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四十章 这……什么破厂!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下午三点五十分,京华大学的大礼堂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学生。

    王海、李卫国宿舍四人赶到时,看到不少熟面孔,有同系雷达专业的,还有机械系、化学系的同学。

    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都带着好奇和几分跃跃欲试。

    “嚯,人还不少!”王海踮着脚看了看,“机械系、化工系的也来了,看来这‘红星研究所’胃口不小啊,是个大单位?”

    “肯定是好单位,不然怎么能搞‘双选’?估计是哪个保密大院吧?”张建兵猜测道,语气里带着期待。

    赵志刚兴奋地搓着手:“军工技术研究所!听着就带劲!说不定是搞导弹、卫星的!”

    连一向沉静的李卫国也推了推眼镜,眼中流露出兴趣:“进去听听看,说不定就是好单位。”

    大家怀着对“大厂”、“好单位”的憧憬,随着人流走进了礼堂。

    礼堂里坐了大概三四百人,大多是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嗡嗡的议论声充斥着整个礼堂。

    四点整,校学生工作处的领导先上台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强调了这次“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的招聘是经上级特批的试点,希望大家认真对待,然后,他请出了研究所的代表。

    当林默走上讲台时,台下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没别的,林默太年轻了!虽然穿着中山装,努力显得沉稳,但那张脸庞分明就是个刚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模样。

    很多人在心里嘀咕,这能是多大单位的领导?

    林默站定,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迷茫的脸庞,他深吸一口气,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开始了介绍:

    “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林默,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以及红星机械厂的负责人。”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清晰而平静。

    “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研究所的情况。我们所,隶属于总装备部,正团级建制,位于北方的宁北市,下属两个生产厂区,红星一厂和红星二厂,拥有职工1500余名……”

    “宁北市?”台下有人小声重复,语气里带着疑惑,显然对这个地名很陌生。

    林默听到了下面的窃窃私语,他继续不疾不徐地说:

    “可能很多同学对宁北不太熟悉。它是一个地级市,距离首都大约四百公里,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不如京都繁华。”

    这话一出,台下原本期待的气氛明显一滞。

    不少学生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四百公里?地级市?工业城市?

    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保密大院”、“首都科研所”相去甚远!

    林默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话锋一转:

    “但是,我们研究所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项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新型单兵武器的研发、定型和批量生产,获得了军部的高度认可和嘉奖!”

    “红星厂更是获得了全体三等功。”

    他略微提升了一些音调,带着自豪:

    “而我本人,相信台下很多同学都认识,尤其是机械系的,我是京华大学机械系七八届的毕业生。”

    “和在座的很多同学一样,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坐在这里,等待着命运的分配。”

    “什么?”

    这下,台下的骚动更大了!

    难以置信!这个看起来像助教一样的年轻负责人,竟然是去年的毕业生?还是本校的学长?

    不到一年时间,他成了正团级研究所的负责人?

    这简直像天方夜谭!

    要不是校领导就在旁边,可能在座的学生们都会怀疑这是哪个骗子单位了。

    不过,林默没有在意这些,他继续介绍招聘需求,和之前在校长会议室说的大同小异,重点强调了电子信息、化工(含能材料)、机械等专业方向。

    然后,他抛出了最关键的信息:

    “由于我们研究所承担任务的特殊性和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本次招聘不直接按成绩分配,我们将采取自愿报名、统一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

    “还要考试?”台下又是一阵嘀咕。

    本以为“双选”就是聊聊天,看看简历,没想到这么正式,这么麻烦。

    “笔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则侧重于综合素养。”

    林默解释道:“我们寻找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更是有潜力、有担当、愿意为国防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同行者!”

    他的话音落下,礼堂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后是更大的议论声。

    “搞什么啊?一个偏远地区的厂子,还要笔试面试?摆这么大谱?”

    “就是,还以为是什么好单位呢,白高兴一场。”

    “宁北…听都没听过,那么远的地方,去了还能回来吗?”

    “算了算了,我还是等分配吧,说不定能留京呢。”

    “走了走了,没意思。”

    一时间,礼堂里响起了一片座椅翻动的声音。

    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不错或希望留在大城市的,听到单位地点偏远且流程非常繁琐后,顿时失去兴趣,纷纷起身离开。

    不到一会儿,原本坐了七八成满的礼堂,空了一小半。

    王海也犹豫了,他拉了拉李卫国的袖子:

    “卫国,我看算了吧?宁北那地方,鸟不拉屎的,还得考试,多麻烦。等我爸托托关系,说不定能给我弄进北京哪个研究所呢。”

    张建兵也打起了退堂鼓:“是啊,听着就不太靠谱,万一考不上,还耽误了等分配。”

    但李卫国却盯着讲台上的林默,眼神闪烁。

    他对地点不太敏感,但林默说的“新型单兵武器”、“正团级建制”,尤其是林默本人毕业一年就达到的高度,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一个偏远厂子,能一年内搞出这么大动静?这个学长不简单。我想去考考看,就当检验一下自己学得怎么样了。”

    赵志刚更是热血上涌:“我觉得挺好!越是偏远,越是需要我们去建设!学长能一年干到正团,说明那里有真本事就能出头!比在大机关里论资排辈强!我去!”

    最终,王海和张建兵选择了离开,回宿舍继续等待那缥缈的“好分配”。

    而李卫国和赵志刚,以及礼堂里剩下的大约一百五六十名同学,决定留下来,参加接下来的笔试。

    他们中有的和李卫国一样,是被学长林默的传奇经历所吸引,有的像赵志刚一样,怀抱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但是更多的是抱着“多一个机会,试试看也无妨”的心态。

    工作人员迅速分发试卷。

    笔试题目由林默和秦老亲自拟定,不仅考察基础理论,而且有很多结合实际应用的分析题。

    考场里静悄悄的,安静的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留下的学生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认真答题。

    而林默和秦老,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他们知道真正能耐住寂寞、并且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就在这群坚持下来的年轻人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