记录着这个修仙世界的“基础物理现象”和“生物体(修士)能量运用样本”。

    外门小比的喧嚣与热血,似乎与他无关。他关心的,不是谁的胜利,而是构成这些胜利背后的……规则。

    而规则,是可以被理解,甚至被修改的。

    就在小比进行得如火如荼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广场边缘的天空极高处,一朵看似寻常的白云之后,一道模糊的虚影悄然浮现。那虚影的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下方喧闹的广场,在某个靠墙而立的平凡杂役身上,停留了那么一瞬。

    虚影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咦。

    “怪哉……方才似乎有一丝极其隐晦的规则扰动,并非灵力,亦非法则之力……源自何处?罢了,太过微弱,或许是哪个弟子功法特异引起的涟漪……”

    虚影并未深究,缓缓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陈凡若有所觉,抬头望了望那片空无一物的天空,眉头微蹙,随即又缓缓舒展。

    “错觉么……还是……”他心中暗忖,但表面依旧不动声色。

    狩猎者,亦可能成为猎物。在他窥探这个世界规则的同时,是否也有目光,早已投向了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

    小比仍在继续,而水下的暗流,已开始悄然涌动。

    (第十章 完)

    第十一章将聚焦于小石头在小比中的意外遭遇,以及陈凡被迫进行的第一次公开“干预”。

    第十一章 规则内的“意外”

    小石头凭借稳健(或者说滑溜)的打法,竟又侥幸赢下了一轮,进入了炼气初期组的十六强。这成绩对于一个新晋的杂役弟子而言,已是相当亮眼,甚至引起了几位外门执事稍多的关注。

    然而,好运似乎用尽了。在争夺八强的对阵名单公布时,小石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的对手,是赵虎的跟班之一,名叫孙淼,炼气三层巅峰,在外门弟子中颇有些凶名,以手段狠辣著称。更不妙的是,孙淼是水属性灵根,擅使一种名为“缠绕水缚”的低阶法术,恰好克制小石头这种依靠速度周旋的类型。

    “完了……陈凡哥,是孙淼……”小石头找到陈凡,声音带着哭腔,“他肯定会下重手的……”

    陈凡看着对阵名单,目光平静。在他的计算中,以小石头目前的实力和手段,正面抗衡孙淼的胜算不足一成。孙淼的“缠绕水缚”虽然只是低阶法术,但能量结构相对稳定,覆盖范围广,正好能限制小石头的移动空间。

    “未战先怯,乃大忌。”陈凡淡淡道,“他的‘缠绕水缚’,施展前需要约一息半的凝术时间,且对神识消耗不小,连续施展不能超过三次。擂台范围有限,这是他最大的弱点。”

    小石头一愣,没想到陈凡连孙淼的法术弱点都一清二楚。

    “可是……就算知道,我也很难近他的身啊……”

    “谁说要近身?”陈凡看了小石头一眼,“你的优势是轻身术和真气相对凝练。不要想着击败他,你的目标,是耗尽他的灵力,或者……让他自己出错。”

    陈凡压低声音,快速而清晰地说道:“记住,他第一次施展‘缠绕水缚’时,范围最大,但控制最粗糙。你不要向后躲,向他左侧前方四十五度角突进,那里是他神识控制的边缘盲区。他第二次施展,会试图压缩你的活动空间,你反向利用擂台角落的阵法弧度,进行不规则折返跑。第三次……他若还敢全力施展,神识必然出现短暂涣散,届时擂台东南角,地面第三块石板有轻微松动,踩上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石头听得目瞪口呆。陈凡哥不仅分析了对手,连擂台环境都计算进去了?那块松动石板,他自己都没注意到!

    “这……这能行吗?”

    “按我说的做,有五成把握逼平。若他心浮气躁,你或许有机会。”陈凡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记住,战斗,不仅是力量的碰撞,更是信息的博弈。”

    小石头将陈凡的话死死记在心里,虽然依旧紧张,但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不久,轮到小石头和孙淼上场。

    孙淼果然如预料般嚣张,一上台便用阴冷的目光锁定小石头,狞笑道:“小废物,没想到你还能走到这里。不过,你的好运到头了!赵虎师兄不方便动手,今天就由我来好好‘指点’你!”

