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 第99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99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逃城之约

    书逃城第一次见到陆血仇,是在城郊的“恩典庇护所”。深冬的雪粒敲打着玻璃窗,她蹲在活动室的角落整理心理辅导手册,指尖刚触到“创伤修复”的章节标题,身后就传来带着暖意的声音:“这些手册要按受众分类,留守儿童的放在蓝色文件夹,家暴受害者的放在红色文件夹,你看这几本放混了。”

    她回头,撞进一双盛着温和光的眼。男人穿件卡其色冲锋衣,袖口沾着些许雪水,怀里抱着本翻旧的《约书亚记注释》,书脊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经文卡片,写着“使那无心而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我叫陆血仇,”他指了指她手里的手册,“你是来支援庇护所的志愿者?看你整理文件的手法,像是第一次接触创伤辅导。”

    书逃城愣住。作为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她最近总陷在实践困境里——主导的“边缘群体创伤修复”项目因“缺乏信仰视角”被导师批评;在庇护所辅导一位失手伤人的少年时,对方紧闭心扉说“我是罪人,没人会原谅我”,她竟不知如何回应;连同学都劝她“别把信仰和专业混为一谈,专注理论研究就好”。她像个找不到逃城的迷茫者,直到上周在教堂听到牧师讲《约书亚记》20章,那句“这些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像道微光,才让她来这处以“恩典”为名的庇护所,想在“救赎与庇护”中找回专业与信仰的平衡,却没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人。

    “我叫书逃城,”她攥紧手里的手册,指尖沁出细汗,“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约书亚能为无心杀人者设立逃城,而我们现在却连给犯错的人一个悔改的机会都很难?就像我想帮那个少年走出阴影,却连让他相信‘被接纳’都做不到。”

    陆血仇把《约书亚记注释》放在桌上,从背包里取出一张手绘的“以色列逃城分布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六座逃城的位置、交通路线,甚至“接待长老”的职责范围。“你看这逃城,”他指着地图,“神让约书亚设立它们,不是纵容罪恶,是给人‘悔改与被庇护’的机会——无心犯错的人可以在逃城里得保护,也能在等候中反思,这是神的恩典与公义的平衡。”他翻开手机里的照片,是庇护所之前辅导过的对象:有位失手伤人的青年,在庇护所待了两年,后来成了公益律师,专门帮助困境中的人;有位家暴者,通过辅导学会了控制情绪,现在成了反家暴志愿者。“你看那个正在教孩子画画的男人,”他指了指活动室,“他之前因经济犯罪入狱,出狱后没人敢收留,我们接纳了他,现在他成了庇护所的美术老师——恩典不是无底线的包容,是给人‘重新开始’的力量。”

    “下周庇护所要办‘恩典见证会’,”陆血仇收拾文件时忽然说,“会邀请曾在逃城般的庇护所里得到帮助的人分享故事,墙上会挂‘使那无心而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的经文。你要是有空,来帮忙组织吧,或许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你要的‘辅导灵感’。”

    书逃城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宿舍翻看那位少年的辅导记录,看到他写的“我怕别人知道我的过去,更怕自己原谅不了自己”,忽然想起《约书亚记》20章的“他们就把他收进城里,给他地方,使他住在他们中间”——或许“治愈”不是强迫人“忘记过去”,是像逃城的长老那样,先给人“被接纳”的安全感,再陪他慢慢面对。于是周六清晨,她带着修改后的辅导方案,走进了庇护所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温暖,分享的人里有曾因抑郁自残的女孩,有失业后误入歧途的中年人,还有那位失手伤人的青年。当青年说“庇护所像逃城一样接纳了我,让我知道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悔改的勇气”时,书逃城忽然明白,自己之前的辅导少的不是“专业技巧”,是“恩典的温度”——就像约书亚的逃城为罪人提供庇护,她的辅导也该先让对象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再引导他们面对创伤。

