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既然桑杰法师有此雅兴,贫僧自当奉陪。”空慧缓缓起身,袈裟微动间已显从容气度。
作为大无相寺证道院一员,他眉宇间自有一片庄严。
两人相继登上高台,相对而坐。
场中顿时鸦雀无声,千百道目光汇聚于高台之上,唯闻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场龙争虎斗。
桑杰合十为礼:“贫僧自北玄一路行来,途中亦与诸多高僧论道辩经,然心中尚有疑云未散,至今未能彻悟。今日得见三代祖庭大德,正欲请教。”
闻得“三代祖庭”四字,空慧神色愈显肃穆。
“法师但说无妨。若贫僧智拙难解,寺中自有大德长老可为法师破惑开悟。”
“正有此意!”
桑杰的第一问便直指核心:“敢问大师,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何又有众生轮回六道,不得解脱?”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锋。
若说因无明障蔽,则佛性何以不能自破无明?若说佛性非是真常,则又与如来藏思想相违。
然而,空慧却从容应答:“金在矿中,金性本具,不假外求;然未经冶炼,终非真金。佛性亦尔,虽本自具足,还须借缘修证。”
桑杰紧接着问:“若佛性本具,何须修证?若须修证,何言本具?”
这一问直指修证与本具之间的矛盾,是佛性论中千古难题。
空慧沉吟片刻,道:“镜本明净,尘覆则暗;拭尘还净,非从他得。本具如镜体本明,修证如拭尘之功,本末究竟,不一不异。”
台下众僧纷纷点头称赞。
这比喻既说明了本具佛性,又不废修证功夫,圆融无碍。
然而桑杰岂是易与之辈?他问题越发犀利:“既然如此,修证是实有功夫,还是如镜拭尘,本来虚幻?”
这一问更是厉害。若说修证实有,则堕常见;若说修证虚幻,则又落断灭。
空慧道:“修证如病愈药除,究竟无所得;然未愈时,药不可废。中道不二,方是究竟。”
两人一问一答,转眼已过三十余回合。
问题从佛性论渐入般若空观,又从空观涉入唯识,再转至如来藏思想。
桑杰的问题越发精微奥妙,往往从一个极小的切入点入手,却直指佛理中最深层的矛盾。
空慧虽然应对从容,但额间已见细密汗珠。
台下众僧听得如痴如醉,这般高水平的辩经,许多人一生都难得一见。
问题之精妙,应对之圆融,无不显示出两位高僧深厚的学养和悟境。
然而渐渐地,有心人发现空慧大师的回答开始变得迟缓,有时需要思索良久方能应对。
反观桑杰,问题却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每一个问题都比前一个更加刁钻难解。
“若一切法空,因果何以建立?“
“若因果不虚,空义何存?“
“若不空不有,是何境界?“
“离言绝虑处,如何起修?“
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将空慧渐渐逼入绝境。
终于,当桑杰问出“离四句,绝百非,正恁么时,如何指示?“这一终极问题时。
空慧张口欲言,却发现自己所有的理论、所有的修证,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沉默了。
法会场中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大无相寺高僧身上。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空慧的眉头越皱越紧,却始终无法给出回答。
桑杰面带微笑,也不催促,只是静静等待。这沉默本身,就是最有力的答案。
青山寺僧众面面相觑,心中焦急却无能为力。
空慧大师乃是来自大无相寺的高僧,若他今日败北,别说青山寺了,就是大无相亦要蒙羞。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突然从人群后方传来一声清越的“好“!
这一声来得突兀,在场众人下意识地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和尚正在拍手称赞,脸上带着恍然大悟的欣喜表情,仿佛刚刚听到了什么绝妙开示。
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了因。
青山寺的几位首座见状,无不暗自皱眉。空澄首座更是心中暗叹:“这了因,怎的偏在此时出头!”
但他们此刻也无法出声制止,只得静观其变。
桑杰喇嘛的目光落在了因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年轻僧人身姿如孤松独立,眉目似山水清晖,虽年纪尚轻,却已显露出尘之态。
“这位小师父。”桑杰缓缓开口:“空慧大师并未回答,你为何叫好?”
众人见了因缓步上前,无不眼前一亮。
只见他身着月白僧袍,身姿挺拔如松,行走间衣袂飘然,竟似带着几分仙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张清俊面容,鼻梁挺直如峰,唇色宛若初绽的朱樱。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他双眉正中间,一点殷红宛若丹砂点就,在晨光中泛着淡淡光华,平添几分佛性庄严。
“好个佛门龙象!”台下有不少江湖众人忍不住低呼。
了因向前几步,人群自动为他让开一条道路。
他走到台前,向桑杰施了一礼,这才不慌不忙地说道:“大喇嘛有所不知,无声之说,最是高明。”
“哦?”桑杰挑眉:“愿闻其详。”
说来也奇,大喇嘛见这少年僧人丰神俊朗,言谈间自蕴慧光,心底竟莫名生出几分好感。
了因微微一笑,朗声说道:“佛门之初,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释迦拈花,迦叶破颜,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尽在默然之中。维摩一默,如雷贯耳;文殊赞善,是真入不二法门。”
他顿了顿,见全场鸦雀无声,都在倾听他的话语,便继续道:“适才大喇嘛问'离四句,绝百非,正恁么时,如何指示?'此问本身已落言诠。空慧大师默然不应,正是以无言显无言,以无示作大示。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岂不妙哉?”
了因这番话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恍然大悟,有人不以为然,更多人则是为这年轻和尚的胆识和辩才感到惊讶。
桑杰喇嘛目光微凝,重新打量了因一番:“小师父倒是能言善辩。依你之见,默然即是答案?”
“非也非也。”了因摇头:“默然非是答案,而是超越问答。譬如有人问'虚空如何描绘?',智者默然,愚者强说。强说者已错,默然者亦未为得。离此二边,方是中道。”
他向前一步,目光澄澈:“大喇嘛之问,犹如问'无梦之时,梦主何在?'答即不中,默亦偏差。空慧大师深明此理,故以默然显真空,妙不可言。”
桑杰喇嘛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好个唇红齿白的小和尚!好一张利口!依你这么说,倒是老僧落了下乘?”
“不敢。”了因合十躬身:“大喇嘛之问,如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妄念;空慧大师之默,如狮子踞地,尽显王者之风。剑锋虽利,不斩无物;狮王虽威,不噬虚空。二位高人交手,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令人叹为观止。”
他这番话既捧了桑杰,又护了空慧,听得青山寺僧众暗自点头。
几位首座交换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之色。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