    裁判一声令下,比试开始!

    孙淼毫不客气,双手掐诀,空气中水汽迅速凝聚,化作数道淡蓝色的水带,如同灵蛇般罩向小石头,正是“缠绕水缚”!

    小石头牢记陈凡的指点,一咬牙,非但不退,反而身形一矮,向着孙淼左侧前方疾冲!果然,那一片区域的水带明显稀疏,控制力较弱,被他险之又险地钻了过去!

    孙淼一愣,没想到小石头敢反其道而行之。他冷哼一声,再次施法,水带变得更加密集,从四面八方合围,试图将小石头逼入死角。

    小石头立刻施展轻身术,身形如同鬼魅,在擂台上划出诡异的折线,充分利用擂台的每一个角落和阵法光罩的弧度,一次次从水带的缝隙间溜走。他的身法在陈凡的优化下,本就比同阶灵活,此刻全力施为,竟让孙淼一时奈何不得。

    台下观战的弟子们发出阵阵惊呼,没想到一个炼气一层的杂役,竟能在孙淼手下支撑这么久!

    孙淼久攻不下,脸上挂不住了,尤其是听到台下的议论声,心中愈发焦躁。“找死!”他怒喝一声,不顾消耗,第三次全力施展“缠绕水缚”,这次水带更加凝实,速度更快,誓要将小石头一举擒拿!

    就在水带即将合拢的瞬间,小石头按照陈凡的指示,猛地向擂台东南角窜去!孙淼的神识因连续施法确实出现了瞬间的涣散,控制出现了一丝偏差。

    小石头一脚踏上了陈凡所说的那块松动石板!

    “咔嚓!”一声轻微的异响。

    石板微微下陷,虽然幅度极小,却让疾驰中的小石头身形一个趔趄!这本是一个破绽,但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孙淼因神识涣散和急于求成,控制的水带也出现了极其细微的不协调,其中一道水带恰好扫过小石头趔趄后露出的空档——原本是击向他后背,却因为他这一趔趄,变成了扫向他的小腿!

    “噗!”

    水带击中,小石头惨叫一声,摔倒在地,抱着小腿痛苦蜷缩。虽然只是低阶法术,但炼气三层巅峰的灵力冲击,也足以让他骨裂筋伤!

    裁判立刻终止了比试,判定孙淼获胜。

    孙淼虽然赢了,脸色却十分难看。他本意是想狠狠教训小石头,甚至废了他,却没想到最后是靠这种“意外”才勉强获胜,赢得一点也不光彩。他狠狠地瞪了倒在地上的小石头一眼,悻悻下台。

    陈凡第一时间跃上擂台(以他表现出的杂役身份,这本是违规,但裁判见他是去扶人,也未阻止)。他检查了一下小石头的伤势,小腿骨裂,但未伤及根本。他默默将小石头扶起,准备带下去疗伤。

    就在他弯腰的瞬间,他的目光极其隐蔽地扫过孙淼下台时踩过的地面,以及那块松动的石板。在他的“洞察”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孙淼因为获胜后心神松懈,脚步虚浮,体内灵力运转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不到零点一息的紊乱周期。而这个紊乱周期,恰好与他之前观察到的、孙淼功法中的一个微小缺陷节点吻合。

    “果然……《流水诀》运行过‘涌泉穴’时,若心气浮动,会导致灵力轻微逆冲,足少阳胆经会有刹那的麻痹……”陈凡心中默念,将这个数据牢牢记录。

    这看似偶然的“意外”,从孙淼上台前的轻敌,到施展法术的节奏,再到最后因急躁和松懈露出的破绽,每一步,都在陈凡基于信息计算的概率之中。他无法直接出手,但他可以利用规则,利用环境,利用对手的心理和功法缺陷,引导事情向他预设的方向发展。

    小石头虽败,但逼平了炼气三层巅峰的孙淼,虽败犹荣。而陈凡,则在这场众目睽睽之下的比试中,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非武力干预”,并收集到了关于对手功法缺陷的宝贵数据。

