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 第2章 入厨房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过了正月初六,到了正月初七。

    五更天的梆子敲响,各处的奴才都起身了。

    张秀芳将小女儿拖起床,用一把桃木梳子梳通头发,用根木簪将头发盘成发髻,头上裹上藏青的包头巾,防止做面食点心的时候头发掉进去,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穿的还是昨日那一身细麻的藏青对襟短衫跟灯笼腿的黑裤子,腰上围着藏青色的兜裙,兜裙侧边缝了一块黑色的补布做成的口袋,方便放筛网,这兜裙在厨房里又叫面罗袋,脚上穿的是牛皮面儿铜片底的防烫鞋。

    张秀芳收拾利索后,就看向小女儿,八岁的小姑娘做事倒是爽利,梳头编辫子一气呵成,穿上跟她阿娘一个色儿的对襟短打,窄腿儿的姜黄裤子,至于鞋就是一双藏青色的千层底儿,是她阿姐兰草给她做的。

    “走吧,咱们去早些,我再带你见见方娘子。”张秀芳牵着闺女的手出去,床上睡着的是绣房做活的兰草,绣房那边得接着天光做活,上差的时辰要晚上一个半时辰。

    外间木板床睡着的是闻狗儿和儿子竹枝。

    张秀芳带小女儿上差的时候,闻狗儿睁开眼,小声的叮嘱道:“方娘子好财,今日她带着她小孙女上差,你给个红封,咱闺女儿在厨房就不会被人欺负。”

    “我晓得,你带着竹枝再睡会儿,柜子里有饴糖,你弄热水化了,让兰草裹在手指头上,她手指头上全是针眼儿。”张秀芳叮嘱了几句,才带着柳叶去厨房那边。

    奴才晚上是不睡在府里的,是住在后街的矮屋里,从后面走到厨房,要小一刻钟。

    到了厨房,几个二灶就张秀芳来得最早,因为面食发酵需要时间,所以她基本上每日都是最早的厨娘。

    “张娘子来了,正月里安康。”

    张秀芳以来,好几个火头娘子就上前道好。

    张秀芳一一回了,又给女儿介绍这些人是谁:“这是烧火的陈三姐,瞧见她手臂上绑着的黄布条了吗?她是帮我烧火的。快叫人。”

    柳叶忙叫人:“三姐好,我叫柳叶。”

    “哎哟,这就是张娘子你家三丫头,瞧着可真是白净,长得也好,在厨房里当差倒是埋没了,咋不使点劲儿送到几位姑娘跟哥儿身边去。”陈三姐瞧了柳叶的模样,浅淡的弯月眉,一双杏仁眼儿,鼻子小巧但不瘪,一张小巧的瓜子脸儿,瞧着真是白净漂亮,这模样不比主子们身边当差的丫头差。

    张秀芳道:“我们这些哈巴人,在厨房做事儿不懂脑壳还好些,到了主子跟前,只怕话都说不清楚,惹人嫌。”

    说着,张秀芳就带着柳叶进了厨房。

    厨房这边有两个主灶,三个二灶,主灶配了两个帮厨,是主灶的学徒,二灶手底下有三个学徒,还有些切菜备菜的火头,但比烧火的掏灰的高,叫厨姐儿。

    柳叶瞧见厨房砌了六口锅灶,好奇道:“厨房里咋这么多的锅灶?”

    张秀芳道:“那三口小些的,是给主子们做饭食的,两个老大的,是给底下的奴才做饭的,中间的那一口,是给各管事还有衙门的那些差役做饭的。”

    说着话,张秀芳拉着柳叶到了左边靠窗处的一个灶台边,一个灶台配一个切菜备菜的案板,张秀芳手底下的两个学徒正在揉面,但揉的都是杂粮面,是底下的奴仆吃的,包括厨房的人早食也吃这个。

    “张娘子。”

    两个学徒见了张秀芳忙行礼问好。

    张秀芳指着这两个学徒道:“高个的是你桂瑛姐,矮点儿的是你翠儿姐。”

    “桂瑛姐,翠儿姐。”柳叶立即跟着喊人,半点不生怯。

    桂瑛见了柳叶,笑着道:“这是柳叶儿吧,瞧着跟张娘子长得像,真是娘俩儿,像个十成十。”

    其实张秀芳母女就六七分相像,但桂瑛嘴甜说像个十成十,倒是将张秀芳逗开心了。

    那叫翠儿为人沉默些,只笑笑不说话儿。

    张秀芳就道:“好了,你们两个赶紧揉面吧,什么时候功夫到家了,手光、盆光、面光后,我就教你们揉白面儿。”

    “哎,好。”两人高兴的应了。

    张秀芳对柳叶道:“你站着我旁边,看你两个姐姐揉面,我去舀白面儿去。”

    柳叶应了,半点不生分的跟桂瑛、翠儿说话,一会儿问平时要做些啥活计,一会儿问啥时做活啥时休,这些事情张秀芳早就告诉过柳叶,问这些不过是拉拉关系。

    张秀芳端着木盆舀了半盆子白面,对柳叶道:“面要和好,得调好水量,想要面食蒸出来软和,就加醪糟或者是老面。”

    柳叶认真的听着,眨巴眨眼儿,她不知道醪糟居然也能发酵面食。

    翠儿瞧着她们母女在灶台前小声的嘀咕,不由得用手肘敲了敲桂瑛,桂瑛瞧见了那边动静,跟她挤眉弄眼,小声道:“人家是亲母女,不比咱们,学了一年都在揉杂面。”

    翠儿没说话,叹了一声气,将盆里的面弄出来,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剂子,按压成饼状,对着外边喊道:“陈三姐,烧个火,烙饼子了。”

    “哎,来了。”外边正在洗菜的陈三姐应声进来。

    她坐到灶前的墩子上,用火钳掏干净灶膛,塞了一把笋壳进去用火折子点火,然后放上干竹块,笋壳加竹子最易引火,很快火就烧旺了,再加两块木柴进去。

    火烧了起来,陈三姐就拿着葫芦瓢舀水洗锅。

    翠儿道:“三姐,锅底絮点儿水,我烙饼子了。”

    陈三姐依言舀水。

    翠儿就将按压好的饼子依次贴着锅放下去,饼子薄,很快就变了色儿,翠儿直接用手翻动饼子面儿,将两面烙得金黄,就将饼子丢尽了一旁的圆簸箕里。

    陈三姐伸手拿了个饼子:“还是这刚出锅的好吃。”

    翠儿笑了笑没说话。

    一旁的桂瑛过来,将灶后面的深桶锅端了下来,换成一个小铁锅,添些热水到铁锅里,又拿出一个小蒸笼,将活好的面揉成椭圆形的小长条放进蒸笼里蒸,足足蒸了四五格蒸笼。

    陈三姐就问:“今个儿那些大丫头就吃这么些馒头?平时不是要蒸七八笼吗?”

    桂瑛道:“那些大丫头早就发了话,说早上吃面食干巴,要吃菜粥,那边不是正熬着吗?”说着就努嘴,示意陈三姐看另一个灶台,那边的几个厨姐正在熬粥切菜。

    “咱们都吃不上加了白面的馒头,大丫头们还嫌干巴,果然同人不同命。”陈三姐感慨道,说着又伸手拿个翠儿烙好的饼子。

    另一边的张秀芳正在教柳叶和面,听到陈三姐的话,小声的咳了一声,提醒她说话要谨慎些。

    陈三姐就住了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