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38章我给正居封王,可他不要啊!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道呼啸而至的金色闪电,砸向中年朱棣。

    以朱棣在战场上磨练出的本能,他本可以躲开,但他没有。

    砰!

    一声沉闷的撞击声。

    那只龙靴,结结实实地印在了未来永乐大帝的脸上。

    中年朱棣踉跄着后退一步,一道清晰的红印在他脸上迅速浮现。

    整个奉天殿,包括趴在地上的小朱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未来的自己这么菜吗?连这都躲不过去?

    龙椅前的朱元璋,也愣住了。

    他保持着掷出龙靴的姿势,预想中那个逆子狼狈躲闪或是悍然顶撞的画面,全都没有出现。

    他为什么不躲?

    跪在地上的中年朱棣只觉脸颊火辣辣地疼。

    但这股疼痛,却让他感到了一丝久违的……真实。

    他有多久,没挨过爹的打了?

    五年?十年?

    自从娘走后,他就再也没感受过这种“父爱”了。

    哪怕,这“父爱”是一只鞋底。

    朱元璋缓缓放下了手,胸中那股怒火,在龙靴命中的那一刻,诡异地熄灭了。

    他迈开脚步,一步步走到这个逆子面前。

    “确实老了……”哽咽间,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也确实,有个顶门户的样子了。”

    中年朱棣的眼眶,瞬间红了。

    “爹,您的教诲,儿子一定谨记在心,绝不敢忘!”

    朱元璋看着他,久久无言,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那个木正居,可真如那般完美?”

    中年朱棣一愣,随即毫不犹豫地重重点头。

    “父皇,正居是儿臣这辈子遇到的最大贵人。”

    “冰城血战,正居以一曲凤求凰为号,内外夹击。那一日,他为儿臣借来东风,逆转乾坤!”

    “白沟河之战,儿臣被数十万大军围困,已是九死一生,又是正居先生神机妙算,掘开河堤,引滔天大水淹没敌军,硬生生为儿臣杀出一条血路!”

    “东昌之战,儿臣不顾其劝阻执意冒进,几近丧命,是正居早已布下后手,带兵将儿臣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而他早在那时就埋下了瞿能这步暗棋,等儿臣兵临南京城下,那座坚城,连一滴血都没流,就为儿臣敞开了大门!”

    听着朱棣讲述,朱元璋眼中划过震撼。

    他虽然在天幕上看过那一战,但从亲身经历者口中听到,又是另一番滋味。

    朱元璋看着中年朱棣,缓缓开口:“你……可曾亏待过他?”

    中年朱棣闻言,脸上露出苦笑。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驾,可正居救的驾我一只手数都不过来……”

    “父皇,儿臣倒是想对他好,可没那个机会!”

    “儿臣曾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一字并肩王,与国同休,他不要!”

    “儿臣又说,那便加九锡,以彰其功,尊荣无上,他还是不要!”

    “儿臣曾问过他,到底想要什么。”

    “他说,他什么都不要,只要大明好,只要汉家衣冠能够千秋万代。”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木正居……

    果真如天幕所言,无人能懂。

    就在此时,天幕之上,倒计时已经开始。

    朱棣站起身,最后深深看了父皇一眼。

    “父皇,儿臣要走了。”

    朱元璋身体一顿,故作疲惫地摆了摆手:“滚吧,打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中年朱棣重重磕了一个头,却没有立刻起身。

    他的目光,越过自己的父亲,望向了龙椅旁那个目中满是心疼的妇人。

    “娘……”

    他站起身,几步走到马皇后面前,双膝一软,重重跪下。

    “老四……”马皇后快步上前,想要将他扶起,她的手抚上儿子粗糙的脸颊,泪水忍不住滑落,“你……你受苦了。”

    中年朱棣摇了摇头,攥住母亲的手,声音急切。

    “娘,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保重!您是在……您是在洪武十五年八月,因病过世的。”

    话音落下,马皇后身体一晃,朱元璋一个箭步冲过来,扶住了她。

    “你说什么?!”朱元璋的声音都在发颤。

    咱的妹子还有两年就要……?

    然而,中年朱棣没有回答。

    天幕之上,倒计时即将结束。

    他转过身,大步流星地走到太子朱标面前。

    “大哥,我对不住你,要打要骂,弟弟都随你。”

    朱标看着这个比自己记忆中苍老了太多的四弟,看着他鬓角的白发和脸上的伤疤,心中百感交集。

    他没有责骂,只是用力地给了朱棣一个拥抱,重重地拍着他的后背。

    “吾弟当为尧舜。老四,放心去干,大哥跟爹娘永远支持你。”

    他松开手,又郑重地整理了一下朱棣的铠甲。

    “你干得不错,后世都叫你永乐大帝!不要愧对这个称呼!”

    中年朱棣被这突如其来的肯定砸得有些发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压低了声音。

    “大哥,洪武二十四年,你因为迁都的事情,去了一趟陕西。”

    “回来之后……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一夜之间,爆病而亡。”

    朱标闻言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郑重地点点头。

    随后中年朱棣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前的文武百官。

    他看向徐达:“岳父,您在洪武十八年因背疽去世,切记不要吃蒸鹅。”

    徐达的脸色变了变。

    背疽?蒸鹅?

    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

    不过好女婿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记着吧。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死期。

    中年朱棣逐一说出,声音越来越沉重。

    这些人,都曾在他的生命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他们走得太早了。

    早到他甚至来不及好好道别。

    天幕之上的光芒愈发炽盛,中年朱棣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还跪在地上,满脸呆滞的少年自己。

    “好好听咱爹娘还有大哥的话!”

    “替大哥,替大明,守好边疆!当好你的镇北大将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将来若是遇到木正居,务必善待他!”

    “如果可以,别让悲剧重演!”

    小朱棣郑重点头间,光芒彻底吞噬了一切。

    “爹!”

    “娘!”

    “大哥!”

    “保重!”

    最后的声音,消散在刺目的白光之中。

    台下的李文忠和徐达对视一眼。

    李文忠咧了咧嘴:“老徐,咱俩都活不过洪武二十五年啊。”

    徐达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能看到大明这么强盛,也值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不过那个蒸鹅,我是真不吃了。”

    李文忠笑了:“你还真信啊?”

    徐达瞥了他一眼:“你不信?”

    李文忠摸了摸鼻子,没再说话。

    信不信的,谁知道呢。

    但既然未来的永乐大帝都这么说了,那就听着吧。

    朱元璋站在原地,看着儿子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

    脑海中,全是中年朱棣刚才说的那些话。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驾,可木正居的救驾之功,一只手数都不过来。

    南下擒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京。

    还有天幕的那句“永乐盛世,万国来朝。”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那个叫木正居的臣子。

    朱元璋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后世会称他为“鬼相”了。

    天幕之上,文字再次浮现。

    【下回预告:传奇首辅木正居"最得意"的弟子之——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