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窗外的敲打声持续不断,木料清香混着红枣糕甜香,漫得满室都是。时念在戏台区盯完框架搭建,又来书房看暖夏,见她气色不错才放心:
“木料都到了,工匠下午来量字幕屏尺寸,进度能赶上。”
暖夏笑着点头,递过刚抄好的手册:
“念姐,你看看这个,有没有漏的?”
时念接过,见上面记得格外详细,忍不住称赞:
“记的真全,比我想的还细致,有你整理这个,接待时肯定不会出错。”
陆襄也举着自己抄的纸:“念姨姨,我也帮上忙了!”
时念摸了摸她的头:“当然,你可帮了大忙。”
初四。
晨光刚漫进书房,晚晴和乔章林就已经围着案几上的宣纸争论。
墨香混着腊梅香,让满室忙碌多了几分热闹。
晚晴捏着狼毫笔,指着宣纸上“牛郎织女”的故事梗概,语气坚定:
“北徐多渔民,常年靠海吃饭,把牛郎织女改成北徐渔女与樵夫,渔女靠织渔网维生,樵夫上山砍柴。”
“两人因反抗渔霸强征渔网相识,更贴合北徐渔业文化,使臣看了也有共鸣。”
乔章林却皱着眉,手指在“鹊桥相会”字句上轻划:
“可牛郎织女是蓝星经典,改了人物和背景,会不会失去原味?”
“比如鹊桥是核心意象,改成渔女和樵夫,怎么体现浪漫?”
“咱们可以把鹊桥改成海月桥啊!”
晚晴立刻接话,拿起笔在旁边画石桥:
“北徐有座老石桥,传说每月十五海月会落在桥上,渔女和樵夫就在这桥上相会。”
“这样既保留相会核心,又贴北徐地理特色。”
“而且反抗渔霸还能呼应公平交易署,让故事更有民生温度。”
两人声音渐高,连抄录禁忌的陆襄都抬起头看他们。
暖夏刚想调解,就见时念拿着鸿胪寺的翻译稿走进来。
“吵什么呢?老远就听见你们的声音。”
时念把设计图放在桌上,扫过争论内容,瞬间明白症结。
乔章林率先开口:
“念姐,晚晴想把牛郎织女改成北徐渔女与樵夫,我担心改得太彻底,失了蓝星故事原味。”
晚晴也补充:
“可北徐使臣多是渔民出身,讲渔女的故事他们才懂!”
“要是还讲牛郎织女,他们未必能共情。”
时念拿起宣纸,目光快速扫过,最后落在“平等相守”的批注上。
这是之前整理蓝星故事时特意标注的核心。
“咱们传播文化,不是生搬硬套,得接地气。”
“牛郎织女的核心是打破阶层偏见、平等相守。”
“改成渔女与樵夫,渔女反抗渔霸、樵夫因渔女的果然而生出爱意,最后靠双手过好日子,不也保留了这个核心吗?”
她顿了顿,又道:
“至于鹊桥改海月桥,反而更有新意。”
“北徐使臣看到熟悉场景,会觉得咱们用心,也更愿意接受蓝星理念。”
“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本土化适配才是最好的传播方式。”
乔章林想起时念之前说“文化要让百姓懂、能用”,最终还是松了口:
“你说得对,是我太执着于原味,忘了传播本质。”
“就按晚晴说的改,我再补充些北徐渔俗细节,让故事更真实。”
晚晴立刻笑了,拿起笔修改:
“我这就加渔女织渔网的细节,比如她织的渔网有防滑结,是北徐渔民特有的手艺。”
“樵夫上山时会帮她捡海边贝壳,串成项链送她,更有生活气。”
陆襄也凑过来,指着纸页喊:“晚晴姨姨,我能画海月桥吗?我会画月亮!”
晚晴笑着点头:
“当然能,画好了贴在故事旁边,使臣一看就懂。”
一上午功夫,“北徐渔女与樵夫”的故事就定稿了。
乔章林把故事抄录在文化册“北徐篇”里,晚晴又加批注:
【北徐渔俗:渔民以海为家,渔网需织……】
时念看过初稿后,让晚晴送一份去礼部审核,确认是否符合对外文化传播要求。
晚晴刚出门,吴婶就端着青花瓷碗走进来。
碗里是安胎粥,红枣和桂圆浮在粥面,甜香满室:
“暖夏,该喝安胎粥了,今日加了莲子。”
暖夏接过碗小口喝着,粥熬得软糯,红枣甜得恰到好处。
吴婶坐在她身边,摸了摸她的手背:
“还吐吗?昨儿听阿福说你傍晚干呕了两次,要不要请何大夫再来看看?”
“不用了吴婶,就是闻着油烟味有点不舒服,已经好多了。”
暖夏笑着摆手,指了指桌上的禁忌手册。
“我跟陆襄把安泰和高丽的禁忌整理完了,一会儿让晚晴回来核对。”
陆襄举着刚画好的海月桥,献宝似的递给吴婶:
“吴阿婆你看,我画的月亮圆不圆?”
吴婶接过纸,满眼赞叹:“圆!咱们小宝这么小就通文墨了!”
“等文盛之会开幕,把你画的贴在戏台边,肯定好看。”
送走吴婶,晚晴也从礼部回来,手里还拿着礼部的回函。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