    他扶着受伤的小石头,缓缓走下擂台。周围的目光复杂,有同情,有惊讶,也有不屑。

    陈凡面无表情,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但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一丝冷光闪过。

    孙淼……赵虎……这些麻烦,或许该找个机会,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总被苍蝇盯着,难免会影响他接下来的“研究”。

    一场风暴,似乎正在小比的喧嚣之下,悄然酝酿。

    (第十一章 完)

    第十二章将聚焦于陈凡如何利用小比后的混乱,开始实施他对赵虎和孙淼的“清理”计划。

    第十二章 驱虎吞狼

    小石头腿骨裂了,需要静养。陈凡将他安置回住处,用自己提炼的、效果远胜普通金疮药的药剂为他仔细包扎固定。小石头虽然落败受伤,情绪却有些奇特,既有不甘,又有一种莫名的振奋。

    “陈凡哥,你教我的方法真的有用!我……我差点就逼平他了!”小石头忍着痛,眼睛发亮,“要不是最后那块石头……”

    “没有那么多要不是。”陈凡打断他,语气平静,“败了就是败了。好好养伤,吸取教训。你的路,还长。”

    小石头用力点头,对陈凡的话深信不疑。

    陈凡安顿好小石头,便如同往常一样,默默去完成自己剩余的杂役工作。外门小比仍在继续,广场上依旧喧嚣,无人会过多关注一个落败受伤的低阶杂役和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阴影处,陈凡的“清理”计划,已经悄然启动。

    他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与局势分析。

    小比的进行,使得外门弟子们聚集在广场,原本的人际关系和势力范围出现了短暂的真空和混乱。赵虎因为之前被陈凡震慑,又见小石头表现出乎意料,心中愈发不安,整日与其他跟班混在一起,尤其是与刚刚获胜的孙淼,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陈凡利用完成杂役的机会,如同幽灵般在外围区域穿梭。他的听觉、视觉在“洞察”状态的加持下,远超常人。他听到了几个与赵虎不和的外门弟子在抱怨孙淼下手太重;他看到了赵虎偷偷将一小包东西塞给孙淼,眼神阴狠;他甚至从一个醉醺醺的杂役管事口中,隐约听到关于后山某处近期有“阴风草”成熟的消息——阴风草是炼制几种偏门丹药的辅料,价值不菲,常伴有低阶妖兽“影狐”守护。

    零碎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在陈凡脑中飞速组合、推演。

    “赵虎心虚,欲借孙淼之手进一步试探或报复……他们可能计划在小比结束后动手。”

    “孙淼刚胜一场,心气正骄,且对赵虎有所求(那包东西可能是报酬或承诺),容易被利用。”

    “阴风草……影狐……后山……”

    一个驱虎吞狼、借刀杀人的计划雏形,逐渐清晰。

    他的第二步,是制造“机缘”与引导矛盾。

    当天傍晚,小比暂告一段落。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去,议论着今天的精彩比试。孙淼因“战胜”小石头,被几个跟班簇拥着,志得意满。赵虎凑在他身边,低声说着什么,目光不时瞥向杂役区的方向。

    陈凡如同往常一样,在井边打水。当孙淼一行人经过时,陈凡“恰好”提起水桶,水桶“不小心”晃了一下,溅出几滴水,落在了孙淼的靴子上。

    这本是无心之失,但孙淼正在兴头上,顿时觉得被一个废物杂役冒犯了威严,眉头一竖:“狗东西,没长眼睛吗?”

    陈凡连忙低头,状似惶恐:“孙师兄恕罪,小的不是故意的。”

    赵虎在一旁,眼珠一转,觉得这是个讨好孙淼、同时再试探陈凡的机会,便阴阳怪气地帮腔道:“孙师兄,跟这种废物计较什么,平白失了身份。不过这小子邪门得很,您还是小心点,别像上次我那样,着了他的道。”

    他这话看似劝解,实则煽风点火,提醒孙淼陈凡的“诡异”。

    孙淼果然被激起了火气,加上酒精作用,冷笑道:“邪门?一个绝灵之体的废物,能有什么邪门?我看是你们太废物!小子,今天爷心情好,跪下来给爷把靴子舔干净,就饶了你!”

