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初二的暮色裹着腊梅香漫进怡红院时,戏台区的灯笼已亮得通透。暖黄的光透过绢面落在青石板上,映得满院都是柔和的光。
吴婶刚从灶房端来一大锅姜汤,粗瓷碗摆了满满一青石桌。
热气混着灯笼的光,把众人脸上的疲惫揉得淡了些。
“快喝点姜汤暖暖身子,都忙活一天了。”
她给每个人盛了一碗,轮到暖夏时,特意多放了勺红糖。
“你怀着孩子,得格外暖着。”
暖夏接过碗小口喝着,阿福站在她身边,手里还攥着下午整理的戏台道具清单,时不时低头跟她小声咬两句耳朵,眼里满是疼惜。
时念见众人聚得差不多,走上戏台中央。
戏台两侧的“海晏河清”灯笼轻轻晃着。
她手里拿着复工后的分工明细,声音清亮穿透暮色:
“耽误大家一会儿,咱们把初三复工后的事顺一顺,免得明日手忙脚乱。”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连陆襄都乖乖坐在浅醉身边,捧着没喝完的姜汤,大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戏台。
“阿福,”
时念先看向台下的阿福,“你主要负责戏台道具制作,缩制盛京西街模型。”
“把西街的糖画摊、胭脂铺、怡红院都做进去,让使臣直观看到盛京民生场景。”
“但你得兼顾暖夏,上午去道具区盯进度,下午回来陪她,要是暖夏不舒服,随时能找你。”
阿福连忙点头,又有些犹豫:
“那道具区的活会不会赶不上?我多盯会儿也行……”
“不用,”
暖夏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口,对着时念笑。
“我能帮着整理道具清单,记记尺寸,不添乱,不用总惦记我。”
时念笑着点头:
“既然你心里有数,那我就不多说了,要是人手不够,跟我说,再调两个伙计去帮你。”
交代完阿福,时念转向晚晴和张珂源:
“你们俩对接各州府书坊,重点增补《民生篇》。”
“得加一篇文盛之会专属序言,把咱们这两年做的民生实事都写进去,让使臣知道蓝星文化不是空谈,是真能落地的。”
“另外,让盛京书肆的王掌柜多刊印一些,使臣说不定会买回去。”
张珂源立刻拿出账本记录:“好!序言晚晴文笔好,你来写?”
“我帮你核对数据。”
晚晴笑着应下:“没问题,明儿复工先把序言初稿写出来,给念姐和乔夫子过目。”
最后,时念看向浅醉和素心。
“你们俩带领姑娘们排演《天下大同》和《华夏说》双戏,每日两练。”
“上午练《天下大同》,重点打磨西疆牧歌那段,素心你再把琵琶调得柔些,贴合牧民代表口味;”
“下午练《华夏说》……”
“要是姑娘们累了,就歇半个时辰,别硬撑。”
“放心吧念姐,我们昨儿就改了西疆那段的谱子,明儿复工就能练。”
“对了,要不要请乔夫子来听听?说不定能提些建议。”
“当然要,”
时念点头,“乔章林之后会来院里对接译官,让他抽空听听。”
动员会很快结束,众人捧着姜汤各自散去。
阿福扶着暖夏往后院走,吴婶跟在后面,还在叮嘱“明早别起太早,我把早饭送屋里”。
时念刚要回书房,衣角被轻轻拽了拽,回头见暖夏折了回来,陆襄跟在她身边,手里攥着支小毛笔。
“念姐,我有个小小心愿想跟你说。”
暖夏声音很轻,带着点不好意思:
“我这几天歇着没事,想给盛京城慈幼院的孩子们准备小礼物。”
“小襄儿跟我说,慈幼院的孩子没什么书读,我想抄些蓝星童谣,配上简单插画,送给他们当礼物,行不行?”
时念愣了愣,随即笑了:“当然行!如果需要帮忙记得说。”
陆襄立刻举手,声音响亮:“我帮暖夏姐画画!”
“我会画小老虎、小鱼,弟弟妹妹们肯定喜欢!”
暖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那咱们一起做,你画画,我抄词,多做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本。”
时念领着她们往书房走,找了叠宣纸、几支毛笔和一盒颜料铺在桌上:
“这些先用,不够再让阿福去库房给你拿。”
暖夏和陆襄坐在书桌前,暖夏先写下《小星星》的歌词,字迹娟秀;
陆襄在旁边画了个棱角分明的星星,还画了几颗小爱心。
吴婶过来的时候,见她们忙得热火朝天,忍不住笑:
“咱们暖夏心善,小襄儿也懂事,孩子们收到礼物,定能高兴好几天。”
暖夏拿起刚抄好的童谣,对着灯光看了看。
“等文盛之会忙完,咱们一起去慈幼院送礼物吧?”
“我想看看孩子们收到礼物的样子。”
“好啊,”
时念坐在一旁,看着她们的身影映在灯光里,心里暖融融的。
“到时候让阿福也去,帮你搬东西……”
夜色渐深,怡红院的灯笼还亮着几盏,书房的灯尤其亮。
暖黄的光透过窗纸落在院角的腊梅上,把花瓣染得格外温柔。
暖夏和陆襄还在认真抄词、画画,芝麻饼放在一旁只偶尔咬一口;
吴婶在灶房收拾,准备着明早吃食要用到的食材。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