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边关小厨娘:开局捡了个战神王爷 > 第一卷 第21章 工坊扩张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验收风波过后,沈记工坊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期。首批军粮顺利交付守备府,工坊不仅获得了第一笔稳定的收入,更在黑山屯站稳了脚跟。

    这日清晨,沈青正在核算工坊的收支。粗糙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项开支:原料采购、工钱支付、工具损耗...看着那些数字,她的眉头渐渐蹙起。

    “张嫂,"她叫住正在指挥女工们磨面的张秀姑,"咱们得想想办法降低成本了。照现在这样,除去所有开销,利润薄得可怜。"

    张秀姑擦擦额角的汗,叹气道:"可不是嘛!光是石磨损耗就厉害,请屯里的石匠修一次就得花不少钱。还有,现在全靠人工筛面,效率太低。"

    沈青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我记得屯子南边有条小溪,水流挺急的。咱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水力来磨面?"

    正在角落整理账目的萧山闻言抬起头:”水磨坊?需要引水渠和传动装置,工程不小。"

    "但长远来看能省下不少人工和损耗。"沈青越说越兴奋,"咱们可以先从小型的试起。萧大哥,你见多识广,知道水磨怎么建吗?"

    萧山沉吟道:"曾在边关见过类似的。需要先勘测地势,设计水渠走向,还要计算水流冲击力与石磨重量的配比。“他取出炭笔,在粗纸上勾勒起来,”若是因地制宜,或许可以简化些结构。"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开始了技术改造。沈青带着李大军沿溪流勘察,最终选定了一处水流较急的河湾。萧山则根据地形设计了简易的水渠和传动装置,虽然简陋,但确实能借助水力带动石磨。

    建造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试运行时,水渠漏水,木制传动装置也因承重不足而断裂。女工们看着失败的试验品,都有些泄气。

    "没事,"沈青抹了把脸上的水渍,"失败是成功之母。咱们找出问题,改进就是。"

    她现代人的思维开始发挥作用:计算水流速度与石磨重量的关系,改进传动装置的结构,甚至用桐油浸泡木构件以防腐。经过多次试验,简易的水磨终于成功运转起来。

    "成功了!"当石磨在水流带动下缓缓转动时,工坊里爆发出阵阵欢呼。张秀姑激动地拉着沈青的手:"这下可省大力气了!"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水力磨坊的效率虽然提高,但对原料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现有的供应商已经无法满足工坊的生产需求。

    "沈姑娘,不是我不帮忙,"经常往来屯子的行商老周为难道,"今年北境收成不好,周边屯子的余粮都被几个大商户预定完了。你们要的量太大,我实在凑不齐啊。"

    沈青意识到,必须建立更稳定的原料供应链。她想起现代的商业合作模式,决定主动出击。

    "大军哥,"她找来李大军,”你认识附近屯子的里正或者管事的吗?我想直接和种粮的屯子谈长期合作。"

    李大军挠挠头:"倒是认识几个...但咱们工坊小,人家愿意和咱们合作吗?"

    "试试看。"沈青目光坚定,"咱们可以预付定金,保证收购价,还可以用军粮换粮食。只要诚信经营,总会有人愿意的。"

    她亲自走访了附近几个屯子,带着工坊生产的军粮样品,与当地里正和种粮大户洽谈。起初并不顺利,很多人对这个小工坊持怀疑态度。但沈青用诚意和品质说话,最终与两个屯子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就在供应链问题初见曙光时,新的挑战又出现了。

    这日午后,张秀姑急匆匆找到沈青:"青丫头,不好了!屯里好几个娘子家里老人孩子生病,要请假回去照顾。这下人手不够了!"

    沈青心里一沉。工坊刚刚步入正轨,正是需要稳定生产的时候,突然缺人可是大问题。

    她沉思片刻,忽然想到现代企业的弹性工作制:“张嫂,你看这样行不行:让家里有困难的娘子把活计带回家做,按件计酬。咱们统一提供原料,定期验收质量。"

    张秀姑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这就去和大家商量。"

    更让沈青头疼的是技术保密问题。随着工坊名气渐大,来"取经"的人越来越多。有真心想学的,也不乏刺探机密的。

    "沈姑娘,"这日萧山提醒她,”最近有几个生面孔常在工坊外转悠,像是在观察什么。"

    沈青立即加强了对核心工艺的保密措施:将关键工序分开,由不同的人负责;重要配方由她自己掌握;还在工坊周围加强了巡逻。

    然而最让她忧心的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那个特殊的"血滴秘方"越来越难保密。每次添加都要找借口支开旁人,用量也难以精确控制。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深夜独自坐在工棚里,对着跳跃的油灯出神,"得想个能替代的方案..."

    她想起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天然添加剂,开始试验用各种本地植物提取液替代血滴。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发现一种野生浆果的汁液混合特定草药,能产生类似的效果,虽然效果稍弱,但更易控制和使用。

    这个突破让沈青大大松了口气。她小心地保存着新发现的配方,将其命名为"红曲汁",作为工坊的最高机密。

    就在工坊逐渐步入正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正在悄悄逼近。

    这日傍晚,李大军从屯外回来,脸色凝重:"沈姑娘,我在镇上听到消息,说守备府可能要增加订单,但要压价三成。"

    张秀姑顿时急了:“压价三成?那咱们还赚什么?不如不接!"

    沈青沉思良久,缓缓道:”接,但要换个接法。“她目光扫过工坊,”咱们得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是时候开发新产品了。"

    她想起现代企业的产品线策略,决定在保证军粮质量的前提下,开发一些面向普通屯民的产品:价格更亲民的家常饼、添加干果的营养饼、甚至是用次品原料制作的饲料饼...

    工坊的灯火常常亮到深夜。沈青和萧山对着账本讨论到很晚,计算着各种可能性;女工们加班加点试验新配方;李大军带着人在扩建工坊...

    在这个北境的寒夜里,小小的工坊正在悄然蜕变。每个人都明白,前方的路还很长,挑战还会接踵而至。但他们更明白,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夜深了,沈青送走最后一批加班的工人,独自站在工坊门口。月光洒在初具规模的水磨坊上,映出一片银白。她轻轻吐出一口气,白雾在寒冷的空气中缓缓散开。

    "会越来越好的。"她轻声对自己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