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44章 刘备卷之文化,陈到的震惊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为了能与刘备结交,陈到在入城后遂向黄琬请命,有意操办刘备及其麾下西园兵在鲖阳城的营址、粮草等杂事。

    黄琬亦有此意,自入豫州招募的寒门俊杰中,唯有处事谨慎周到的陈到办事最令黄琬放心。

    “刘玄德非常人也,叔至不可怠慢。”

    “使君放心,属下必不会误事!”

    得了黄琬的首肯后,陈到便指挥左右,以最快速度,将营址、粮草等杂事为刘备安排得妥妥当当。

    虽有结交之意,但陈到亦有争胜之心,要结交刘备这般英雄豪杰,得先向刘备表现出过人的能力,才不会被小觑。

    与此同时,刘备同样生出了要结交陈到之意。

    史书对陈到的记载,虽然简短,但那句“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足以映射出陈到的含金量。

    而今,在看到陈到在处理营址、粮草等杂事上的效率和质量后,刘备更是欣喜。

    虽说刘备在洛阳时曾以西园军右校尉的身份,派人去征募黄忠、太史慈、徐福、典韦、徐晃、许褚、张郃等人,但这些人是否愿意,刘备心头也没底气。

    有能力的人,也往往难以征募。

    更何况,刘备征募的还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个个儿都是当地的豪杰天骄,且不说能不能寻到,即便寻到了也未必肯至。

    身为豪杰天骄,被个出身寒微的西园右校尉随便派个人就能征募,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刘备派人去寻,初衷也只是碰碰运气,更侧重于让黄忠、太史慈等人知道“世间有刘备”。

    等今后天下大乱,黄忠、太史慈等人对前程感到迷惘时,若再闻刘备之名,或会千里来投。

    若能如此,刘备心愿足矣!

    可陈到不同。

    近在眼前的豪杰天骄,刘备又岂能错过?

    “二弟、三弟、四弟,稍后陈司马将至,尔等不可懈怠,要展现出我军独特的文化,定要让陈司马流连忘返。”

    刘备仔细吩咐关张赵三人。

    吸引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独特的文化。

    尤其是在价值观层面一定要相近,由此组建的团队才能展现出更好的合作性和创造性,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刘备团队的独特文化是什么?

    一个字:卷!

    刘备的卷,不是将团队当牲口一般剥削压榨的卷。

    刘备的卷,是将资源分享给团队,让团队众人靠着勤勉就能成长的卷。

    今天不是我们卷死别人,就是别人卷死我们,我们绝对不能被卷死,我们就是最强的;卷出人生巅峰,卷出灿烂辉煌,卷出一个新的世界。

    这,是刘备的卷之文化!

    卷之文化很难吸引自小养尊处优、享受海量资源的坐享其成者。

    譬如出身世家豪族的荀彧等人,只会觉得刘备是在瞎折腾,再卷能卷得过世家豪族百年积累?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这等底蕴,又岂是一介出身寒微的刘备,卷就能卷死的?

    但刘备始终相信:对于出身寒微且希望通过努力跨越阶层的奋斗者,卷之文化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只要让陈到看到卷之文化,刘备自信能让陈到在黄琬离开汝南后心甘情愿的加入团队。

    刘备对陈到的重视,让张飞略有不悦:“大哥,陈到不过是黄公招募的别部司马,既无过人功绩又非士家名士,何必这般重视?”

    一个别部司马就要让刘关张赵四兄弟专注对待,这已经超过了张飞对征募贤才的理解。

    在张飞的理解中:若今后遇到个贤才就要如此,岂不是显得四兄弟本事稀疏,不求着贤才相助就成不了大事?

    一个别部司马就要专注对待了,以后遇到更厉害的是不是还要来句“幸得先生,如鱼得水”?

    关羽也认为刘备过于重视陈到了,不由开口道:“昔日文远来挑战关某时,大哥都让文远等待,今日怎对陈到区别如此?”

    在关羽眼中,张辽不到二十岁就入大将军府为校尉,武艺人品潜力皆是俱佳。

    即便如此,刘备对张辽的态度,也只是正常结交。

    陈到比张辽还大一岁,如今只是个别部司马,官位远不如张辽,却得刘备器重如斯,这令关羽很难理解。

    然而。

    关张所言虽有道理,但却忽略了张辽和陈到的区别。

    张辽是大将军属将,是编内武将,且刘备与何进交恶;而陈到是黄琬的别部司马,是编外武将,且刘备与黄琬相善。

    换而言之:张辽来去不自由,而陈到来去自由。

    除此之外,陈到在历史上还是刘备的专属近卫。

    若说赵云是刘备放在台面上的近卫军主将,悬于大堂、光芒万丈、既可镇宅亦可出征;那么陈到就是刘备放在台下的近卫军副将,藏在鞘中、锋利无比、从不轻易示人。

    两人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共同保护刘备的安全。

    结交张辽,是挖人墙角,成功率低;结交陈到,是提前招募专属武将,成功率高。

    对两者的用心程度,自然不同。

    为不让关张寒心,刘备善言安抚:“我与尔等,兄弟也;同生共死,福祸相依。我募陈到,主臣也;利益相关,荣辱与共。古人常言,疏不间亲。岂有兄弟羡恨主臣的道理?”

    见二人面色缓和,刘备又加重了语气:“昔日燕昭王得乐毅、齐桓公得管仲,皆因二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既欲成大事,又岂能不如燕昭王与齐桓公?你二人不助我招募贤才,反对贤才生怨,却为何故?”

    关羽、张飞面有惭色,低头认错。

    “大哥,关某错了!”

    “大哥,俺错了!”

    “既知错了,还不速去,莫要懈怠了。”

    刘备本就没有怪罪关羽、张飞之意,见二人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也不再训斥。

    片刻后。

    整个军营,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关羽、张飞尤为卖力,似是为了向刘备证明没有羡恨陈到之心。

    而在营门口,陈到听着军营中的朗朗读书声,僵硬当场,久久不能言语。

    我,这是走错营门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