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限读档,玩弄了暴君就跑真刺激! > 第40章   重回冷宫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皇帝虽然用他的权威暂时压住了朝堂上的公开指责,但那种藏在表面下的不满和猜疑并没有消失。

    南诏王那边的人换了打法,开始用要遵守老祖宗的规矩,得防着后宫女人插手朝政这类理由,拐着弯儿地继续施压。

    就在局面再次陷入微妙僵持之际,一个温和却极具分量的声音,自大殿侧后方传来:

    “皇帝,此事纷扰许久,哀家也听了一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太后在宫人的搀扶下,缓缓步入金銮殿。

    她身着朝服,神色平静,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终落在御座之上的皇帝身上。

    太后的突然出现,让所有人心头一凛。

    这位深居简出的后宫至尊,她的态度往往能左右最终的局面。

    君泽起身相迎:“母后怎么来了?此事儿臣自会处理,不敢劳烦母后。”

    太后摆了摆手,在特意为她准备的凤椅上坐下,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哀家虽久居深宫,但也知此事关乎朝廷体统、后宫清誉,不得不来听一听,说几句。”

    她先看向那些之前情绪激动的言官,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各位大人关心国家,敢于直话直说,这份心意是好的。”

    “但是,妖女祸…国殃民这种说法,关系到女子的名声和性命,更关系到皇家的脸面,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证据才行,怎么能光靠一些天象异常和流言蜚语就随便下结论?”

    “要是轻易就把人杀了,万一以后发现是冤枉的,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们大雍朝廷糊涂?”

    这番话,既肯定了言官谏言的权力,又点明了轻信流言的风险,站在了维护朝廷声誉的高度,让言官们无法反驳。

    接着,太后话锋一转,看向了殿中垂首而立的宁婕:“至于宁氏……哀家看来,她的一些做法,确实不太合规矩。在冷宫里种菜,也确实不太成体统,这是她的错处。”

    宁婕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但太后紧接着道:“然,其所种之物,司农寺查验,于农桑有益,此为其一功。”

    “粮仓案中,间接提供线索,助朝廷揪出蠹虫,此为其二功,功过相较,功大于过。且哀家听闻,其在冷宫之中,近日倒也安分。”

    她将宁婕的功过摆在明面上,评价相对客观,最后定性为功大于过,近日安分。

    这是从后宫之主的层面,为宁婕的行为做了背书。

    最后,太后总结道:“故而,哀家以为,所谓‘妖女’之说,证据不足,不可采信。”

    “宁氏毕竟还是个有罪的身份,也不能因为有点功劳就随便赦免。不如这样,她种的那些新奇作物,交给司农寺继续仔细验证,如果真的对国家百姓有好处,到时候再奖赏也不迟。”

    “至于她本人,还是先住在冷宫里,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看看以后的表现皇帝,你以为如何?”

    太后的这番表态,堪称老辣。

    她既否定了最致命的“妖女”指控,平息了最激烈的争议,又没有完全偏袒宁婕,保留了对其的约束和观察期,显得公正持重,让各方都难以挑剔。

    皇帝立刻顺势道:“母后圣明!儿臣亦作此想。便依母后之意。”

    连太后都出面定调,态度中立偏于维护,那些还想借题发挥的南诏王党羽,顿时哑火。

    太后的威望,足以压倒绝大多数异议。

    一场席卷朝堂针对后宫的风波,终于在皇帝的强硬态度和太后的调解下,暂时平息了下来。

    宁婕跪地谢恩,心中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最终帮她度过这场生死危机的,竟然是这个曾经扇过她耳光的太后。

    退朝后,宁婕回到冷宫,感觉像做了一场梦。

    然而,翠竹却面带忧色地迎上来,低声道:“娘娘,方才您不在时,新的管事嬷嬷送来太后赏赐的一些补品,还说……太后娘娘让您有空时,抄几卷祈福的经文送去慈宁宫……”

    宁婕微微一怔。

    太后刚刚在朝堂上维护了她,转眼又让她抄写经文?

    这究竟是进一步的示好,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审视和约束?

    朝堂上的惊涛骇浪,在皇帝与太后联手定调后,终于逐渐平息。然而,余波仍需妥善处理,以安抚各方,尤其是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民意”。

    第二天,宫里发布了一道公开的圣旨。

    皇帝在谕旨中,首先先严肃批评了一部分官员,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差点就冤枉了好人,任何事情都要讲究证据,动不动就以死来威胁,这样会让忠臣心寒,有理有据,既敲打了南诏王阵营,也安抚了那些觉得言官过分的官员。

    接着,圣旨说到了宁婕的事情。

    旨意里肯定了司农寺在查验祥瑞作物上的进展,也提到了宁婕之前在粮仓案里“稍微有点功劳”。

    但紧接着语气就严厉起来,指出她。

    “到底还是个有罪在身的人,以前说话做事也有不对的地方,而且这次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虽然查下来没有真凭实据,但她也有责任”。

    最终,皇帝裁定:“为平物议,亦为小惩大诫,着宁氏即日迁回冷宫,静思己过,无朕旨意,不得擅出。一应用度,依例供给。其功过是非,待司农寺祥瑞验证分明后,再行论处。”

    这道圣旨,表面上看是把宁婕又关回了冷宫,好像一切回到了原点。

    但实际上,这是皇帝在目前的形势下,能为她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是给外界和言官们的交代。

    “无旨不得出”是明面上的惩罚,暗地里却是最有效的保护,将宁婕与外界纷扰隔绝开来,避免她再成为靶子。

    “依例供给”则保证了她的基本生存,不至于被克扣折磨,而将最终处置与“祥瑞验证”挂钩,就等于留了一个口子,将来还有转机。

    圣旨一下达,各方的反应都不一样。

    南诏王和他那一派的人虽然不甘心,但皇帝已经批评了那些乱说话的官员,太后也表了态,他们再没完没了就显得胡搅蛮缠了,只好暂时忍住。

    大部分官员觉得这个判决合情合理,既维护了朝廷的脸面,也没冤枉好人。

    至于民间的那些流言蜚语,随着官方有了定论,时间一长,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宁婕跪在冷宫院子里,听着太监宣读旨意,心中一片平静。

    这个结果,在她预料之中,甚至比她想象的还要好一些。

    至少,命保住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也有了,皇帝和太后那边的关系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臣妾领旨,谢陛下隆恩。”她恭敬地叩首接旨。

    送走传旨太监,宁婕站在熟悉的冷宫院落中,看着那片曾经带给她生机和麻烦的菜地,恍如隔世。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她又回到了起点,但一切又都不同了。

    翠竹红着眼圈,又是后怕又是庆幸:“娘娘,总算……总算过去了……”

    宁婕拍了拍她的手,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的笑容:“是啊,过去了。但也只是暂时过去了。”

    她抬头望向四四方方的天空,目光变得坚定。

    朝堂斗争暂告段落,但真正的隐患南诏王还未根除。

    而她与皇帝之间那种微妙而牢固的合作关系,经过这次共度难关,已然确立。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挨打,全靠读档苟命的穿越者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