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370章 温府宴叙家常暖,皇宫密议民心忧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里屋的窗台上摆着盆兰草,是流芝从怡红院带过来的旧物。

    如今叶片舒展、郁郁葱葱,清晨的阳光落在叶面上,泛着温润的光泽。

    “身子恢复得怎么样?温简明没让你太劳累吧?”

    时念坐在床边的圆凳上,看着流芝轻轻给孩子掖好襁褓,语气里满是关切。

    流芝那么小的年纪就生子,她总忍不住多疼惜几分。

    流芝在床沿坐下,指尖轻轻碰了碰孩子柔软的脸颊,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恢复得挺好,简明不让我沾凉水、碰重活,家里的琐事都是他操心。”

    “就是前阵子,他说梁王府缺个管文书的人,现在在王爷手下做事,有时候处理公文会晚些回来,倒也不算辛苦。”

    时念心里微微一动。

    许澜沧这个名字,若是不提及,她都快要淡忘。

    毕竟是皇室宗亲,手握兵权。

    温简明去他手下做事,难免要接触权力场的纷争,她忍不住多了几分顾虑。

    她刚要开口,就听见院外传来温家管家洪亮的声音:“夫人,梁王府派人送贺礼来了!”

    流芝愣了愣,连忙起身往外走,时念也跟着来到正厅。

    只见一个穿青布长衫的小厮站在院里,手里捧着个雕花锦盒,见了流芝,立刻躬身行礼:

    “温夫人安好,这是梁王殿下给小公子的百日宴贺礼。”

    “殿下特意吩咐,祝小公子平安康健、茁壮成长。”

    流芝将孩子交给乳娘,双手接过锦盒,轻轻打开。

    里面是块小巧玲珑的赤金长命锁,锁身正面刻着“子仁安康”四个字,边缘还錾着细碎的祥云纹。

    她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让管家取来谢礼,对小厮道:

    “劳烦小哥替我多谢王爷,这份心意我们记下了。”

    小厮应了声,又转向时念,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字条:

    “时老板,王爷还说,若是您也在温府,便请您看看这个。”

    时念接过字条,展开一看,上面是许澜沧熟悉的字迹。

    却只写了一行:

    【蓝星文化入官学之事,若有世家再阻挠,可寻本王相助。】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逾越的亲近,依旧保持着往日的距离,却藏着一份隐晦的善意。

    时念将字条仔细折好,放进袖口,对着小厮温和道:

    “劳烦你回去禀报王爷,多谢他的提醒,有需要的话,我会按规矩行事。”

    待小厮走后,流芝捧着长命锁,对时念笑道:

    “真没想到王爷会特意送贺礼,简明说在王府做事时,王爷待下属很客气,从不摆王爷的架子,遇到难题还会指点他……”

    时念笑着点头附和:“王爷确实不是骄纵之人,简明跟着他,应该不会受委屈。”

    她没再提那些朝堂纷争、权力博弈,不必让流芝知晓,免得她为温简明担忧。

    正说着,吴婶的声音从正厅传来:“开饭喽!”

    众人围坐在圆桌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陆襄抱着温子仁坐在流芝身边,在流芝的指导下,用小勺小心地喂孩子尝了点温热的米汤。

    孩子咂着小嘴,小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引得众人都笑起来。

    阿福举起酒杯,对着温简明高声道:“温大哥,恭喜你当爹!”

    “以后子仁要是想看戏,随时来怡红院,我让浅醉特意给他排儿童戏!”

    温简明笑着举杯回应:“多谢阿福,也谢谢大家今日来捧场。”

    “以后流芝和孩子,还得靠你们多照顾。”

    乔章林也跟着笑道:“等子仁长大了,我来教他读书写字。”

    时念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望着流芝脸上安稳幸福的笑容,心里忽然觉得格外踏实。

    怡红院的每个人,不管曾经经历过多少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且彼此记挂、相互扶持。

    暮色降临时,百日宴才渐渐散场。

    众人往怡红院走,路上还在热热闹闹地聊着温子仁的模样。

    夜风里带着淡淡的桂香,她望着远处盛京城里渐次亮起的灯火。

    许澜沧的善意或许是真的,但她依旧会守着怡红院的初心。

    不依附任何权力,不卷入储位纷争,只做百姓需要的文化场所,护佑着身边这群可亲可敬的人。

    皇宫御书房内,寒意透过窗缝钻进来,带起一阵凉意。

    南齐帝坐在铺着明黄软垫的龙椅上,指尖捏着份刚送来的密信。

    可密信上的内容,却字字像针,扎得他心口发紧。

    南齐二十八州府,如今竟每个州府都有怡红院的踪迹。

    “时念……时念……”

    南齐帝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底满是复杂的情绪。

    这哪里还是个普通的戏园书坊?

    分明是扎在南齐土地上的“民间官府”!

    看着上面写的“百姓皆称‘遇困找怡红,无事听蓝星’”那一行,南齐帝喃喃:

    “这民心……怕是有些过了。”

    将密信扔在案上,他的目光扫过堆得老高的奏折。

    最上面一本是顺天府尹陈立威递来的。

    奏折里说,春螺巷的民生议事区如今比顺天府还热闹,百姓有诉求先去怡红院登记,再由怡红院整理后转交给官府。

    “民间自发协调,效率竟比公文往来快三倍”。

    他忽然觉得有些荒谬。

    朝廷养着几千官员,却连“解决百姓小事”都做不周全;

    一个商户出身的女子,没权没势,只靠送书、办议事区、推寒门试点,竟把民生事务办得风生水起。

    可偏偏,时念没做错任何事。

    她没贪墨一分钱,没结党营私,没干预朝政,只是踏踏实实地做着“帮百姓、助寒门”的事。

    每一件都踩在“民生”的点子上,让他连苛责的理由都找不到。

    若是直接打压……

    这个念头刚冒起来就又被他按了下去。

    时念为天下百姓做了那么多事,他一出手便会被百姓议论的唾沫星子淹死。

    会说他容不下一个办实事的女子;

    会说他不重民生、只重皇权。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