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66章 他是在待价而沽?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少年人,终究是沉不住气。经此一挫,但愿他能明白,朝堂之事,非是东宫一家之事,需讲究章程,平衡各方。明日之会,且看他如何应对吧。若能借此学习与重臣协商议事,未必不是好事。总比往日闭门胡闹,或与那些佞臣厮混要强得多。”

    他的担忧中,夹杂着一丝微弱的期望。

    次日,东宫,显德殿。

    殿宇开阔,庄严肃穆。

    因太子听政,此处已按制布置妥当。

    李承乾坐于主位,身后垂着象征储君身份的帷幕。

    下方左右,设有多张案席。

    巳时刚到,重臣们便陆续抵达。

    长孙无忌一身紫色朝服,步履沉稳,脸上带着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淡然微笑,率先入殿。

    他与李承乾见礼,态度恭敬却又不失舅父的威严。

    紧接着是房玄龄,神色平和,目光温润,举止间透着宰相的雍容气度。

    随后而来的是唐俭、褚遂良,以及民部、吏部、兵部、工部、刑部的尚书、侍郎等一众官员。

    众人依序入座,寒暄声低而有序,殿内气氛看似融洽,实则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审视。

    李承乾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庄重的冠服,努力维持着镇定从容的姿态。

    他面带笑容,接受众人的参拜,并抬手请众人安坐。

    “有劳诸位卿家拨冗前来,共商西州大计。”

    李承乾开口,声音尽量放得平稳。

    “父皇命孤与诸卿议定西州开发黜陟使人选,孤年轻识浅,于此等实务多有未逮,今日还需多多倚仗诸位卿家之高见。”

    开场白说得颇为谦逊,符合礼制。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作为舅父,率先回应。

    “殿下过谦了。陛下委以重任,乃是对殿下的信重。西州之事,关乎边疆稳固、国计民生,臣等自当竭尽所能,为殿下参详。”

    场面话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太子的主导地位,又点明了此事的重要性。

    房玄龄颔首附和。

    “赵国公所言极是。不知殿下对此黜陟使一职,已有何初步章程?我等也好依此商议。”

    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正题。

    所有目光都聚焦于李承乾身上。

    李承乾按照昨日与李逸尘商议的策略,并不急于抛出任何具体想法,而是将问题抛了回去。

    “孤昨日草奏,只是深感西州事务纷繁,需得一专才统筹。至于具体如何施行,何人堪任,正是孤今日想聆听诸位卿家意见的。诸位皆为国朝栋梁,阅历丰富,还请畅所欲言。”

    他表现得十分虚心,摆出了一副倾听学习的姿态。

    这番应对,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眼中都掠过一丝细微的讶异。

    他们原以为李承乾会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人选,至少会给出一个倾向性的框架。

    殿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官员们交换着眼神。

    这时,褚遂良清了清嗓子,开口打破了沉寂。

    他身为谏议大夫,职责所在,率先发言也合乎情理。

    “殿下,臣以为,西州开发黜陟使,责任重大,非寻常职司可比。其人选,首重实干之才。确如殿下奏疏所言,需‘通晓农事水利’,方能督导屯田,兴修水渠,使徙民安居;需‘明达边情’,熟知西域诸部风俗地貌,方能妥善处理民族事务,稳固边防;更需‘清廉干练’、‘不畏权贵’,西州地处边境,若无操守,易生贪腐,若无魄力,则难应对地方豪强及可能出现的重重阻力。”

    褚遂良的话说得义正辞严,完全站在公事公办的立场上,将李承乾奏疏里的要求具体化和深化了。

    他丝毫没有提及任何具体人选,只是为这个职位设定了一个极高的、公认的标准。

    这看似是在支持太子的奏请,实则是在无形中设立了一道高高的门槛。

    殿内众人皆心知肚明,符合所有这些条件的人,在朝中并不多见。

    褚遂良此举,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将了太子一军——殿下您提出这么高的要求,那您心目中的人选,是否符合呢?

    不少官员暗暗点头,觉得褚遂良此言老成持重。

    李承乾听罢,面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

    “褚卿所言甚是。此职关乎重大,确需如此贤才方能胜任。诸卿可还有补充?”

    他没有接褚遂良的话茬去谈论具体人选,甚至没有对那高标准表示任何异议,只是表示认可,然后再次将问题抛给众人。

    这下,连房玄龄都感到有些意外了。太子今日似乎格外沉得住气。

    唐俭摸了摸下巴,他身为民部尚书,掌管户籍财政,对此事自然极为关心。

    他接口道:“褚大夫所言极是。除此以外,臣以为,此人还需精通筹算与管理。西州开发,钱粮调拨、物资分配、户籍管理,头绪万千,若不通数算,不善调度,恐难胜任。”

    “唐尚书考虑周全。”李承乾再次点头,依旧不置可否。

    “还有其他见解吗?”

    兵部侍郎开口道:“臣补充一点,此人最好能有军旅经历,或至少熟知兵事。西州乃边防重镇,黜陟使虽主民政,却难免与都护府、折冲府打交道,涉及军民协调、粮饷供应乃至突发边情处置,若全然不知兵,恐难措置得当。”

    “善。”李承乾再次简单肯定。

    接下来,吏部官员谈了考功铨选的角度,工部官员强调了工程营造的能力……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将西州开发黜陟使的任职标准拔高到了一个近乎全才的地步。

    在这个过程中,长孙无忌始终面带微笑,偶尔颔首,却很少发言,只是静静地观察着李承乾。

    房玄龄则不时补充一两句,引导着讨论的方向,使其不至于偏离太远。

    李承乾的表现则始终如一。

    倾听,点头,肯定,然后鼓励其他人继续发言。

    他仿佛只是一个会议的主持者,而不是一个有着自己意图的提议者。

    这种反常的沉默,让殿内的重臣们心中疑窦渐生。

    长孙无忌心中的冷笑越来越浓。

    太子这是玩的什么把戏?

    弄出这么大阵仗,提出了如此重要的职位,却对人选毫无想法?

    这绝无可能!

    他是在待价而沽?

    还是在等待某人主动跳出来举荐?

    房玄龄亦是暗自沉吟。

    太子今日太过平静,平静得有些反常。

    这与他昨日急不可耐上奏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