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殿下,”杜楚客躬身,声音压得更低。“臣方才已剖析,东宫此番应对,看似高明,实已触犯天颜。陛下此刻,绝非欣慰,而是震怒!龙颜震怒之下,首要之事为何?”
李泰眼神一凛。
“查!查出那背后蛊惑太子、搅动风云之人!”
“正是!”杜楚客斩钉截铁道。
“陛下定然已下令,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严查东宫近日所有人员动向、交往背景。臣料定,不出两三日,那藏头露尾之辈,必现原形!陛下绝不会容忍此等能操弄太子、影响舆论的隐患存在!”
李泰缓缓点头,但随即眉头又皱起。
“那我们之前散播谣言的人……尤其是柳奭,他知晓内情不少,若被查到……”
杜楚客脸上掠过一丝狠厉之色,做了个下切的手势,声音冰冷无情。
“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柳御史……以及那几个负责具体散播消息的市井之徒,不能再留了。必须彻底斩断线索,不能让火烧到魏王府。”
李泰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很快被决然取代。
他深吸一口气。
“恩。要做得干净,不能留下任何把柄。尤其是柳奭……给他个体面,保他家族无恙。”
“臣明白。”杜楚客垂首,“殿下放心,臣会安排妥当,必是意外之局,无人能疑。”
……
次日,朝会。
太极殿内,百官肃立。
御史队列中,一位姓王的御史率先出班,手持笏板,声音洪亮却难掩急切。
“陛下!臣有本奏!近日长安市井,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既有污蔑储君、诅咒君父之恶毒言论,亦有诸如‘公鸡司晨,诞下金卵’、‘狸奴搔首,竟成诗篇’、‘细犬抬爪,预卜吉凶’等荒诞不经之谈!此等言论,无论褒贬,皆混淆视听,愚弄黔首,长此以往,必使民心浮动,是非颠倒,实乃动摇国本之祸源!臣恳请陛下下旨,彻查流言来源,严惩造谣生事之徒,以正视听,以安天下!”
他话音落下,又有几名御史纷纷出列附和,言辞激烈,仿佛不立刻彻查,大唐江山明日就要倾覆一般。
龙椅上,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听着,目光掠过下方慷慨激昂的御史们,又扫过前排沉默的重臣。
长孙无忌眼帘低垂,仿佛在养神,心中却是一声冷哼。
动摇国本?
国本若是这般轻易就被几句市井流言动摇,那这贞观基业也未免太不堪一击。
这些御史,急于表现,捕风捉影,终究是格局太小。
只是背后之人一定要揪出来,让其身死灭族。
房玄龄微微蹙眉,他倒不觉得国本如纸糊的,只是觉得此事处置需格外谨慎。
太子近期的变化,无论是自身醒悟还是有人指点,总归是向好的。
此时房玄龄已经对背后之人有了改观。
若大张旗鼓彻查,无论结果如何,都难免再次将太子推至风口浪尖,非朝廷之福。
李靖、尉迟敬德等武将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对这些口舌之争毫无兴趣。
就在御史们群情汹汹,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时,李世民终于开口了,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市井之谈,何足挂齿?”
王御史愣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急忙道:“陛下!此非寻常市井闲谈,事关储君清誉……”
“储君清誉,不在市井之口,而在其行,在其心。”
李世民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自有公断。”
他目光扫过全场。
几位御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还想再争,却见前排的重臣们无一出声支持,心知大势已去,只得悻悻退回班列。
接下来的朝议,转向了漕运、边镇军备等常规政务。
……
两仪殿。
熏香袅袅,驱不散殿内沉凝的气息。
李世民换下了繁重的朝服,着一身常袍,坐在御案后。
下方,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高士廉、褚遂良等几位核心重臣依次而坐。
先议了几件军政要务,诸人皆畅所欲言,很快便有了定论。
待这些事务商议停当,殿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李世民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似是不经意地开口。
“近日,关于东宫的诸多流言,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朝堂之上,朕已言明态度。私下议议,但说无妨。”
几位大臣交换了一下眼神。
高士廉微微颔首,最先发言,语气温和。
“流言止于智者。陛下不予理会,正是釜底抽薪之上策。过多关注,反为其张目。”
李世民目光转向长孙无忌。
“辅机以为呢?”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缓缓道:“陛下圣明。市井流言,确不足虑。太子殿下近来之进益,臣等有目共睹,此乃陛下教诲、殿下自省之功。”
他话锋在此微微一顿,像是无意间带过,接着道:“只要殿下身边皆是正人君子,谨守臣道,尽心辅佐,而非……别有用心之辈,些微风言风语,自然如浮云过耳,无伤大雅。”
他语气平和,措辞谨慎,甚至带着对太子进步的肯定。
但“正人君子”、“别有用心之辈”这几个词,落在殿内诸人耳中,却各有分量。
房玄龄垂眸,心中了然。
长孙无忌这是将对太子背后之人的不满,掩藏在了冠冕堂皇的语句之下。
他不直接点破,却已暗示了“隐患”所在。
长孙无忌终究是对任何可能脱离掌控、尤其是可能影响储君、进而影响朝局平衡的因素,抱有极大的警惕。
李世民不动声色,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未置可否,目光又转向房玄龄。
“玄龄有何见解?”
房玄龄抬起头,神色从容。
“臣赞同陛下与诸位同僚之见,流言可置之不问。至于太子殿下之进步,确是可喜。年轻人,难免行差踏错,重要的是知错能改,肯于进学。殿下身边能有辅佐之人,引导其向善、向学,亦是好事。能使殿下归于正途,于国于民,便是有功。”
他这话,说得比长孙无忌更为直接,甚至隐隐有为那“背后之人”开脱之意。
核心思想很明确: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只要太子变好了,他身边是谁,不重要,至少不足为惧。
这是在试图消解陛下和长孙无忌可能对那人产生的杀心。
他了解李世民,此时的陛下一定对背后之人起了杀心的。
此时不支持那些御史的谏言,说明在陛下心中,太子的进步和国本的稳定,目前仍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世民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想冷笑,又忍住了。
这时,褚遂良开口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