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印度1991,从娶富婆开始 > 第三十九章 名声和捐款都拿了,还要挖墙脚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在佩达斯的建议下,马尔霍特拉开始对工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造。

    拉维这边,则开始翻阅阿南德统计的难民登记表,为工厂开工做准备。

    不看不知道,一看哭笑不得。

    这些难民登记上去的特长,真的是千奇百怪。

    有“能徒手抓眼镜蛇”的。

    有“会用骆驼毛钓鱼的”的。

    甚至还真有“尿尿尿得远”的。

    给拉维看的是又好气又好笑。

    幸好,这登记表里,有一部分人是正常的,而且还很有价值,要不然拉维真的要无语了。

    这里面对拉维来说很有价值的,大多都是那些在中东从事“高端”工作的遣返难民。

    就像卡比尔一样,他在中东就是在油田担任保安队长。

    这些人里,有的在中东干过机械维修,有的做过电工,也有在建筑工地担任过工头的。

    拉维将其中最有价值的十来个人的登记表单独罗列了出来,打算以后有机会可以重点培养一下。

    “这些难民,总体素质明显要比乡下的低种姓人群高上不少。”

    拉维看完全部的登记表之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人,别看大多都是基础的出国派遣劳务人员,但是在90年代的印度,能出过国,见过外面的世界,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再加上他们经历过海湾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人在开拓眼界和经历过挫折和低谷之后,往往会更加坚韧、更有潜力,说不定这些人里,以后会出现可以重用的人才。

    拉维正看着登记表,这时,两个女孩的身影从小道上走了过来。

    拉维一看,正是好些天没见的阿肖克妮和米拉两女。

    “拉维少爷,没想到一周没来,竟然又多了这么多难民!”

    两个女孩看到拉维后,满是感慨。

    她们今天来了之后,看到外面的难民数量也是吓了一跳。

    她们没想到,拉维竟然真的凭一己之力,帮助了这么多低种姓难民。

    “有马尔霍特拉先生提供的援助,为他们提供一碗热粥并不算什么难事。”

    “已经很了不起了!”阿肖克妮由衷赞叹,“而且听说您打算开办工厂,让他们去干活,提供他们食物?”

    “对。”拉维点头确认。

    “那真是太好了!”阿肖克妮眼睛一亮,这样一来,这些从中东遣返的难民,还有周围活不下去的人,也算是生活重新走上正轨了。

    “拉维先生,这一次我和米拉过来,除了继续采访您以外,还把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拉贾斯坦时报为您筹集的善款给带来了。”

    阿肖克妮说着,打开自己的斜挎包里,从里面取出一个厚厚的信封。

    “这是看了您的报道后,斋普尔,还有邦里其他县的热心读者,自发向我们报社寄来的善款,这几天我们整理了一下,凑了3万卢比,一起带过来给您,希望对您开办工厂能有所帮助!”

    拉维看着那叠沉甸甸的卢比,有些意外。

    没想到拉贾斯坦时报还真的帮他募集到了善款,而且还不少。

    三万卢比,在这个年头可是很有购买力的。

    “好,辛苦你们了。”

    拉维也没有客气,收下了这笔钱。

    这笔钱他不收,阿肖克妮和米拉必然会感到失落,这两个女记者一看就是家庭条件不错,对钱财没那么看重。

    他如果不收这笔钱,两个女孩也会把钱拿回报社,然后被拉贾斯坦时报的某个领导吞了。

    见拉维收下这笔钱,阿肖克妮和米拉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天的阿肖克妮没有像平时那样穿着棉麻纱丽,而是穿了一身正式的记者装,看上去干练利落,笔挺的浅灰色衬衫配深色直筒长裤,腰间别着皮质采访本和钢笔,少了往日纱丽的温婉,多了几分职业女性的飒爽。

    旁边的米拉也是一样,穿着黑色的记者装,并且没有像之前那样戴着黑框眼镜,遮挡脸部的刘海也被梳了上去,扎了个马尾。

    这让拉维不由多看了两眼。

    他之前没注意到,负责摄像的米拉,竟然长的这么漂亮。

    五官精致立体,眼窝深邃却盈着温润光采,鼻梁小巧挺拔,唇线清晰柔和,皮肤白皙,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隐含几分坚韧,平时因为被黑框眼镜和刘海挡住了,再加上米拉不如阿肖克妮活跃,不太引人注意。

    在拉维看来,米拉这长相,在宝莱坞都能拍电影当女主了。

    他估摸着,平时米拉应该是不想惹麻烦,故意带着黑框眼镜,遮盖容貌的。

    “拉维先生,您开办的工厂是打算生产什么的呢?”

    这时米拉一边给拉维拍照,一边好奇问道。

    “这个你们过几天就会知道了。”

    拉维淡淡一笑道。

    “哦?”

    阿肖克妮露出好奇的神色。

    难道拉维开办的工厂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看着好奇的阿肖克妮和米拉,拉维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印度合伙人》这部电影,男主之所以能制作出姨妈巾,最主要是获得了女大学生帕里的支持。

    而他想要开展卫生巾的业务,毫无疑问也需要高知女性的支持。

    眼前的阿肖克妮和米拉,不就是不错的人选吗?

    “阿肖克妮小姐,米拉小姐,请问你们都读过大学吗?”

    拉维忽然问道。

    阿肖克妮和米拉都点点头:“对,我们都在德里读过大学。”

    拉维了然,看来这两个女孩家里条件确实不错。

    这年头能在德里读大学,家境必然很殷实。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拉维道。

    随后,他将自己有关研究卫生巾,创造印度国民品牌卫生巾,让印度绝大多数女性都用得起健康安全的卫生巾的想法,跟阿肖克妮和米拉讲了一下。

    当然,他总得找一个生出这种想法的理由。

    他干脆编了一下,就说是婚后发现妻子阿努什卡在月事期间,使用不卫生的粗糙布条,让他生出了这个想法。

    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阿肖克妮和米拉瞪大眼眸,露出震惊的神色。

    过了好一会儿,一直话比较少的米拉,竟然激动的声音微颤道:“拉维先生,您的这个想法,实在太伟大了!”

    “没想到您竟然会关注女性的健康,甚至……”

    米拉激动的一时无言,她眼眶微微发红。

    身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种姓女性,她和阿肖克妮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和阿肖克妮选择当记者的原因。

    因为在她们看来,当一名记者,是站在思想前沿的最前线。

    其实她们俩的家庭都不缺钱,也不支持她们做记者,但是她们坚持自己的选择,这说明她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