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黑市惊吓带来的心悸,在赵四踏进自家院门,闻到熟悉的饭菜香时,才慢慢平复下来。他没跟母亲和妹妹提这档子事,只说是厂里加班晚了。
接下来的几天,赵四老实了不少,除了上班就是去夜校,两点一线。
系统空间里那批物资暂时也熄了处理的心思,先囤着吧,安全第一。
这天是周末,天气不错。赵四陪着母亲在院里晒被子。
动作比之前利索多了,脸色也红润,心里一动。
“娘,今儿天气好,我正好也休息,咱去医院复查一下。”赵四一边帮着拍打被子,一边说道。
张氏手上动作一顿,脸上露出点犹豫:“我感觉都好利索了,费那钱干啥。”
“好利索了也得让大夫瞧瞧,图个放心。而且厂里发了医疗补助,花不了几个钱。”赵四语气不容商量。
“妮儿,在家看门,哥带娘去去就回。”
赵妮乖巧地点头。
拗不过儿子,张氏只好回屋换了身干净衣服,还特地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虽然还是有些瘦,但精神头十足。
赵四也换了身半新的工装,揣上钱和医疗证,扶着母亲出了门。
胡同口,一辆墨绿色的公共汽车正喘着粗气停靠站牌下,车顶鼓着个大气包,噗嗤噗嗤响。
车门一开,一股混合着机油、汗味和廉价烟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娘,慢点。”赵四搀着张氏,侧身挤上车厢。
里面已经塞满了人,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售票员是个嗓门洪亮的大姐,胸前挂着个皮挎包,一边收钱撕票,一边喊着“往里走!都往里走走!别堵门口!”
赵四护着母亲,艰难地挪到车厢中部,找了个相对不那么挤的角落让张氏靠着板壁。
车厢摇晃着启动,哐当哐当的金属摩擦声不绝于耳。透过模糊不清的车窗,能看到灰扑扑的街道和骑着自行车的人流。
公共汽车晃悠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地方。
59年的市人民医院,门诊楼还是老式的红砖建筑,人来人往,消毒水的味道混着各种气味,有些呛人。
挂号,排队。走廊里挤满了人,长条椅上坐满了愁眉苦脸的患者和家属。咳嗽声、孩子的哭闹声、低声的交谈嗡嗡作响。
等了快一个钟头,才轮到他们。
接诊的是个五十多岁、头发掺着点白的老大夫,戴着厚厚的眼镜。
他接过之前的病历,又仔细给张氏听了心肺,量了血压,问了最近的饮食起居。
越问,老大夫眉头挑得越高。
他推了推眼镜,又拿起之前那张写着“严重营养不良、心肺功能弱、需长期静养”的病历看了看,再对比眼前这个面色红润、说话中气也足了不少的老太太,一脸不可思议。
“奇了怪了……”老大夫喃喃自语,“同志,你这恢复得,也太好了点吧?上回看你那样子,没个一年半载好好将养,根本下不了地。这才多久?小半年?”
张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是好了,能吃能睡,也能干点轻省活了。多亏了我家儿子,厂里发了点好东西,紧着我补补。”
老大夫看向旁边站着的赵四:“小伙子,给你娘都吃啥了?这效果,比我们医院开的补药还灵光。”
赵四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供销社偶尔能买到点便宜的骨头熬汤,托人弄了点鱼肝油,平时细粮,鸡蛋也没断。可能我娘底子还好,就是以前亏狠了,营养跟上来,就缓过来了。”
他心里对系统提供的疗养丸十分满意。
老大夫啧啧称奇:“营养跟上是关键!你这当儿子的有心了!不过这也恢复得太快了,简直是医学奇迹啊。”他又给张氏开了几张化验单,“再去查个血象,看看指标彻底正常没。”
赵四接过单子,道了谢,扶着母亲出来。
缴费,抽血。等化验结果还得一段时间。赵四让母亲在走廊长椅上坐着歇歇,他自己靠着墙边等。
赵四闲着无聊,打量着这个时代的走廊里人来人往,医护人员脚步匆匆。
隔壁诊室门开了,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却异常整洁的白大褂的年轻女医生送一位老大爷出来。
女医生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和光洁的额头。
她微微弯着腰,耐心地叮嘱着:“大爷,药按时吃,一天三次,饭后吃。咳嗽好些了也别急着停,得巩固两天。回家多喝热水,注意保暖。”
声音温和清脆,像泉水滴落在石头上,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老大爷连连点头,千恩万谢地走了。
女医生直起身,似乎松了口气,抬手轻轻将一缕滑落额前的碎发拢到耳后。动作自然流畅。
她目光一转,正准备回诊室,目光恰好对上靠在墙边盯着他的赵四, 对着赵四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转身回了诊室。
就那么一瞬间的照面,那双清澈专注的眼睛和温和的声音,却让看惯了车间里糙老爷们的赵四,心里莫名动了一下。
这女医生,气质挺特别。
他下意识地多看了一眼那诊室门上的牌子——内科三诊室。
“系统,在医院签到。”他收回目光,心中默念。这地方,应该能有点不一样的收获。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赤脚医生手册》精通】!【常用基础药品一箱(消炎、感冒、肠胃药)】!【现金5元】!”
极其实用的基层医疗知识瞬间涌入脑海!从常见病诊断、中草药应用、针灸急救,到外伤处理、接生、防疫卫生,包罗万象,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全民医疗百科全书!
同时,空间角落里多了一个印着红十字的密封纸箱。
这奖励,太实用了!尤其是在这医疗资源紧张的年代,掌握了这些知识,等于多了层保障。那箱基础药品,更是能解决很多燃眉之急。
赵四心中暗喜,来趟医院真是双喜临门。
过了一会儿,化验结果出来了。赵四拿去给老大夫看。
老大夫看着单子,连连点头:“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了!就是还有点轻微贫血,注意营养,问题不大。真是恢复得太好了!继续保持就行,药也不用吃了。”
张氏一听,脸上笑开了花,彻底放心了。
赵四也松了口气,虽然早知道结果,但得到权威确认,心里更踏实。
扶着母亲走出门诊楼,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张氏心情极好,话也多了起来:“这下可好了,娘这身子骨利索了,也能帮衬家里了,不用再拖累你了。”
“娘您说的啥话,啥拖累不拖累的。”赵四笑道,“您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强。”
母子俩说着话,走到公交站等车。赵四下意识回头望了一眼那栋红砖门诊楼。
回到南锣鼓巷,已是下午。赵妮早就扒在门口等着了,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来:“娘,哥,咋样?大夫咋说?”
“好了!全好了!”张氏高兴地摸摸女儿的头,“大夫说娘壮实得能打死头牛!”
赵四心里还从来没想着母亲能有这么幽默的一面。
赵妮欢呼一声,小脸乐开了花。
晚上,赵四特意从空间里拿了点好菜,炒了个鸡蛋,又切了盘咸肉,算是庆祝母亲彻底康复。
饭桌上,其乐融融。
夜深人静,赵四躺在床上,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他翻看着那本滚瓜烂熟的《赤脚医生手册》,各种药方、穴位、急救手法清晰印刻。又看了看那箱整齐码放的药品。安全感又厚实了一层。
那个女医生的身影又模糊地闪过。他摇摇头,把这念头甩开。想啥呢,萍水相逢而已。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