    从那以后,书逃城成了庇护所的常驻志愿者。她会在周末跟着陆血仇做辅导,把心理学知识与“逃城恩典”的真理结合;陆血仇则会陪她修改项目方案,用“逃城接待”的案例帮她设计“安全接纳”的辅导环节。他们的相处像逃城的城墙与城门,一个提供庇护,一个传递接纳,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开春的时候,书逃城的“边缘群体创伤修复”项目获得了校级奖项,那位曾紧闭心扉的少年,也终于愿意向她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因和同学争执失手推伤对方,一直活在愧疚里,直到在庇护所参加了“恩典见证会”,才慢慢放下心理负担。陆血仇在庇护所的“逃城模型”前向书逃城求婚了,他手里拿着一枚用胡桃木打造的戒指,内侧刻着“逃城之约”四个字:“逃城,神让我们在庇护与接纳中相遇,是要我们一起成为‘恩典的传递者’,像约书亚设立逃城那样,给更多人‘悔改与重新开始’的机会,你愿意吗?”

    书逃城含泪点头。他们的婚礼在庇护所的庭院里举行,牧师捧着圣经,诵读着《约书亚记》20:3-4:“使那无心而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这些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那杀人的要逃到这些城中的一座城,站在城门口,将他的事情说给城内的长老们听。他们就把他收进城里,给他地方,使他住在他们中间。”那天的雪格外温柔,庇护所的孩子们用彩纸剪出“逃城”的图案,挂在树枝上,像在庆祝一场跨越千年的“恩典之约”。

    婚后,他们一起扩建了“恩典庇护所”,增设了“逃城课堂”,既为创伤群体提供心理辅导,也向公众分享“恩典与公义平衡”的真理。课堂的墙上挂着四幅经文拓片:“为自己设立逃城”“使那无心而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他们就把他收进城里,给他地方”“等到那时的大祭司死了,杀人的才可以回到本城本家”。

    有天下午,一位母亲带着犯了偷窃罪的儿子来辅导,母亲哭着说:“他才十五岁就犯了错,以后可怎么办啊?我真怕他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陆血仇蹲下身,指着“逃城模型”说:“约书亚的逃城给了无心犯错者庇护,我们也该给孩子‘悔改的空间’——先别指责他,听听他为什么这么做,陪他一起承担后果,就像逃城的长老接纳犯错的人那样,让他知道‘犯错不代表被抛弃’。”

    书逃城则拿出“创伤辅导手册”,翻到“接纳与修复”的页面:“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道歉计划’,比如向受害者真诚道歉、用劳动赔偿损失,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明白‘悔改不是逃避,是主动承担’——就像逃城里的人要等候大祭司去世才能回家,孩子也需要在等候与行动中,慢慢修复自己的生命。”

    母亲抱着手册,眼里泛起光:“原来我不是要放弃他,是要陪着他重新开始。”书逃城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最初的实践困境——原来人类繁衍的意义,不只是血脉的延续,更是“逃城之约”的传承,是像约书亚那样,把“恩典接纳、公义等候”的信念代代传递,让每一代人都知道,无论犯了多大的错,都能在“逃城”般的恩典里得庇护、得修复,也能成为传递恩典的人,让更多迷茫者找到“重新开始”的力量。

    很多年后,书逃城和陆血仇的儿女也成了公益工作者。儿子陆恩典接过了庇护所的管理工作,继续为创伤群体提供“逃城般的庇护”;女儿书等候则成了一名心理医生,专门帮助犯错者走出阴影。他们的女儿在一次分享中说:“我的父母教会我的,不只是心理辅导的技术,更是‘逃城之约’的真理——神让约书亚设立逃城,是要我们知道祂的恩典够我们用;人类繁衍的意义,就是让这份‘接纳与修复’的爱代代传递,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恩典里,活出全新的生命。”

    每年深冬,书逃城和陆血仇都会带着子孙们在庇护所的“逃城模型”前祷告,感谢神保守庇护所的见证,也感谢祂赐下“逃城之约”。雪粒落在模型上的声音,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恩典故事,经文“这些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的回响,在庇护所的上空轻轻飘荡——这是神的应许,也是他们家族跨越世代的“逃城之约”,在时光里永远鲜活,永远坚定。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