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 第71章 迎春,农为国本!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

    时间如白驹过隙。

    冬去春来。

    公孙劫立于田埂。

    眺望阡陌纵横的农田。

    感慨而念。

    初春时节还是有些冷的。

    远处还弥漫着晨雾。

    道路两侧的野草带有露水。

    农田内还有零零散散的农夫。

    他们赶着黄牛,拉着耕犁。

    正在翻土。

    耕犁与关中常见的完全不同。

    关中犁为直辕长辕,较为笨重。

    犁头造型较为钝,很是费力。

    现在则改为曲辕短辕。

    其实就是所谓的曲辕犁。

    这玩意儿也算是穿越者必备。

    在七十年代都还有人用。

    优点其实很多。

    轻便省力,结构完备。

    可自主调节犁箭,便于深耕,

    对农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深耕细作。

    秦国早已摒弃刀耕火种。

    甚至还进化出铁器牛耕。

    只是质量稍微差些。

    要说缺点也是有的。

    曲辕犁更适合江南水田。

    设计之初就是在南方。

    所以又称为江东犁。

    田埂处还有很多人在围观。

    章邯,张苍,扶苏等人都在。

    这里面最期待的就是章邯。

    曲辕犁是他一手打造的。

    结构其实比较复杂。

    制造不难。

    就是有些繁琐。

    足足有十余个部件。

    好在成本其实并不够。

    主要就是木质结构。

    关键还是铁制犁头。

    设计为V字形。

    用的是熟铁打造而成。

    曲辕犁的稳定性极高。

    目前是分为两组使用。

    左侧是以人力背犁。

    前面壮汉背着耕犁艰难而行。

    后面则是妇人推着。

    右侧是牛耕。

    只需个老农把握方向便可。

    张苍则显得很淡定。

    似乎根本没放在心上。

    制造曲辕犁,也有他的功劳。

    他精于数术。

    很擅长画图纸之类的。

    各种器件规格都是由他负责。

    他作为柱下史本身就比较清闲。

    平时在御史府就是看书。

    公孙劫就带着他捯饬工器。

    张苍很适合干这些精细活。

    很多人都听说过汉承秦制。

    这事还和张苍有关系……

    都知道秦始皇焚书。

    实际上是在御史府留下备份。

    还都是百家的孤本。

    可后来项羽攻进咸阳。

    一把火将整个咸阳给烧了。

    很多孤本因此遗失。

    萧何抢救出来很多书籍。

    不过都是户口和地图。

    再后来,汉朝自废墟中建立。

    张苍制定器物的度量标准,以作天下百工规范。根据阴阳学说,制定历法。整个汉代研究音律历法的学者,几乎都师承张苍。

    他编写的九章算术更是流传于世。

    这也是公孙劫重视他的原因。

    在他看来,张苍是真正的牛人。

    其作用在很多人之上。

    ……

    太阳自东方缓缓升起。

    雾气逐渐散去。

    两名农夫方走上田埂。

    他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黝黑的面庞扬起笑容。

    “如何?”

    “这耕犁好用吗?”

    “我看你们还算是轻松。”

    “比想象中好用!”老农面露欣喜,抬手道:“按上吏所言,用的是深耕。翻过地后,泥土会被推至两边。犁头很锋锐,比先前的耕犁更易深耕。”

    “整体轻巧,也更省力。”

    “就是背犁都能坚持。”

    “先前背犁,起码两个壮劳力。”

    背犁的老农也是开口。

    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到田牛。

    为了不误农时,就会背犁。

    背犁是个苦力活。

    青壮都坚持不了多久。

    可想填饱肚子,只能如此。

    “子瓠,你觉得一天能耕多少?”

    “以牛耕地,三四亩吧。”

    “比原先的耕犁稍微多不少。”

    “嗯,还算不错。”

    公孙劫了然点头。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能有三四亩都算好的。

    当初在邯郸,大概就两亩多些。

    因为选的是深耕,不是平耕。

    田牛都是农户的命。

    伺候起来都和祖宗似的。

    干个把时辰就要休息会。

    单日最多也就干三个时辰多点。

    而且第二天就得休息。

    秦国律令摆在这。

    田牛就是瘦了都得挨罚!

    要出问题可就麻烦了!

    “这耕犁好用。”

    “成本也差不了太多。”

    “章邯,你也可撰书上谏。”

    “在关内逐步替换。”

    “唯!”

    章邯当即抬手应下。

    正值大战前夕,财政吃紧。

    公孙劫没有想着说一股脑代替。

    曲辕犁的成本是比较低。

    但不是没有成本。

    现有耕犁几乎家家都有。

    全都替换将是笔不菲的开支。

    就类似工厂刚置办了机器。

    花了好几千万。

    还没用几年,就出了新款。

    说是效率能提升10%。

    这时候工厂会换机器吗?

    不会的。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机器好好的,换了做什么?

    这笔钱谁掏呢?

    曲辕犁也是同样的道理。

    “子瓠,成本能压到多少?”

    “有铁范后,百五十钱内。”

    “七石米呢,也不便宜。”

    公孙劫若有所思。

    关内黔首还是比较富裕的。

    大部分人都能掏出来。

    只是对百姓也有负担。

    “章邯,你觉得以旧换新如何?”

    “用旧的耕犁换新的。”

    “百姓再贴补一定的钱。”

    “以旧换新?”

    章邯有些懵,诧异道:“怕是有些难。若是如此,考工室需承担太多。”

    “不着急,慢慢来。”

    公孙劫淡定摆手。

    饭要一口一口吃。

    国家财政是有限的。

    作为丞相,就得当好这个家。

    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曲辕犁的效果是可以。

    可花费也不小。

    所以就得慢慢来。

    曲辕犁是耕犁,也是农器。

    所以必须要物勒工名。

    在耕犁上得有工匠名字。

    还有负责的工师。

    寻常百姓偷摸修缮无所谓。

    但绝不能插手工事。

    “农为国本,耽误不得。”

    “可以尽量多做些。”

    “让黔首自行选择就可。”

    “至于工匠……”

    公孙劫扬起抹笑容。

    “冬季时我挑了些合适的士伍。”

    “他们也能帮忙干点杂活。”

    “你们管两顿饭便可。”

    章邯顿时恍然大悟。

    公孙劫送温暖时招揽了些士伍。

    为他们的户籍加了个【匠】。

    可以做一定的工匠活。

    春季的确是农忙的时候。

    可这些士伍也不是一直在工坊。

    大部分只要来个把时辰就行。

    远些的就在家里干。

    类似是家庭作坊。

    这当然会很辛苦。

    可想过上好日子,就得付出。

    光看着天,是不会掉馅饼的。

    章邯望着公孙劫。

    合着人家早就在准备好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