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一实习,你跑去国外当雇佣兵? > 390,重回缅北!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墨西哥的追剿网越收越紧。

    美利坚海军陆战队(MARSOC)和DEA毒刺小组像梳子一样梳理着锡那罗亚州的山丘城镇,

    墨西哥军方和警察则在美方的巨大压力下,

    近乎疯狂地配合着,

    设置无数检查站,挨家挨户地盘查。

    天空中,不时有美军的无人机和侦察机掠过,如同盘旋的秃鹫。

    沈飞和幽灵,这两位价值连城的移动标靶,在这天罗地网中,

    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生存与渗透能力。

    他们不再仅仅是战士,

    而是化身为阴影、

    流言和恐惧本身。

    他们利用从毒枭罗巴老巢顺手牵羊来的大量现金,

    迅速构建起一个短暂而高效的地下网络。

    通过几层中间人,

    他们买通了某个对美墨官方均无好感的本地小型走私团伙,

    获得了一条穿越边境山脉、

    通往瓜达拉哈拉的危险路径。

    途中,他们数次与巡逻队擦肩而过。

    他们甚至被迫藏匿于一辆运送牲畜的卡车粪池之下,忍受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和闷热,躲过了检查站的警犬嗅探。

    另一次,幽灵利用高超的狙击技巧,

    在千米之外精准击毙了一名发现他们藏身点的墨西哥警察无人机操作员,

    却制造出设备故障坠毁的假象,

    没有引发大规模搜索。

    最后,他们混入一个前往东南亚的旅行团,利用新身份,堂而皇之地从瓜达拉哈拉国际机场登机,

    经停首尔,

    最终降落在缅甸仰光。

    整个过程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魔术,

    在追兵的眼皮底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万里大转移。

    当双脚再次踏上相对安全的缅甸土地,

    并由山猫派出的绝对心腹接应上车,驶向缅北深山时,即便是幽灵,

    也忍不住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

    ......

    昆仑基地那厚重的大门再次开启时,内部的气氛复杂难言。

    得到消息的拉哈姆、法赫德教授、普莱斯、肥皂、盖兹、金币等核心成员早已等候在入口大厅。

    看到沈飞和幽灵虽然面带疲惫、风尘仆仆但却完整归来的身影,

    所有人眼中都爆发出由衷的喜悦和激动。

    “陛下!”拉

    哈姆教授上前一步,声音哽咽。

    法赫德也重重地点着头,老泪纵横。

    科学家们将他们视为主心骨和希望,他们的回归,意义非凡。

    普莱斯走上前,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地拍了拍沈飞和幽灵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肥皂则直接给了幽灵一个熊抱:“妈的,就知道你们死不了!”

    然而,大厅里并非只有欢迎的人群。

    在稍远一些的地方,东大的龙焱、乌拉尔的旅游团以及那支孤傲的美利坚三角洲小队,

    也都或站或坐,

    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他们的眼神各不相同。

    东大和乌拉尔的人更多是好奇、审视,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

    而美利坚小队那边,则是毫不掩饰的冰冷、敌意,以及一种极度不甘的愤怒。

    带队的美军指挥官,一个代号牧羊人的中校,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沈飞,

    仿佛想用目光将他刺穿。

    他的手甚至无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枪套上。

    基地内的空气瞬间变得有些凝滞。

    沈飞仿佛没有感受到那充满敌意的目光,他平静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各国特种兵,

    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然后,他的目光落回自家人员身上,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的笑容:“好了,都没事了。我们回来了。”

    他的镇定自若,无形中化解了那份紧张。

    美方牧羊人中校似乎也意识到在这里动手毫无意义且后果严重,

    他冷哼一声,极其不甘地松开了按着枪套的手,

    带着队员转身离开了大厅。东大和乌拉尔的负责人也各自示意,带着人散去,

    回到了基地分配给他们的临时休息区。

    一种微妙的、脆弱的平衡,在昆仑基地内维持着。

    大家心照不宣。

    离开基地,是敌是友各凭本事;

    但在基地内,尤其是关乎那个项目时,必须保持暂时的和平。

    ......

    简单的休整和叙旧之后,沈飞立刻投入工作。

    他需要全面了解基地现状,尤其是曙光计划核心,外骨骼系统的进展。

    在核心实验室里,拉哈姆和法赫德教授向他展示了最新一代的“蛮牛-II”型外骨骼原型机。

    相比之前大熊测试的初代,它在外形上更加紧凑,合金骨架明显轻量化,

    能源包体积缩小了三分之一,

    液压传动系统的声音也低沉了许多。

    “进展很大,”

    拉哈姆教授指着测试数据,语气却带着一丝焦虑,“负重、基础动作模拟、能源续航都比之前提升了70%以上。”

    “但是……我们卡在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上。”

    法赫德接口道,眉头紧锁:“是神经响应延迟与反馈过载问题。”

    “我们无法完美解决外骨骼运动指令与使用者神经信号之间的同步和阻尼反馈。”

    “简单说,要么反应慢半拍,在实战中是致命的。”

    “要么反馈过于灵敏和生硬,一个微小的动作意图会被放大,导致动作变形甚至损伤使用者关节和肌肉。”

    “大熊和西伯利亚狼在测试中都因此受了些轻伤。”

    实验室里一片沉寂。

    这个问题涉及生物工程、精密机械、神经学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极致融合,以2000年的科技水平来看,

    几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天堑。

    来自东大、乌拉尔甚至美方的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也都对此一筹莫展。

    这已经成了阻碍外骨骼投入实用的最后一道,

    也是最坚固的壁垒。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