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凌燕归凰:侯府嫡女重生录 > 第三十一章 新政风起,毒粮暗谋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禅位大典结束后的第三日,新帝萧景珩正式临朝。太和殿内,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手持朝笏,恭敬地站在殿下,目光落在龙椅上的年轻帝王身上 —— 明黄色龙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眉宇间褪去了东宫时期的温润,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严与沉稳。

    凌燕身着皇后朝服,站在东侧的凤座旁,头戴七尾凤冠,流苏轻轻晃动,却丝毫不显张扬。她的目光始终落在萧景珩身上,眼中满是骄傲与信任 —— 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定会成为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众卿平身。” 萧景珩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太和殿内,“今日临朝,首要之事便是推行新政。前几日查抄宸妃余党时,发现江南盐场积弊深重,盐税流失严重,百姓吃盐艰难。朕决定,即日起改革盐税制度,取消盐商专卖权,由朝廷统一管理盐场,降低盐价,让百姓都能吃上平价盐。”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盐税一直是朝廷的重要财源,也是旧贵族与盐商勾结牟利的关键领域,萧景珩的新政无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户部尚书李大人率先出列,躬身行礼:“陛下,盐税改革事关重大,若是取消盐商专卖权,恐会引起盐商不满,甚至引发江南动荡。还请陛下三思!”

    “李大人此言差矣。” 凌燕轻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太和殿。百官的目光纷纷转向她,眼中满是惊讶 —— 自开国以来,极少有皇后在朝堂上直言政事。

    萧景珩看向凌燕,眼中带着一丝温柔的默许。凌燕上前一步,继续说道:“前几日在江南查盐场时,我亲眼所见盐商与贵族勾结,将盐价抬高十倍,百姓只能吃掺了沙土的劣质盐,甚至有人因无盐可吃而生病。如今陛下推行盐税改革,正是为了百姓谋福祉,何来动荡之说?至于盐商的利益,朝廷可设立补偿机制,引导他们转型经营其他产业,既保百姓利益,也兼顾盐商生计,何乐而不为?”

    凌燕的话条理清晰,既点明了盐场积弊,又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百官听后,纷纷点头赞同,连之前反对的李大人也沉默不语。

    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对凌燕微微颔首,随即对百官说道:“皇后所言极是。盐税改革之事,由户部牵头,皇后协助制定细则,务必在一个月内落实到位。若有贵族或官员暗中阻挠,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百官齐声应和,声音坚定有力。

    朝会结束后,萧景珩与凌燕并肩走回坤宁宫。暖阳透过宫道旁的柳树,洒下细碎的光影,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

    “今日在朝堂上,多亏有你。” 萧景珩握住凌燕的手,语气带着一丝温柔,“若不是你挺身而出,李大人他们恐怕还会百般阻挠。”

    “我们是夫妻,本就该相互扶持。” 凌燕笑着说,“再说,盐税改革关乎百姓生计,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对了,我今日整理江南盐场的资料时,发现有几家盐商与前朝余孽的旧部有往来,或许我们该重点关注一下。”

    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你说得对。这些人贼心不死,定不会轻易放弃。秦风已经派人去调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接下来的几日,凌燕全身心投入到盐税改革细则的制定中。她结合在江南查案的经验,制定了 “盐场官营、统一定价、定期巡查” 的制度,还设立了 “盐政监察司”,专门负责监督盐场运作和官员行为,防止贪污腐败。萧景珩对凌燕的方案赞不绝口,当即下令推行。

    然而,新政推行的第五日,京城却突发意外。

    当日清晨,负责皇宫御膳房食材采购的侍卫匆匆赶到坤宁宫,脸色苍白地跪在地上:“陛下,娘娘,大事不好了!今日送来的粮食中,发现了剧毒!御膳房的厨师误食后,已经中毒身亡了!”

