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四十九章 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震撼!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赵建国主任几乎是踩着风火轮冲进红星厂,脸上的笑容比七月的太阳还要灿烂,人还没进林默办公室的门,洪亮的嗓门就已经传了进来:

    “批了!批了!林默!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他一把推开办公室的门,手里挥舞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文件,激动的额头上都是汗珠:

    “上面批复了!同意咱们作为‘军转民’试点,可以生产电视机了!”

    “我的老天爷,我真没想到,这么异想天开的事情,部里竟然真的能点头!”

    林默正在修改“启明星”项目下一步的实验计划,他虽然已经提前通过加密电话知道消息,但还是由衷的感谢道:

    “还是赵主任帮的忙,辛苦您了。”林默起身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确认无误。

    “辛苦啥!是你会折腾!”

    赵建国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拿起扇子猛扇了几下,依旧难掩兴奋,

    “这下好了,路子算是蹚开了!说吧,林大所长,接下来咱们怎么干?是立刻改造车间,直接上生产线?”

    林默给赵建国倒了杯凉茶,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主任,我是这么想的,自己从头建设生产线,时间周期太长,至少需要大半年。”

    “要是之前倒是无所谓,但是现在我们等不起,厂里的资金链等不起,目前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不对,目前只有两个半月了。”

    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思路清晰地说道:

    “最快的方法,是寻找现成的、有相关基础的厂子,直接进行合作或者整合。”

    “利用他们现有的厂房、部分设备和技术工人,我们注入技术、管理和订单,进行适应性改造,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产能。”

    赵建国闻言,冷静了一些,摸着下巴思考:

    “现成的厂子……有电视机生产基础的……咱们宁北,好像没有像样的电视机厂啊,倒是省城可能有……”

    “不一定非要电视机厂。”林默提示道,“任何有电子装配基础、有相关机加工能力的厂子都可以考虑。比如……收音机厂、电子仪器厂之类的。”

    “收音机厂?”赵建国眼睛猛地一亮,啪地一拍大腿:

    “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咱们市里还真有这么一家!市无线电三厂!”

    “以前就是生产‘东方’牌收音机的,前几年效益就不行了,产品卖不出去,听说最近已经彻底停产,工人放假,厂子都快黄摊子了!设备和厂房应该都还在!”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一个濒临倒闭的收音机厂,拥有现成的电子装配车间、熟练的工人和基本的厂房设施,正是红星厂最理想的合作对象!

    “无线电三厂……位置、规模怎么样?”林默立刻来了兴趣。

    “位置就在城西,离咱们这不远。规模嘛,比咱们红星厂小点,但也有四五百号人。”

    赵建国回忆着,“这事儿光咱们想不行,得和市里沟通。无线电三厂归市工业局直管,要动它,得先过市工业局那一关,恐怕还得市里主要领导点头。”

    “事不宜迟,那就麻烦赵主任您尽快牵线,我们和市工业局接触一下。”林默当机立断。

    赵建国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没问题!我这就回去打电话联系!估计市里听说咱们红星厂要接手这个烂摊子,还准备生产电视机创外汇,得乐疯了!”

    果然,当赵建国以市国防工办的名义,将红星机械厂希望整合市无线电三厂,利用其基础转产电视机的意向传达给市工业局后,立刻在市工业局乃至市领导层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宁北市作为北方的一个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

    全市数百家国有企业,效益好的屈指可数,大多都和无线电三厂一样,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步履维艰,产品滞销,设备老化,负担沉重。

    如何盘活这些存量资产,解决工人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是摆在市领导面前最头疼的难题。

    红星机械厂?

    市里大部分领导对这个名字并不算太熟悉。

    只知道是个军工厂,似乎最近有点起色,但具体搞出什么名堂,并不十分清楚。

    毕竟军工系统相对独立,与地方经济往来不算特别密切。

    现在,这个军工厂居然主动找上门,说要整合一个倒闭的厂子生产电视机,还提到了“出口创汇”的可能?

