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清晨五点,天光未亮,宿舍窗外还是一片沉寂的深蓝。姜凌霜准时醒来,没有一丝赖床的困倦。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用冷水仔细地洗了脸,刺骨的凉意瞬间驱散了最后一丝朦胧,让大脑变得异常清醒。她换上那件洗得最干净、虽然旧却熨烫平整的格子衬衫,这是她唯一一件看起来稍微体面点的衣服。然后,她将昨晚已经反复检查过无数遍的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铅笔、橡皮等考试用品,再次一一清点,整齐地放入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她没有去吃食堂准备的所谓“营养餐”,而是拿出姜大伯他们送来的鸡蛋,用开水泡热,慢慢地吃了一个,又喝了一杯温水。食物简单,却让她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踏实和温暖,仿佛汲取了来自姜家坳的力量。
走向考场的路上,校园里已经人头攒动。考生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脸上交织着紧张、焦虑、期待和故作镇定的复杂表情。家长们围在校门口,踮着脚尖,一遍遍地叮嘱着,眼神里是比考生更甚的焦灼。凌霜独自一人,穿过喧闹的人群,步伐沉稳。她没有看向任何人,目光平视前方,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努力将外界的一切干扰屏蔽在外。
考场设在教学楼,气氛肃穆到近乎凝固。入口处,监考老师手持金属探测仪,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位考生。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息和一种无形的压力。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凌霜安静地坐下,将文件袋放在桌角。桌椅有些陈旧,桌面上还有不知哪届学生刻下的痕迹。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试图将那份源自全村期望的巨大压力,转化为专注答题的动力。
第一科,语文。
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一片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夹杂着几声压抑的惊叹或叹息。凌霜迅速浏览全卷,题型熟悉,但阅读材料的深度和作文题的开放性,都预示着这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她摒弃杂念,从最基础的字词音形义开始,稳扎稳打。阅读理解的文章涉及古典文学鉴赏,她调动起全部积累,字斟句酌,努力捕捉字里行间的深意。最关键的作文题终于映入眼帘,题目要求围绕“根”与“远行”谈谈思考。凌霜的心猛地一跳,这个题目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她闭上眼,脑海中瞬间闪过鸡鸣岭的山水、母亲坟头的黄土、大哥南下的背影、乡亲们送行时的目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她没有犹豫,提笔便写,将三年来的艰辛、对故土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化作真挚的文字流淌于笔端。笔尖沙沙,情感真挚,她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这是在决定命运的考场。
下午,数学。
这是凌霜的强项,也是拉开分差的关键。试卷难度果然不小,尤其是后面的几道大题,层层设卡,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凌霜沉着应对,先易后难,确保基础分一分不丢。遇到难题,她不急不躁,仔细审题,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推演,将复杂问题拆解成熟悉的模块。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她也浑然不觉,整个世界只剩下题目和演算。终于,在交卷前一刻,她攻克了最后一道压轴题,虽然过程曲折,但答案清晰。放下笔的那一刻,她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种经过激烈搏杀后的疲惫与成就感交织在一起。
第二天,理科综合。
这是一场对知识储备、答题速度和体力精力的终极考验。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知识交织,题量大,时间紧。凌霜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了先做生物、再化学、最后攻坚物理的策略。她全神贯注,大脑高速运转,在不同学科间快速切换思维频道。实验题、推理题、计算题……她像一名熟练的工匠,精准地使用着三年磨砺出的“工具”。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考场里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答题卡的密集声响和偶尔传来的沉重叹息。凌霜拼尽全力,终于在终考铃响前的最后一分钟,填满了答题卡上最后一个空白。放下笔时,她的右手手指已经僵硬酸痛,后背也已被汗水湿透。
最后一科,英语。
这是凌霜最没把握的一科。听力部分,她凝神静气,努力捕捉每一个音节。阅读理解,文章题材广泛,生词不少,她运用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断,力求理解主旨。完形填空和作文,她调动起所有积累,谨慎选择,尽力表达。虽然过程中仍有磕绊和不确定,但她始终没有慌乱,坚持到了最后。
当终考的铃声尖锐地划破考场的寂静,宣告一切尘埃落定时,凌霜缓缓放下笔,身体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她没有像有些考生那样欢呼或哭泣,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被收走的试卷,心中百感交集。过去三年一千多个日夜的艰辛奋斗,过去两天高度紧张的脑力鏖战,以及背后承载的无数期望,在这一刻,都画上了一个暂时的**。
她走出考场,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混在涌出教学楼的人流中,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但也有一丝隐隐的释然。无论结果如何,她已拼尽全力,无愧于心,无愧于那些殷切的目光。接下来的,便是等待。而等待本身,亦是另一种煎熬的开始。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