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451章战例牵引,问题导向(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兵种都是零件。

    零件要过硬,但更重要的是设计图和润滑剂。

    我们现在的教学,在锻造‘零件’上花了大力气,但对于顶层设计的合成指挥思维,和系统润滑如后勤、通信、情报保障的教导,还远远不够。

    很多同志的思想还停留在‘步兵是老大,其他兵种来配合’的阶段。

    这不是‘合唱’,这是‘伴唱’。”

    首位缓缓点头,手指轻叩桌面:“嗯,话虽尖锐,但切中要害。

    ‘伴唱’…这个词用得好。

    老子当年在大别山,要是有几门像样的炮,何至于打得那么苦。

    你的意思我明白,要树立‘合成’思想。但是,朝阳同志,”

    他话锋一转,体现出老帅的务实,“饭要一口一口吃。

    我军现在是什么家底?你我最清楚。

    大多数部队,连骡马化都没完全实现。

    我们的教学,是否更应该立足现实,先解决‘有了新装备怎么用’的问题,再逐步引导‘如何更好协同’?

    你报告中某些‘空地一体’的图景,需要强大国力和工业支撑,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你考虑过吗?”

    这是他作为院长最核心的关切:如何平衡理论的超前性与现实的可行性。

    陈朝阳听闻目光更加坚定,语气不由加重了几分:“首长,我完全同意要立足现实。

    但思想必须走在现实前面,正因为家底薄,每一份力量都要用在刀刃上,才更需要体系思维和前瞻性教学!”

    “我们不能等装备齐了再来教思想,那就晚了!

    我们现在教的学员,将来是要建设军队、指挥军队的。

    如果他们脑子里没有一张未来战争的蓝图,那么建设就是盲目的,指挥也是低效的。

    即使将来有了好装备,也可能因为思想落后而被打败!”

    “我认为教学必须要有层次性。

    对高级指挥员,必须灌输体系思维,让他们知道方向在哪;

    对战术层级军官,要教他们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化运用技术装备,理解协同。

    正因国力薄弱,才更要先在头脑里把现代化军队建起来。

    我们培养的种子,会撒向全军,成为燎原之火,反过来推动国家进步。”

    首位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沉思片刻,摘下眼镜细细擦拭:“在头脑里先把现代化军队建起来…好,有气魄!

    与我‘治军先治校’的想法,异曲同工。”

    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如炬,“但是,蓝图怎么画进教材?

    体系思维怎么灌进那些打了半辈子仗、习惯了自己抄起驳壳枪就上的老同志的脑子里?

    这是你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我不能给你一架天梯,你得找到一座桥,一座能从现实彼岸,通向你那个未来彼岸的桥。

    你的很多想法很新,如何让它落地,让我军的老同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他强调的是方法和路径的艰巨性,并将这份责任明确地交给了陈朝阳。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思路已然清晰:“首长,我明白了。这座桥,我想用 ‘战例牵引,问题导向’的方法来搭。”

    “我不会空讲理论。

    就从朝鲜战场的真实案例讲起。

    讲我们为什么拿着缴获的‘巴祖卡’却不会用;

    讲美军如何用火力和后勤让我们吃亏;

    也讲我们如何用灵活战术反击。

    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和经验里,引出为什么需要合成作战,为什么后勤是命脉。

    让同志们先感受到‘痛’,再告诉他们‘药’在哪里。”

    “具体就是:用沙盘和演习模拟复杂协同,让学员在推演犯错中学习。

    同时组织力量,将朝鲜战例结合未来趋势,写成活教材。

    我还会定期开设讲座,对教员和学员讲。

    这不是否定过去,而是继承和发展。让所有人明白,学习合成作战,是为了对得起过去和未来那些牺牲的同志!”

    首长脸上这才露出真正欣慰的笑容,朗声大笑:“好!‘战例牵引,问题导向’,这八个字,价值连城!

    既有国际视野,又脚踏实地,紧扣我军实际!”

    他站起身,用力拍了拍陈朝阳的肩膀,

    “大胆去干,不要怕争议,不要怕犯错。

    军事学院就是探索未来战争的地方嘛。

    我给你撑腰。但是记住,”

    他的语气转为严肃,“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你那些超前的想法,要找到落脚点,要让我军广大指战员能理解、能接受、能用得上。

    这座桥,要搭得牢固,不能是花架子。”

    陈朝阳霍然起立,目光坚定“是,首长,坚决完成任务,保证不辜负您的期望!”

    ………

    带着与首长一席谈话获得的明确支持和沉甸甸的责任,陈朝阳走进了战术系的大教室,准备开始他的第一课。

    他的第一堂课,课程名称:《装甲兵战术基础》。

    台下,坐着五十多名学员,职务从营团级到师级不等,都是各部队选拔来的骨干,未来装甲兵建设的种子。

    他们的眼神里,有好奇,有审视,也有几分对这位“传说中”的老师——那位在朝鲜打得美国人丢盔弃甲、缴获无数不加掩饰的探究。

    陈朝阳走上讲台,身姿依旧挺拔,但眉宇间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已内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自信。

    他没有带厚厚的讲义,只在手里拿了一支粉笔。

    “起立!”值日军官口令响起。

    学员们齐刷刷站起。

    陈朝阳还了一个军礼:“请坐。”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是陈朝阳。从今天起,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讨装甲兵战术。”他没有过多寒暄,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遒劲的大字:“速度”。

    “今天我们不讲具体的条令条例,也不深究坦克的技术参数。”陈朝阳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全场,“我们先聊一个最基础,也最核心的概念:速度。”

    台下有些学员露出疑惑的神情。

    速度?这谁不知道?坦克比步兵快,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