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大地形像里的恋人第一章牧场初遇,如兽归草原
温以宁第一次见到陆则时,是在北疆的“归野牧场”。彼时她刚从动物学硕士毕业,背着装满兽用听诊器和标本盒的背包,站在牧场的围栏外,盯着远处一群低头吃草的阿勒泰羊——这是她负责的“草原兽类种群监测”项目核心区域,却因为牧场近期引入的新牧种,导致原有生态平衡出现了微妙变化。
“小心脚下的绊马索,是牧民用来防狼的。”低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带着草原特有的干燥气息。温以宁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深棕色皮夹克的男人,裤脚扎在马靴里,手里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马,马背上还驮着一个装满牧草种子的麻袋。“我是陆则,这牧场的负责人。”他伸手扶了扶温以宁被风吹歪的帽子,“听说你要监测这里的兽类,我带你去牧民的定居点,他们能给你提供最近的狼群活动线索。”
温以宁有些意外。她联系牧场时,对接人只说会安排人协助,却没想到是牧场负责人亲自来接。“我需要记录草原黄鼠、沙狐和狼群的活动轨迹,还要分析新牧种对它们栖息地的影响。”她指着围栏内的羊群,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我发现新引入的绵羊啃食牧草的速度太快,可能会导致黄鼠的食物来源减少,进而影响沙狐的数量。”
陆则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眉头轻轻皱起。他翻身跳下马,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牧草种子,递给温以宁:“这是本地的冰草种子,我们打算在绵羊活动区补种,既能给绵羊提供饲料,也能给黄鼠留出生存空间。”他顿了顿,语气认真,“《创世记》里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不能因为引入新牧种,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
温以宁看着他手里的种子,突然觉得心里一暖。她原本以为牧场负责人只会关注经济效益,却没想到他会在意这些小型兽类的生存。那天下午,陆则牵着马,温以宁跟在他身边,沿着草原的小路走向定居点。他给她讲牧场的故事:“这牧场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以前只养本地羊,后来为了提高收入才引入新种,却没想到会影响生态。”她给她讲动物的习性:“黄鼠虽然会偷食牧草,但它们的洞穴能帮助土壤透气;沙狐看似凶猛,却能控制黄鼠的数量,避免草原退化。”
夕阳把草原染成金红色时,他们终于走到了定居点。牧民们看到陆则,都热情地围上来,递上奶茶和馕。温以宁坐在毡房里,看着陆则和牧民们用方言交流,讨论补种冰草的计划,突然觉得——这片草原的美好,不仅在于成群的牛羊和辽阔的天地,更在于有一个能和她一起守护“各从其类”的人。就像野兽归草原,飞鸟归天空,她好像也在这一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栖息地”。
第二章毡房相守,如人映形像
从那天起,温以宁和陆则成了牧场里的“固定搭档”。她每天清晨带着监测设备去草原,记录黄鼠的洞穴数量、沙狐的活动轨迹;他则忙着组织牧民补种冰草,调整绵羊的放牧区域。傍晚时分,他们会在定居点的毡房里汇合,一起整理数据,讨论生态修复的方案。
有一次,温以宁在监测时发现一只受伤的沙狐幼崽——它的后腿被兽夹夹伤,无法行走,只能蜷缩在黄鼠洞穴旁发抖。她小心翼翼地把幼崽抱起来,急急忙忙跑去找陆则。“你有没有兽用消炎药?再这样下去,它可能会感染而死。”
陆则看着幼崽血淋淋的后腿,立刻从牧场的医疗箱里拿出消炎药和绷带。他让温以宁轻轻按住幼崽,自己则小心翼翼地清理伤口、涂抹药膏,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幸好兽夹没有伤到骨头,只要好好护理,过段时间就能恢复。”他松了口气,把幼崽放进一个铺着羊毛的木箱里,“我们把它放在毡房里养伤,等它能走路了,再放回草原。”
接下来的一周,他们轮流照顾这只沙狐幼崽。温以宁负责调配食物——用切碎的羊肉混合羊奶,一点一点喂给幼崽;陆则则负责给幼崽换药,每天带着它在毡房外晒太阳。幼崽渐渐放下警惕,会在温以宁抚摸它时轻轻蹭她的手心,也会在陆则进门时摇着尾巴凑上去。
“你说它什么时候能回到草原啊?”温以宁坐在毡房里,看着幼崽在木箱里扑腾,轻声问。
“快了,你看它今天已经能站起来走路了。”陆则指着幼崽,语气里带着笑意,“《创世记》里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我觉得这份‘形像’,不仅是外貌,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用这份敬畏,守护每一个生命。”
一周后,沙狐幼崽终于能正常奔跑了。他们把幼崽带到草原深处,轻轻把它放在地上。幼崽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看他们,然后转身跑进了草丛,很快就消失在视线里。
看着幼崽远去的身影,温以宁突然握住了陆则的手。他的手心很暖,带着羊毛和牧草的气息,让她的心瞬间安定下来。“陆则,”她抬头看着他,眼神认真,“我发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不管是监测动物,还是讨论生态,都觉得特别踏实。就像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我好像在你身上,看到了对生命最本真的敬畏。”
陆则的心跳突然加速,他紧紧回握住她的手,声音有些沙哑:“以宁,我也是。我守了这片牧场这么久,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牧场的意义不止是养牛羊,更在于守护每一个‘各从其类’的生命——包括你。”
那天晚上,他们坐在毡房外的草地上,一起看草原的星空。星星缀满天空,明亮得仿佛触手可及;远处的羊群传来轻微的叫声,像是在和星空唱和。陆则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用羊毛编织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枚用草原玉石打磨成的戒指,戒指上刻着一只小小的沙狐图案:“这是我请牧民的女儿编的,玉石是从草原的河里捡的。我想把它送给你,就像这片草原守护着所有生命,我也想守护你。”
温以宁接过盒子,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知道,这枚小小的戒指,承载着陆则对她的心意,也承载着他们对这片草原的热爱。
第三章生命管理,如神赐使命
随着对牧场生态的深入了解,温以宁和陆则发现,草原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黄鼠依赖牧草生存,沙狐依赖黄鼠生存,狼群又依赖沙狐和羊群生存,而牧民则依赖羊群和草原生存。这种环环相扣的关系,正是“各从其类”的最好体现。
“《创世记》里说‘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原来这份‘管理’不是征服,而是守护。”温以宁坐在草原上,看着远处牧民赶着羊群走向新的放牧区,轻声说,“我们人类作为管理者,应该做的是维护生态平衡,让每一种生物都能‘各从其类’地生存繁衍。”
陆则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份牧场规划图:“我打算把牧场分成三个区域,一个区域放牧羊群,一个区域补种冰草,一个区域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样既能保证牧民的收入,也能给黄鼠、沙狐和狼群留出生存空间。”
为了实现这个规划,他们一起说服牧民调整放牧方式,一起向当地政府申请生态保护资金,一起组织志愿者来牧场参与补种活动。有一次,一位老牧民不愿意把自己的羊群迁出野生动物保护区,对着陆则发脾气:“这是我的牧场,我想在哪放就在哪放!”
