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352章 乖巧的陶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诸县县衙,陶谦吨吨吨喝着闷酒。

    他不明白。

    五路诸侯瓜分青州这么好的机会,赵昱、王朗、糜竺他们为什么不同意他进军。

    难道他们看不出来乱世已至了吗?

    诸侯争霸,各凭本事。

    徐州五郡虽大,但却人口稀少,只有二百八十余万。

    北海国纵贯南北,将西边的齐国和东边的东莱分割开来。

    若能拿下北海,则东莱就是一座孤岛,唾手可得。

    青州富庶,北海国有九十余万人口,再加上东莱的四十余万,就有差不多一百四十万了!

    只要能够吞并这两郡,那么徐州的实力将会瞬间暴涨一半!

    张新不在,袁绍等人群起攻之,如此大好机会,赵昱他们却拼命劝阻,以至他出兵至今,都还没入青州州界。

    “唉......”

    陶谦将酒杯重重砸在案上。

    “州伯。”

    正在此时,别驾赵昱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吏,抬着一个箱子。

    “今日各郡送来的公文都在这了,请州伯过目。”

    “先不忙看。”

    陶谦挥挥手,示意小吏将文件放到一边,随后看向赵昱。

    “元达啊,你说......这张新在青州滥施暴政,以至百姓纷纷起义。”

    陶谦一脸正气,“我代天子巡守一方,如今百姓有难,你们怎么就不同意我入青州,解救生民于水火呢?”

    赵昱闻言翻了个白眼。

    这段时间,类似的话陶谦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赵昱对此都有些脱敏了,又将他们的反对理由说了一遍。

    什么大义啊、名分啊、以下克上啊、张新能打啊、会给徐州招来祸事啊......

    赵昱说完,静静看着陶谦。

    平心而论,陶谦这个徐州刺史做得其实还可以。

    抛开青州不谈,豫州的葛陂黄巾从中平五年肆虐至今,依旧未被平定。

    兖州方面,也还有不少黄巾残部。

    虽然兖州黄巾大部分都是被陶谦赶过去的原徐州黄巾。

    但比起兖豫两州动不动就有黄巾搞事来讲,徐州境内还真就挺太平的。

    陶谦是在某些方面有些昏聩,但大体来说,他治下的徐州却也能称得上是安居乐业。

    矮子里面拔高个,在中原这些州的州牧刺史当中,他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因此赵昱等人也不想他被张新宰了。

    张新那是什么人?

    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宣威侯。

    董卓都打不过他,州伯您这把老骨头还是省省吧。

    万一您被张新宰了,朝廷再派一个人过来,这个人治不好徐州,损的还不是我们徐州大族的利益?

    放在平时,听完赵昱这些话,陶谦一般也就算了。

    可今日似乎是饮了酒的缘故,陶谦的态度忽然强硬起来。

    “张新小儿有何可惧?”

    赵昱懒得理他。

    做了这么久的徐州别驾,他对陶谦的性格也算摸到了一点。

    野心勃勃,却又无甚胆量。

    现在趁着酒意口嗨,过会儿酒醒了就没事了。

    否则也不至于这么久都不敢进兵。

    正在赵昱准备行礼告退之时,一名小吏走了进来。

    “州伯、别驾,宣威侯使者到。”

    “哎呀,宣威侯的使者来了!”

    陶谦眼神瞬间清澈,手忙脚乱的把酒和杯子藏了起来。

    “咳咳......请进来。”

    “诺。”

    小吏行礼告退,不多时,王朗和糜竺陪着崔琰走了进来。

    崔琰的脸色很差。

    自他从平原到长安报信之后,又从长安来到诸县。

    月余之间,东西往来奔波四千余里。

    虽然他在见陶谦之前,为了避免失礼,特意沐浴更衣了一番,但依旧难掩面色疲惫。

    “不知尊使此行前来,所为何事啊?”

    陶谦端正坐姿,一脸乖巧。

    “奉卫将军之命,申斥徐州刺史陶谦。”

    崔琰沉声道:“汝屯兵州界,意欲何为?还不速速撤兵!”

    “将军有言,毋敢动!动,则国灭矣!”

    陶谦闻言心中一惊,连忙笑道:“尊使你误会了,我并非屯兵州界,而是训练士卒恰巧经过这里......”

    崔琰累得不行,不想和他废话,只想赶紧完事找个地方睡觉。

    “徐州这兵,是退?还是不退?”

    说话间,崔琰的手已经摸上了腰间剑柄。

    “退!我这就退!”

    陶谦见状一个激灵,“既然将军有令,吾自当遵从!”

    张新遣了使者过来,那就说明他的大军已经不远了。

    既然如此,就不必再在此地纠结了。

    陶谦心中悻悻道:“元达、景兴、子仲等人误我......”

    若不是赵昱他们拦着,他早就拿下北海了。

    崔琰闻言一愣,随即感觉有些遗憾。

    还以为能再砍他一次呢......

    赵昱也有些遗憾。

    还以为能再踹他一次呢......

    王朗、糜竺心中失望。

    还以为能再看一次热闹呢......

    可惜。

    在崔琰的监督下,陶谦迅速传令退兵。

    确认陶谦军拔营后撤之后,崔琰又马不停蹄的向原武赶去。

    原武是河南尹东边的一个县,紧挨着酸枣,东北方向二十里就是兖州的东郡地界。

    河南这一路军的主帅是张辽。

    荀攸也在这里。

    张辽、荀攸领兵行到此地,便在原地驻扎休整,一来恢复士卒体力,二来则是等待孙乾出使的结果。

    “若刘公山不肯撤兵,我军当从这里进军......”

    中军大帐内,二人正在商议刘岱不肯撤军的应对方案。

    崔琰来到大帐内,汇报出使结果。

    “好!”

    听到陶谦撤军,荀攸十分高兴。

    五路大军,已去其一。

    没过多久,孙乾也回来了,说刘岱也同意撤兵。

    孙乾说服刘岱没费多大劲。

    和荀攸预料的一样,孙乾先是责以大义,寥寥数语,便说得刘岱哑口无言,随后再以兵势威胁。

    张辽大军就在兖州旁边。

    此时不入兖州,算是给刘岱留个面子。

    若是他不要面子,那张辽可就要毫不客气的笑纳他的屁股了。

    袁绍许给刘岱的好处才多少?

    一郡之地而已。

    若是为了这一郡之地,将兖州八郡丢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权衡利弊之后,刘岱果断下令退兵。

    “五路大军已去其二。”

    荀攸对孙乾笑道:“形势危急,劳烦孙从事再跑一趟,就说我军要从东郡借道,让刘兖州行个方便。”

    “便交予在下吧。”

    孙乾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青州兵个个归心似箭,他也顾不得休息,又往刘岱那边而去。

    荀攸看着地图,心中喜悦。

    如今万事俱备,只待张新那一路军佯攻冀州,迫使韩馥撤兵以后,就可以从黎阳渡河,到白马与他们汇合了。

    到那时,数万大军回归平原,青州之围自解。

    正在此时,一名斥候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神色慌张。

    “将军,军师,君侯死了!”

    (五点十七码完,我码字还是太慢了,困困,睡觉去)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