    这消息如同在沉闷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

    市工业局的王为民局长,在之前联合生产的时候,和红星厂接触过,所以在听到消息后,高度重视。他立刻向市主要领导做了汇报。

    “我建议全面推进和红星厂的整合计划。”

    “之前工作上和红星厂有过一部分接触,红星厂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如果能成功,可以为我们后续企业的改造作出示范。”

    王局长这般说道。

    很快,在赵建国的安排下,一次小范围的非正式会谈在市工业局的会议室里进行。

    一方是市工业局王局长和几位相关科室负责人,另一方则是林默和赵建国。

    寒暄过后,王局长直接开门见山:

    “林默同志,赵主任已经把你们的大致想法跟我们介绍了。说实话,我们很感兴趣,也很支持!”

    “无线电三厂的情况你们可能也了解一些,确实是市里的一个包袱。如果红星厂有能力把它盘活,还能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视机,这对市里是件大好事!我们工业局一定全力配合!”

    “感谢王局长的支持。”林默不卑不亢地回应:

    “我们研究所已经完成了电视机全套技术的研发,性能可靠。现在缺的是快速产业化的平台,无线电三厂的基础设施和人员,正是我们需要的。”

    “技术真的完全掌握了?”王局长还是忍不住确认了一下,这年头,能独立研发电视机的单位可不多。

    更何况还是个小厂。

    “这一点请王局长放心。”林默自信地回答,“我们可以随时进行技术演示,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整合与转产。”

    “那我们进一步聊聊………”

    会谈的气氛很融洽,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话题自然而然地延伸开去。

    从无线电三厂的具体情况,聊到了电视机市场的前景,又逐渐扩展到如何利用这次合作,撬动宁北市更多的工业资源。

    林默结合前世的知识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把握,在交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远超这个时代普遍认知的经济观点和思路。

    当王局长谈到市里其他一些效益不好的机械厂、五金厂时,林默顺势说道:

    “王局长,其实盘活这些企业,未必都需要像我们这样直接注入全新产品,有时候,思路转变一下,就能找到出路。”

    “哦?林默同志有什么高见?”王局长颇感兴趣地往前倾了倾身子。

    “比如,一些有机加工能力但没产品的厂子,可以转向‘专业化协作’。”

    林默生怕王局长听不懂,举例说明:

    “就像我们未来生产电视机,除了核心的电路板和显像管组装,还需要大量的金属冲压件、塑料外壳、旋钮、包装箱等等。”

    “这些都可以外包给市里其他有相应能力的工厂生产,我们提供技术标准和订单,他们负责加工。”

    “这样,我们减少了自身投资,专注于核心技术和总装,而他们也获得了稳定的生产任务,实现了‘双赢’。”

    “专业化协作,产业链配套……”

    王局长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对他来说还有些陌生的词汇,眼睛越来越亮。

    渐渐的他发现,这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模式,是一种更高效、更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林默继续深入,一点一点的说着:“再比如,市里可以考虑规划建立‘工业园区’,将一些关联企业相对集中,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

    “对于有潜力的产品,比如我们的电视机,如果未来市场反应良好,市里甚至可以牵头,组建以拳头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整合研发、生产、销售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走出国门。”

    同时林默还提到了“挖掘潜在消费需求”,“注重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利用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等等观点。

    这些在四十年后看似平常的商业逻辑,在1979年的内地城市,无异于一颗颗投入平静水面的思想炸弹!

    王为民听着林默的侃侃而谈,心中的惊讶简直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林默只是一个有点技术本事的军工干部。

    没想到对方对经济运作、企业管理、甚至区域产业规划都有如此深刻和超前的见解!

    连他这个主管全市工业的局长都从未深入思考过,或者只停留在模糊的感觉层面,却被林默清晰的逻辑阐述了出来!

    “了不得!了不得啊!”王局长忍不住拍案叫好,看着林默的眼神充满了惊叹和敬佩:

    “林默同志,你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想不到你在军工领域是专家,对经济工作也有这么深的研究!你刚刚说的这些这些想法太有价值了!”

    他激动地对赵建国说:“老赵,你们红星厂可是藏龙卧虎啊!林默同志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难得的经营管理人才!”

    赵建国与有荣焉地笑着,虽然他有些名词也没完全听懂,但不妨碍他觉得林默厉害。

    这次会谈,成果远超预期。

    不仅就整合无线电三厂的事宜达成了初步共识,林默更用他超前的视野,给市工业局的领导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市场经济启蒙”。

    王局长当场拍板决定,会立刻向市里主要领导详细汇报林默的这些思路,并全力推动无线电三厂的整合工作,将其作为市里工业改革的一个试点和突破口!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