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二日一早,黎子钊径直寻到吴夫子。吴夫子听闻他已举家搬至镇上,惊讶地捋着胡须:“子钊,你既已安家镇上,距书院不过咫尺之遥,为何不早说?自然可以走读!每日晨起用功,来书院听讲,晚间归家亦可温书,并无妨碍。也省得你家人挂念。”
黎子钊心中大喜,面上仍保持着恭敬:“多谢夫子体恤!学生昨日初回,诸多琐事未及禀明,今日特来请示。”
“无妨无妨,今日起便可走读。”吴夫子爽快应允。
解决了心头大事,黎子钊顿觉轻松,专心投入学业之中。
另一边,乔兮月去了黎记锦绣小吃铺。经过一日的磨合,周婶五人操作愈发熟练,春桃三个丫头招呼客人也渐入佳境。乔兮月只需在旁监看,并无太多需要插手之处。
她看着井然有序却依旧忙碌的店铺,心下思忖:炸货种类单一,操作流程固定,婶子们都是做饭的老手,完全能胜任。售卖有春桃她们也足够。眼下缺的是一个能总管铺面、应对突发状况、让她能完全放心的掌柜。大哥黎大江为人老实肯干,但性子憨直,不善言辞应变,显然不合适。
“还得招个可靠的人才行。”乔兮月打定主意,吩咐春桃几句,便又往孙牙人的牙行而去。
见到孙牙人,乔兮月直接说明来意:“孙牙人,我想寻一位老实可靠、能识文断字、最好有些管理经验的掌柜,替我打理新开的小吃铺。”
孙牙人闻言,面露难色:“乔老板,实不相瞒,有经验的掌柜,但凡有些能耐的,大多自有门路,极少有卖身的。眼下我这儿……掌柜是没有,倒是有两位先前在大户人家做过管事的,不知您可愿瞧瞧?”
“管事的?也可,先看看人吧。”乔兮月点头。
孙牙人很快叫来两人。一人约莫四十多岁,眼神闪烁,透着一股精明算计,未语先笑,却让人感觉不甚踏实。另一人年纪稍长,看着有五十上下,面容敦厚,眼神平和,穿着浆洗得发白的旧衫,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站在那里微微躬身,姿态不卑不亢。
“这位是赵四,曾在李府做过二管事。这位是福伯,先前在城西张老爷家做了十几年外院管事,张家前年败了,才……”孙牙人介绍道。
那赵四立刻上前一步,抢着说:“东家好!小的赵四,最是能干机灵,算盘账目、待人接物无一不精,定能将东家的铺子打理得红红火火!”话语间透着一股浮夸。
福伯则等赵四说完,才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沉稳:“老奴福安,见过东家。略识得几个字,会看账本,管过田庄铺面,但凭东家吩咐。”
乔兮月心中已有偏向。她看向孙牙人:“孙牙人,这位福伯作价几何?”
孙牙人笑道:“乔老板好眼力!福伯做事最是稳妥可靠。他年纪稍长,作价三十五两。”
“好,就福伯了。”乔兮月爽快付钱,拿了身契。为保险起见,她意念微动,对福伯使用了一张忠诚卡。系统提示绑定成功,一股无形的联系建立起来,乔兮月心中顿觉安稳。
她带着福伯回到小吃铺,将他介绍给众人:“这位是福伯,日后便是这小吃铺的管事,大家有事可寻他决断。福伯,你先熟悉熟悉环境,售卖账目、人员调度,日后都交由你负责,采买不用你管。”
福伯恭敬应下,并不多言,立刻开始默默观察铺内运作,态度认真而专注。乔兮月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安置好福伯,乔兮月,她馋火锅了!于是又拐去了铁匠铺。
“老师傅,还得麻烦您打个特别的锅。”她拿出早已画好的图纸,“要这么大的铜锅(比划着直径约一尺半),锅中间要焊上一个‘十’字格的隔板,把锅分成四个一样大的格子。锅底下要留出中空的炉膛,能放入炭火加热。锅两边还得铸上两个把手,方便端取。您看能打吗?”
铁匠师傅拿着图纸端详半晌,点点头:“四宫格锅?倒是稀奇!能做!就是费些工夫,这隔板要焊得结实,密封要好,不能串了味儿。五日后来取吧。”
“成!价钱好说,务必给我做得精细些!”乔兮月付了定金,心满意足地离开,已经开始期待热腾腾的火锅了。
忙碌一天,到了酉时,乔兮月与黎大江、潘凤霞一同回到家中。
刚进堂屋,便闻到一阵饭菜香气。只见桌上已摆好了热腾腾的四菜一汤,两位嬷嬷正端着饭进来。而饭桌旁,竟坐着一个意料之外的身影——黎子钊。
“夫君?”乔兮月又惊又喜,“你、你怎么回来了?书院那边……”
黎子钊起身,含笑看着她:“我已禀明夫子,咱们既已安家镇上,离书院甚近,夫子允我今后走读,不必宿在书院了。”
“真的?”乔兮月眼睛瞬间亮了,一整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那真是太好了!”她快步走到他身边,语气是掩不住的欣喜。
黎天佑和赵桂花也笑得合不拢嘴:“回来好,回来好!一家人就该在一处!”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吃饭,席间自然说起了铺子的情况。乔兮月将找来福伯管事的事情说了,大家都觉得她考虑周到。
说着说着,话题转到了两个孩子身上。乔兮月看向正在认真扒饭的黎子骞,道:“爹,娘,大哥大嫂,夫君,我有个想法。如今家里宽裕了,是不是该让子骞正式开蒙读书了?不求他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但多读些书,明事理,总是好的。”
她又看向黎采薇:“采薇若是想学女红刺绣,咱们也可以请个好的绣娘师傅来家里教。女孩子家,学门手艺总是好的。”
黎采薇闻言,眼睛一亮,小声却清晰地说:“婶婶,我想学刺绣。”
黎天佑首先赞同:“兮月考虑得是!子骞是该读书了!咱们黎家,总不能一代只有一个读书人。”
赵桂花也点头:“采薇学刺绣好,姑娘家心灵手巧是好事。”
潘凤霞和黎大江自然更没有意见,尤其是潘凤霞,听到儿子能读书,女儿能学手艺,激动得眼圈都有些发红。
虽然锦绣阁的一成收益乔兮月给了大房,但供孩子读书学艺是长远大事,弟妹主动提起,这份情她记在心里。
黎子钊点头道:“娘子思虑周全。明日我便带子骞去书院,请夫子看看他的资质,若蒙夫子不弃,便让他附学读书。”
事情就此定下。饭厅里灯火温馨,欢声笑语不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家的温暖。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