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421章 稚戏暖人心,墨急起波澜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暖夏轻轻拍了拍陆襄的手背:

    “到时候咱们在怡红院搭个小戏台,让子仁演小樵夫,你演小渔民。”

    正说着,浅醉拿着戏词本走过来,见两人聊得热闹,笑着道:

    “暖夏你来得正好,刚想让陆襄试阿湄幼时盼父归的段落,你帮着看看,她的小模样够不够真切。”

    陆襄立刻站直,清了清嗓子,学大人的样子念白:

    “爹,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织的小鱼网都能捞到小鱼啦!”

    奶声奶气的声音故意压得低沉,逗得暖夏笑出声。

    连刚放下软轿回来的十四和大力都咧开了嘴。

    素心也从侧台走来,怀里抱着琵琶,琴弦还沾着松香。

    “暖夏,你听我刚改的《小星星》调子,加了点渔民号子声,等陆襄唱这段时用,肯定更有海边的感觉。”

    说着指尖拨弦,清泠调子混着欢快号子,像海浪拍码头,格外动听。

    阿福从模型区跑过来,手上还沾着木屑,见暖夏在,连忙道:

    “暖夏,要不要去模型区看看?滇国的木桥刚粘好,你之前说的小集市,我也让伙计们开始做了。”

    “不了,我在这儿看陆襄排练就好。”

    暖夏笑着摇头,“你快去忙,别总惦记我,模型区进度不能耽误。”

    阿福还想说什么,被吴婶推着往模型区走:

    “听暖夏的!她有我照顾,你把模型做好才是正经事,别到时候文盛之会使臣问起,你答不上来。”

    戏台区排练继续,陆襄回到中央,这次撒网动作稳了些,小脸上满是认真;

    浅醉在一旁指导,偶尔帮她理理歪了的小褂子;

    素心的琵琶声再次响起,调子欢快又温暖。

    暖夏坐在一旁的软凳之上,捧着温热的安胎茶,看着眼前的热闹,心里满是踏实。

    陆襄的小渔民服、素心的琵琶声、阿福的模型。

    还有腹中慢慢长大的孩子,都像春日里的种子,在阳光暖意里,悄悄盼着开花结果的那天。

    日头渐高,吴婶端来刚熬好的银耳羹,给暖夏盛了一碗。

    “快喝点,陆襄这孩子演戏有天赋,以后定能成好角儿。”

    暖夏接过碗,喝了一口,清甜银耳混着红枣香漫过舌尖。

    望着戏台上认真排练的陆襄,她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盼着有个安稳的家,如今不仅有了家,还有了期待。

    期待孩子出生,期待孩子们长大。

    期待文盛之会上,各国使臣能看到这出满是温情的戏,看到怡红院这方小天地里,藏着的最朴素的好日子。

    陆襄忽然又跑过来,手里攥着张刚画好的小画。

    上面是两个小人,一个穿渔民服,一个穿小袄,旁边写着“陆襄和子仁”:

    “暖夏姨姨,你看!这是我画的,以后我和子仁弟弟就这样演戏!”

    暖夏接过画,指尖拂过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眼眶微微发热,却笑着点头:

    “好,姨姨等着看你们演戏的那天。”

    院外角落的腊梅还在飘香,戏台的笑声漫得满院都是。

    阳光落在画纸上,把两个小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正月十一。

    晨光刚漫过盛京西街的青石板,就被急促的脚步声搅碎了宁静。

    怡红书坊的伙计小周跑得满头大汗,粗布短打前襟沾着尘土。

    他的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冲进院门就对整理文化册拓本的晚晴喊:

    “晚晴姐!不好了!盛京书肆说油墨短缺,文化册要延迟好几日才能交货!”

    晚晴手里的拓本“哗啦”掉在案上,墨香混着慌乱散开。

    她捡起纸条,上面是书坊掌柜的亲笔字:

    “今冬油墨产地遭雪灾,存货告急,需待七日后新墨运抵,方能续印,望海涵。”

    她顾不上整理散落的拓本,转身往后院书房疾步而去。

    “念姐,书坊印不了文化册,要晚七天。”

    时念刚和乔章林核对完西疆使臣的接待细节,手下那份写满批注的清单还没撤走。

    她闻言抬头,眉头微微蹙起:

    “延迟七天?咱们得提前十日把文化册送各国使臣,哪等得起!”

    乔章林也皱起眉,放下清单:

    “油墨短缺是突发情况,我去翰林院问问,看能不能联系官印坊,他们或许有储备油墨。”

    没等乔章林出门,十四从巷口跑回来,手里举着个信封:

    “念姐!官印坊那边已经知道这事了,他们说最近忙着印朝廷文告,油墨只够自用,没法帮咱们加急。”

    这消息像盆冷水,浇得众人心里发沉。

    盛京能承接大批量印刷的,除了盛京书肆就是官印坊,两者都指望不上,难道真要耽误文化册交付?

    张珂源抱着账本从侧屋出来,见气氛凝重,问清缘由后也陷入思考之中。

    “延迟三天都赶不上送使臣的日子!”

    “要是从外地调印,运费、加急费都是额外支出,咱们之前的预算已经超了……”

    他翻着账本上的红笔批注:

    “模型木料加了一成钱,戏台字幕屏超支二两,再加上跨州印刷的费用,这账可怎么平?”

    时念没急着回应,走到书坊案前,看着堆得老高的文化册拓本。

    这些拓本是晚晴和伙计们熬夜抄录的,每页都仔细核对过。

    北徐文、西疆文的译文贴得整整齐齐,是文盛之会展示南齐民生成果的关键。

    她的目光扫过拓本上“泉州公平交易署”的字样,忽然道:

    “去宁县!宁县书坊去年跟咱们合作过赠书,他们有自己的印刷工坊,说不定有油墨存货。”

    “宁县?”

    张珂源愣了愣,冷静分析道:

    “从盛京到宁县快马要一日,印刷至少一天,再送回来又是一日,刚好能赶在交付日前,可这运费……”

    “这运费就得不少银子,一匹快马单程就要五两银子,还得给印刷坊加急费……”

    “银子能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

    时念打断他的话,眼神坚定:

    “文化册关系到文盛之会的展示效果,不能耽误,现在就安排人带拓本去宁县,银子的事我来想办法。”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