    “什么?” 萧景珩和凌燕同时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

    “仔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景珩的声音沉了下来,语气带着一丝威严。

    “今日寅时,粮商王大户按照约定,将粮食送到御膳房。厨师张师傅在检查粮食时,发现有几袋大米的颜色异常,便取了一点尝尝,没想到刚吃下去就口吐白沫,没过多久就没了气息。太医检查后说,大米中掺了‘牵机引’,是一种剧毒,无药可解。” 侍卫连忙解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牵机引?” 凌燕皱起眉头,眼中满是凝重,“这种毒药药性猛烈,且不易察觉,一般只在宫廷斗争中使用。王大户是什么人?为何会突然送来有毒的粮食?”

    “王大户是京城最大的粮商,祖辈都是做粮食生意的,之前一直为皇宫供应粮食,从未出过差错。” 萧景珩的语气带着一丝疑惑,“难道是有人故意陷害他,还是他本身就与前朝余孽有关?”

    “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必须尽快查明真相。” 凌燕语气坚定,“若是剧毒粮食流入民间,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御膳房的食材必须重新检查,防止还有其他有毒的食物。”

    萧景珩点头,立刻下令:“秦风,立刻带人去查封王大户的粮铺,将王大户带回宫审问!另外,让人全面检查御膳房的所有食材,同时通知京城的各个粮仓,暂停粮食发放,等待检查!”

    “臣遵旨!” 秦风躬身行礼,转身匆匆离去。

    凌燕跟着萧景珩来到御膳房。御膳房内,几名太医正在检查粮食,地上躺着厨师张师傅的尸体,脸色发黑,嘴角还残留着白沫,场面触目惊心。

    “陛下,娘娘。” 太医令上前躬身行礼,语气凝重,“经过检查,有三袋大米中掺了‘牵机引’,其他食材暂时没有发现问题。这种毒药是用多种毒虫和草药炼制而成,毒性极强,只需微量便足以致命。”

    凌燕走到装着毒米的袋子旁,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大米的颜色比正常大米略深,颗粒也更饱满,若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异常。她拿起一粒毒米,放在鼻尖轻嗅,隐约闻到一丝淡淡的腥气。

    “这毒米的颜色和气味都很特别,不像是普通粮商能弄到的。” 凌燕站起身,对萧景珩说,“王大户只是个普通粮商,恐怕没有能力弄到‘牵机引’,更不敢在皇宫的粮食里下毒。此事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萧景珩点头,眼中满是冷意:“不管是谁在背后搞鬼,朕都要让他付出代价!”

    没过多久,秦风带着王大户回到皇宫。王大户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陛下饶命!娘娘饶命!臣真的不知道粮食里有毒啊!这些大米都是从江南的粮商那里进的,臣只是转手卖给皇宫,从未动过手脚啊!”

    “从江南哪个粮商那里进的?” 萧景珩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如实招来,若有半句谎言,定斩不饶!”

    “是…… 是江南的刘三!” 王大户连忙说道,“刘三是江南最大的粮商,臣与他合作多年,之前一直没有出过问题。这次的大米,就是半个月前从他那里进的,臣还特意检查过,没有发现异常啊!”

    “刘三?” 凌燕心中一动,“我记得之前查江南盐场时,这个刘三与宸妃母家的盐商有往来,而且还与前朝余孽的旧部有联系!”

    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看来此事与刘三脱不了干系!秦风,立刻派人去江南捉拿刘三,查明毒米的来源和目的!另外,加强京城的防卫,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是,臣遵旨!” 秦风躬身行礼,转身离去。

    接下来的几日,萧景珩和凌燕一边处理毒粮事件,一边关注盐税改革的进展。凌燕根据王大户的供述,整理出刘三与前朝余孽的往来记录,发现刘三不仅向京城供应毒粮,还在江南的几个粮仓中藏了大量毒粮,准备在新政推行后,趁百姓抢购平价盐时,将毒粮流入民间,制造恐慌,从而阻挠新政的推行。

    “这个刘三,真是用心险恶!” 萧景珩看着凌燕整理的记录,眼中满是怒火,“若是毒粮流入民间,定会引发大规模的中毒事件,到时候百姓恐慌,新政也会被迫停止!”