温以宁没有指责老牧民,而是拉着他的手,带他去看保护区里的沙狐幼崽:“大叔,您看这些小沙狐多可爱。如果羊群一直在这放牧,沙狐就找不到食物,以后可能就再也看不到它们了。而且我们在其他区域给您留了更好的草场,羊群能长得更壮,您的收入也不会减少。”
老牧民看着沙狐幼崽,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你们说得对,草原是大家的,不能只想着自己。”后来,这位老牧民成了生态保护的积极支持者,还主动向其他牧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看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温以宁突然明白了“人类繁衍”的真正意义——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对“管理全地”使命的传承。就像草原上的动物“各从其类”,人类也应该一代又一代地守护这片土地,让每一种生命都能在这片草原上,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陆则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把她揽进怀里:“以后,我们可以在牧场里建一个生态科普站,让城里的孩子来这里体验草原生活,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温以宁紧紧抱住他,用力点头:“好,我们一起建。就像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我们也要用这份‘形像’,把对生命的敬畏传给更多人。”
第四章形像圆满,如草原永续
又过了两年,温以宁和陆则的生态科普站终于建成了。科普站里有草原动物标本展,有生态监测数据墙,还有一个小型的“动物互动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察黄鼠的洞穴、投喂人工饲养的沙狐(经过专业训练,无攻击性)。
每到暑假,科普站里就挤满了孩子。温以宁带着他们去草原监测,教他们辨认动物的足迹;陆则则带着他们骑马,给他们讲牧场的生态故事。有个小女孩在看到沙狐幼崽时,兴奋地拉着温以宁的手说:“老师,沙狐好可爱,我以后也要来保护它们!”
温以宁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只要你心里想着它们,就是在保护它们呀。就像《创世记》里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管理生命的使命,哪怕只是不伤害小动物,也是在践行这份使命。”
看着孩子们眼里对生命的热爱,温以宁和陆则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已经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种子。
那天傍晚,科普站的孩子们都走了,温以宁和陆则坐在草原上,看着夕阳慢慢沉入地平线。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远处的羊群已经回到圈里,只有偶尔传来的狼嚎声,在草原上回荡。
“你看,我们的牧场越来越好了,”温以宁靠在陆则的肩膀上,语气里满是骄傲,“冰草长得很茂盛,黄鼠和沙狐的数量也恢复了,连狼群都敢靠近定居点了。”
陆则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用草原玉石和白银制作的戒指,戒指上刻着一对男女牵着马的图案,周围还环绕着黄鼠、沙狐和羊群的纹样。“以宁,”他认真地看着她,“从我们在牧场相遇,到一起守护生态,一起建科普站,我知道,你就是我想一直相伴的人。你愿意嫁给我吗?以后,我们一起看着草原上的生命繁衍,一起践行‘管理全地’的使命,一起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温以宁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用力点头:“我愿意。陆则,以后我们不仅要守护这片牧场,还要把这份守护传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知道,人类的繁衍,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对神所造万物的责任与热爱。”
陆则把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然后紧紧抱住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星星在天空中闪耀,草原上的风轻轻吹过,带着牧草的清香,仿佛在为他们祝福。
后来,温以宁和陆则有了一个儿子,他们给孩子取名叫“陆牧宁”,希望他能像草原一样辽阔,像牧场一样包容,永远记得自己与这片土地、这些生命的联结。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带着陆牧宁去草原,看黄鼠打洞,看沙狐奔跑;每个节日,他们都会和牧民们一起,在毡房里唱歌跳舞,庆祝草原的丰收。
陆牧宁六岁那年,第一次成功用望远镜观察到了狼群。他兴奋地拉着陆则和温以宁的手,指着远处的狼群说:“爸爸妈妈,你们看!狼群在保护草原呢!”
温以宁和陆则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已经在儿子心里种下了种子,就像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这份“形像”也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草原上的生命“各从其类”,让人类的使命永续不息。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