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 第68章帝国巅峰:木正居的“物理”飞升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父皇。”

    朱棣不知何时走到了朱元璋身边,低声道:“儿臣觉得,这木正居……或许真是上天派来辅佐我大明的。”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没有反驳。

    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老四啊,你这‘哥们儿’,咱是真服了。”

    “以后若是真见了他,你……替咱多敬他几杯酒。”

    朱棣重重点头:“儿臣遵旨!”

    就在这时,天幕突然再次亮起。

    【汉王与赵王的“海外就藩”,如同一场极其高明的政治魔术,将一场迫在眉睫的内战,转化为了大明向外扩张的动力。】

    【永乐落幕,洪熙登场。】

    【大明这艘巨轮,在木正居的掌舵下,平稳地驶入了另一个黄金时代——洪熙之治。】

    天幕画面流转,展示出一幅幅令人目眩神迷的盛世图景。

    那并非单纯疆域的扩张,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与富足。

    百姓家中常备精米白面,商队络绎不绝于途,学堂里书声琅琅,连田间地头的老农,都能随口拽两句《木文正公集》里的道理。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木正居会继续挥舞他那根“上帝之鞭”,将大明的疆域推向极致时,他却突然踩下了刹车。

    【洪熙年间中期,大明国力达到鼎盛。但首辅木正居却连下十八道辅谕,严禁边军再向西、向北推进哪怕一寸。】

    【朝野不解,甚至有人上书弹劾其“暮气沉沉”、“丧失进取之心”。】

    【殊不知,这位老人早已看透了这个时代的“极壁”。】

    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巨大的大明疆域图。

    从安西省(中亚)到京师,快马加鞭,急报也需走上一个月。

    若遇风雪,甚至要两三个月。

    【疆域太大,政令不通,这是古代帝国崩溃的根源。】

    【木正居比谁都清楚,在没有蒸汽机和电报的时代,如今的大明,已经触摸到了农业文明所能控制的疆域极限。】

    【再打下去,打下来的就不是疆土,而是沉重的包袱和未来的动乱之源。】

    奉天殿前,朱元璋看着那张巨大的地图,若有所思。

    他打了一辈子仗,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

    木正居能在这个时候收手,这份清醒,比百战百胜更难得。

    【意识到“物理极限”锁死了大明上限的木正居,做出了一个再次震惊后世的决定。】

    【他将目光,从脚下的土地,投向了万物的本质。】

    【既然版图无法再从平面上扩张,那就从维度上进行“飞升”!】

    天幕画面一转。

    京师,一座崭新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大明格物院。

    【这一年,木正居七十岁。他不再频繁出现在内阁,而是整日泡在这座格物院中。】

    【后世之人,在翻阅这段历史时,往往会被他那一长串亮瞎眼的头衔震得头皮发麻。】

    随着解说,天幕上开始滚动播放木正居的新头衔。

    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古今观众的心口。

    【他是“经典力学之父”,并将其命名为“木公引力定律”。】

    【他是“现代化学奠基人”,在他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分离出了氧气,被称为“木气”。】

    【他是“微生物学先驱”,用自制的显微镜,让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微观世界,并提出了“细菌致病说”。】

    【他是“大明工业革命的总设计师”,他手绘的蒸汽机草图,虽然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完美普及,却成为了后世工业文明的圣经。】

    【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如果说永乐大帝是地上的征服者,那么木正居,就是真理世界的上帝!】

    朱元璋看得眼花缭乱,完全不懂那些名词是什么意思。

    但他看得懂那一项项成果带来的变化。

    那种名为“水泥”的灰色粉末,让大明的城墙坚不可摧。

    那种名为“化肥”的白色颗粒,让大明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那种能看清月球表面的“望远镜”,让大明钦天监对天象的预测精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这还是人吗?”

    朱棣喃喃自语。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伙计”厉害,但没想过他能“神”到这个地步。

    这哪里是凡人的智慧,这分明就是窃取了天机!

    【木正居是一个纯粹的、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因为子知道,一切神迹皆是未被发现的科学。”】

    【他的后半生都在破除迷信,教导世人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然而……】

    天幕的画面突然变得有些昏暗。

    那是一个清明节的深夜。

    首辅府邸深处,一间不对外开放的小祠堂。

    早已须发皆白的木正居,摒退了所有下人,独自一人提着一壶酒,步履蹒跚地走了进去。

    祠堂内,没有满天神佛,只挂着一幅画像。

    画像上的人,身着龙袍,骑在马上,英姿勃发,正是在漠北勒马回望的永乐大帝朱棣。

    那个宣扬“无神论”、一生都在用科学破除迷信的老人,此刻却极其熟练地拿出了纸钱和香烛。

    火盆里,火光跳动,映照着他那张满是沟壑的脸。

    “太宗啊……”

    他一边往火盆里丢着纸钱,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老臣我又来看你了。”

    “今年大明又丰收了,新搞出来的那个杂交水稻,亩产破了八百斤,你敢信?”

    “你那两个宝贝儿子在澳洲也挺好,听说老二前阵子还带人去抓袋鼠,结果被袋鼠踹断了两根肋骨,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他就像在跟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聊天,说着家长里短,说着国家大事。

    说到动情处,他端起酒杯,将半杯酒洒在画像前,剩下的半杯,自己一饮而尽。

    “你说你,走那么早干什么……”

    “留我一个人在这世上,连个能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

    “你别说,还真怪寂寞的……”

    那一晚,首辅府祠堂的灯亮了一整夜。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