    周围几个跟班也跟着起哄。

    陈凡低着头,嘴角勾起一丝无人察觉的冷笑。鱼饵,上钩了。他并没有跪下,而是用一种恰好能让孙淼和赵虎听到的音量,仿佛自言自语般喃喃道:

    “后山……阴风谷的草……快熟了吧……可惜有影狐守着……不然……”

    他的声音很轻,而且说完立刻提着水桶,快步离开,仿佛只是无心呓语。

    但“阴风草”、“影狐”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孙淼和赵虎心中激起了涟漪!

    阴风草!价值不菲!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贪婪。他们正愁资源不够,若能得手……

    赵虎压低声音:“孙师兄,听说阴风草就在这几天成熟,消息好像没错!这小子怎么知道?”

    孙淼眼中贪婪之色更浓:“管他怎么知道!一个废物,知道了也是浪费!正好,咱们……”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意思很明显,抢在别人前面,杀人夺宝!

    陈凡的“无心之语”,成功地将两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后山,并激化了他们的贪念。他不需要亲自出手,只需要提供一个足够诱人的“目标”,并暗示其中蕴藏的风险(影狐),自然会让利令智昏者自投罗网。

    他的第三步,是创造“意外”与撇清关系。

    当天深夜,月黑风高。

    两条鬼鬼祟祟的身影,悄然潜入了后山阴风谷,正是赵虎和孙淼。他们按照白天打听来的模糊信息,果然在谷深处发现了几株即将成熟的阴风草,散发着幽幽的荧光。而在草丛旁,隐约可见一双碧绿的眼睛闪烁——正是守护妖兽影狐!

    两人大喜过望,准备动手。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陈凡早已先他们一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洞察”能力,避开了影狐的感知,在阴风草周围,以及他们可能的退路上,做了一些极其隐蔽的“布置”。

    他在一株阴风草下的泥土里,埋入了一小块用特殊药液浸泡过的、能散发出令影狐狂躁气息的石头。

    他在赵虎习惯性作为撤退掩护的一块巨石后面,用纤细的兽筋设置了一个极其隐蔽的绊索。

    他甚至在谷口通风处,撒下了一些能微弱干扰修士神识感知的矿物粉尘。

    这些布置,没有任何灵力波动,看起来完全是自然形成或野兽所为。

    当赵虎和孙淼迫不及待地冲向阴风草时,刺鼻的气味瞬间刺激了影狐!原本只是警惕的影狐顿时陷入狂暴,速度暴涨,利爪带着腥风扑向两人!

    “不好!这畜生发狂了!”孙淼惊呼,仓促应战。

    赵虎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可他刚退到那块巨石旁,脚下猛地被什么东西一绊,整个人失去平衡,向前栽去!而前方,正是狂暴影狐的利齿!

    “啊!”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

    孙淼本想救援,但自身也被狂攻的影狐逼得手忙脚乱,加上谷口吹来的风让他神识有些紊乱,判断连连失误。

    一场计划中的采摘,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当黎明来临,有弟子发现异常报告宗门时,执事在内门弟子的护卫下进入阴风谷,只看到两具被撕扯得不成人形的尸体,以及散落在地、被踩烂的阴风草。现场痕迹显示,是赵虎和孙淼欲采摘阴风草,激怒了守护影狐,最终不敌身亡。

    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因贪心引发的修士殒命事件。

    没有人会怀疑到一个无法修炼、整晚都在杂役区住处(有同屋杂役作证)的废物杂役身上。

    陈凡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劈柴。他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仿佛听到的只是山间死了一只野兔。

    他放下柴刀,拿起水瓢,喝了一口冰冷的井水。

    井水甘冽,沁人心脾。

    阻碍已除,苍蝇已灭。他可以更专心地,继续他的“道”了。

    只是,在他平静的眼眸深处,那名为“蚀刻”的冰冷锋芒,似乎又凝实了一分。

    (第十二章 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