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剑啸南宋 > 第十四章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雪夜烛影:薯香未散,江山托弟

    开宝九年的雪来得早,十月的汴梁已落了半尺厚雪,紫宸殿后的红薯炉却还烧着,老李拢着炭火,烤炉里的“蜜心薯”滋滋冒甜汁,暖得满院都没有寒气。老赵裹着厚棉袍蹲在炉边,手里捏着那块磨得发亮的焦红薯皮,眼神望着飘落的雪花,半天没说话。

    “陛下,天儿冷,再烤块红薯暖暖手?”老李递过块刚烤好的红薯,外皮焦黑,一掰就流蜜。

    老赵接过,却没啃,只是放在掌心焐着:“光义呢?让他来陪朕烤红薯。”

    内侍刚出门,就见赵光义踩着积雪进来,身上裹着貂裘,手里还拎着个食盒:“皇兄,臣弟带了新酿的米酒,就着烤红薯喝正好。”

    老赵点点头,示意他蹲在炉边,自己往炉里添了块炭:“今年江南的蜜心薯收得好,各州府的奏报说,百姓都能吃上热红薯了——你还记得陈桥驿那夜,咱们分吃一块红薯吗?”

    “咋能忘。”赵光义笑着倒酒,“那时候皇兄揣着焦红薯皮,说要让天下人都吃饱,现在总算成了。”

    炉里的炭火噼啪响,红薯香混着酒香飘开。老赵喝了口酒,突然指着田垄边的木牌:“那牌子上的字是宗训写的,当年的小娃娃,现在都能帮着种红薯了。德昭、德芳也长大了,昨天还跟朕说要去北境教百姓种薯呢。”

    赵光义手里的酒杯顿了顿,笑道:“皇子们有皇兄的风范,大宋的江山错不了。”

    雪越下越大,把院中的红薯田盖得白茫茫一片。老赵摸出怀里的焦红薯皮,递给赵光义:“你拿着这个。当年靠它记着初心,现在靠它托着江山——这大宋的根,不是龙椅,是百姓手里的红薯,是炉里的炭火,你得记牢。”

    赵光义接过红薯皮,指尖触到那粗糙的纹理,心里一紧,赶紧应道:“臣弟记着,定不让皇兄失望。”

    “还有老李。”老赵看了眼蹲在炉边的老李,“他烤了一辈子红薯,懂百姓的心思。往后宫里的红薯炉别灭,想吃烤红薯了,就找他——看见烤红薯,就别忘了百姓还等着吃热乎的。”

    正说着,老赵突然咳嗽起来,咳得身子都颤。赵光义赶紧扶他:“皇兄,要不回殿歇息?”

    “没事。”老赵摆了摆手,又咬了口红薯,甜汁顺着嘴角淌,却没了往日的笑意,“朕这身子骨,不如当年了。这江山,往后就交给你——记住,不管朝堂咋变,红薯得种,百姓得饱,这是大宋的根本。”

    赵光义眼眶发红,重重点头:“臣弟遵命。”

    夜深时,雪停了。老赵靠在炉边的躺椅上,手里还攥着半块红薯,呼吸渐渐轻了。赵光义守在旁边,看着皇兄鬓角的白发,又摸了摸怀里的焦红薯皮,突然明白——皇兄交给他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权柄,是一炉没灭的炭火,一片待收的红薯田,还有天下百姓的盼头。

    次日清晨,内侍发现老赵没醒,炉里的炭火还剩余温,旁边放着块没啃完的蜜心薯,甜香还在殿里飘着。消息传开,百官都哭了,石守信、张琼他们跌跌撞撞地进宫,抱着红薯炉哭得像个孩子:“陛下还没吃今年的新红薯啊……”

    柴宗训拎着小水壶跑过来,见红薯田边的木牌还在,眼泪“吧嗒”掉在雪地上:“赵叔叔说,等红薯熟了,要陪我一起烤的……”

    赵光义站在红薯炉边,手里举着那块焦红薯皮,对着百官说:“皇兄临终前嘱咐,大宋的红薯炉不能灭,百姓的红薯不能断。即日起,各州府广种红薯,宫里的烤炉日日烧着——朕,替皇兄守着这炉红薯,守着这大宋。”

    老李端来刚烤好的红薯,分给百官:“这是陛下昨晚烤的蜜心薯,甜得很……”

    百官接过红薯,咬一口,甜汁混着泪水往下淌。紫宸殿后的红薯炉又添了新炭,火光映着赵光义的脸,也映着那块焦红薯皮。雪地上,一行脚印从炉边延伸到殿内,像是老赵还在,正踩着积雪,去看百姓的红薯田。

    这夜的雪,盖住了龙椅,却盖不住红薯的甜香。老赵走了,但他留下的焦红薯皮还在,烤红薯的炉子还在,大宋的百姓还能吃上热乎的红薯——这江山,还暖着。

    本章结束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