    “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他!” 凌燕语气急切,“根据记录,刘三藏毒粮的粮仓分别在苏州、杭州和扬州,距离京城较远,若是派人过去,恐怕会来不及。不如我们联系江南的地方官员,让他们协助查封粮仓,捉拿刘三的党羽?”

    萧景珩点头:“好主意!江南的苏州知府李明是朕的心腹,为人正直,我们可以让他负责此事。另外,秦风已经带着精兵前往江南,相信很快就能与李明汇合,将刘三的势力一网打尽!”

    凌燕立刻提笔,写下一封密信,详细说明了刘三藏毒粮的位置和计划,让侍卫快马加鞭送往江南。

    三日后,江南传来捷报 —— 李明与秦风联手,成功查封了刘三藏毒粮的三个粮仓,缴获毒粮十万石,捉拿刘三及其党羽两百余人。刘三在审讯中供认,他是受前朝余孽的指使,故意在粮食中下毒,目的是阻挠盐税改革,制造混乱,为前朝余孽的叛乱做准备。

    “太好了!” 萧景珩看着捷报,眼中满是欣喜,“终于彻底解决了毒粮危机!新政可以顺利推行了!”

    凌燕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刘三被抓,前朝余孽失去了重要的棋子,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搞出什么乱子了。我们终于可以安心推行新政,为百姓谋福祉了。”

    萧景珩握住凌燕的手,语气带着一丝郑重:“燕儿,谢谢你。若不是你细心整理记录,发现刘三的阴谋,后果不堪设想。有你在身边,朕觉得心中踏实多了。”

    凌燕抬头看着萧景珩,眼中满是爱意:“我们是夫妻,本就该一起面对所有的困难。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与你一起守护这大好江山,守护百姓的幸福。”

    萧景珩俯身,在凌燕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带着温热的气息,温柔而坚定:“好。”

    毒粮危机解决后,盐税改革在江南顺利推行。平价盐很快进入百姓家中,百姓们纷纷称赞新帝和皇后的英明。江南的盐场在朝廷的管理下,运作井然有序,盐税收入也比之前增加了三成,为朝廷的财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日午后,凌燕和萧景珩坐在坤宁宫的暖阁里,看着窗外的景色。庭院里的牡丹开得正艳,五彩斑斓,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美不胜收。

    “你看,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凌燕轻声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之前在江南看到的那些疾苦,如今终于有了改善。”

    “是啊。” 萧景珩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朕还想推行水利改革,治理黄河水患,让百姓们不再受洪水之苦。另外,还要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让朝堂风气焕然一新。”

    凌燕看着萧景珩眼中的憧憬,笑着说:“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会全力支持你。水利改革方面,我可以帮你整理之前的水利资料,找出黄河水患的根源;吏治整顿方面,我们可以设立‘监察御史’,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防止贪污腐败。”

    萧景珩握住凌燕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有你在身边,朕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燕儿,有妻如你,夫复何求?”

    凌燕脸颊微红,轻轻靠在萧景珩的肩上,语气带着一丝甜蜜:“能与你并肩作战,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暖阁里,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温暖而明亮。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新的挑战等着他们,但只要他们能一直这样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国泰民安、百姓幸福的盛世王朝。

    而此刻的天牢里,刘三正坐在冰冷的地面上,眼中满是悔恨。他后悔自己不该被前朝余孽利用,后悔自己为了钱财,不惜危害百姓的性命。可一切都已经晚了,他犯下的错,终究要付出代价。

    坤宁宫的暖阁里,凌燕和萧景珩依旧在讨论着新政的细节。他们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像是在谱写一首关于江山与爱情的赞歌。窗外的牡丹开得愈发鲜艳,仿佛在为他们的幸福与王朝的繁荣而喝彩。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政在萧景珩和凌燕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推行。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朝堂风气也焕然一新,大靖王朝迎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而凌燕与萧景珩的感情,也在共同治理江山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深厚,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帝王夫妻典范。

    他们知道,这只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未来,他们还会一起面对更多的挑战,一起创造更多的辉煌,一起守护这大好江山,一起度过往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