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 > 第101章 继续和其他大佬交朋友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五年?从几万到一千万?十年内网民数量一亿?

    这怎么可能?这比发射火箭还快。

    “江董,你这个……是不是太乐观了?”马华腾的语气很委婉。

    丁三石更直接:“硬件和资费是两座大山,就算国家大力扶持,电脑降价,电话费下调,也不可能快到这种地步。老百姓总得先买得起电脑吧?”

    “你们都是业内人士,应该懂的技术发展的速度从来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江振邦解释道:“1985年,互联网在米国还只是少数军事和科研机构的玩具,现在你们知道米国有多少互联网用户吗?”

    马华腾立刻道:“至少两千万了!”

    “对呀,这仅仅是爆炸性增长的开始。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新世界的规则系统。一旦基础建好,它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因为越多人用,它的价值就越大,这种共识效应会让用户数量爆炸式增长。”

    “至于老百姓什么时候能买得起电脑……”

    江振邦笑道:“可以用电话和电视的普及速度做参考嘛,还有VCD,去年万燕的一台VCD,卖四五千块,现在呢?我们兴科量产的VCD,成本能压到一千块。”

    “电脑也是一样,核心部件的价格会以你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暴跌。至于网费,当用户规模上来,当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国家战略,你觉得它还会贵吗?”

    马华腾和丁三石都有些被说服了,但后者又有点嘴硬:“咱们和米国相比差距太大了,国内电脑产业的发展也不和人家比较。”

    江振邦不置可否,问:“你们认为让互联网和电脑快速普及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马华腾沉吟道:“还是硬件成本,电脑太贵了。”

    丁三石补充:“网络资费,普通家庭也承受不起。”

    江振邦摇摇头,道:“是人才,是海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对信息和外部世界充满极度渴望的年轻人。”

    “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今年我国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已经接近百万,这个数字未来十年也会成倍增加。因为民众渴望高等教育,国家也需要高等人才,上大学的人越多,越能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

    “而这些高等人才,就是我国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产业能够迅速发展的根本燃料。”

    总体而言,这顿饭是江振邦给未来的两位互联网巨头上课、画饼,讲趋势,谈未来。

    马华腾和丁三石听得是半信半疑,但也心潮澎湃。

    他们只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了三岁的年轻人好牛逼,也好会吹牛逼,不愧是一家资产上亿国企的掌门人。

    看问题直击本源,视野非常有高度。

    比不了比不了,如果不是江振邦实在年龄太小,他们真想拜大哥了。

    饭局结束,丁三石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兴科还招不招人。

    江振邦哈哈一笑,让李天来掏出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说:“我会看相,你和POny,一个是食伤生财,一个杀印相生!都是做大事的命,你们不适合给人打工,只能自己创业做老板。”

    “现在你们兄弟俩先沉淀沉淀,静待时机,有烦心事,随时给我打电话聊天,等时机成熟了,你们想自己出来单干,就来兴宁找我。”

    微微一顿,江振邦豪迈道:“钱的问题,人的问题,我竭尽全力的帮你们!”

    这句承诺不可谓不重,让马华腾和丁三石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回去的路上,陶英杰忍不住问:“老大,你为啥那么重视他俩啊?”

    江振邦悠悠道:“我很看好互联网这个行业,所以遇到相关人才就想认识认识。”

    言罢,他叮嘱陶英杰:“你以后在南方常驻,算是代表我,要和他们多走动,没事就请他们吃吃饭喝喝酒。遇到搞IT,做互联网的其他人才,也帮我笼络住了。”

    “过段时间我给你一笔钱,你到沪市成立家投资公司,我判断明年股市应该会走强。我选股,你招聘交易员来炒。然后用盈利给这些人做天使投资,让他们创业。你自己,也要多了解相关行业。”

    陶英杰听得心头一跳,成立投资公司?炒股?

    搞金融啊?这玩法可比倒卖家电高级多了!

    陶英杰一直想做,所以连忙点头应下,也没来得及问炒哪个,反正江振邦说过段时间再给钱。

    陶英杰嬉皮笑脸地扯别的:“老大,你啥时候学的看相?给我也看看呗?我是什么命格?”

    江振邦说刚才是饭桌上胡说的,自己不会,陶英杰不信,一再追问。

    江振邦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是偏财坐偏官,心思多,脑子活,容易得横财,但更容易被其拖累,最终一场空,所以你必须得走正路…简而言之,听我的话就完事了!”

    陶英杰将信将疑,不过面上立刻应声:“听你的,你是领导,又带我发财,我不听你的听谁的?”

    在鹏城的最后两日,江振邦的行程依旧紧凑。

    他以兴科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先后拜访了两家企业,

    第一家是在今年初刚成立的,藏在鹏城郊区工业园里的“毕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与江振邦相比,毕亚迪的老板王传富才是个真正的技术天才,从首都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毕业后留院工作,做到副教授后下海经商,自主创业。

    未来,王传富被芒格誉为“亨利·福特和爱迪生结合体”,毕亚迪也成为了一家举世闻名的车企。

    但现在,毕亚迪只是个做电池的小公司。

    江振邦找上了门,理由是为兴科未来的便携式影音产品考察电池供应商。

    然而,两人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话题很快就从几毛钱一个的电池成本,飘到了十年后的新能源格局。

    二人聊了半天,最后各自意犹未尽的道别,王传富看着江振邦的名片,才想起来他好像没下一分钱的订单。

    江振邦去的第二家,是已经小有名气的“华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老板名叫任正平。

    拜访理由也类似;兴科公司正在高速扩张,未来对企业内部的程控交换机以及通讯网络有极高需求,希望寻求一家可靠的本土供应商。

    任正平对此表示了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华未自主研发的产品。

    然而谈话的走向便超出了商务的范畴。

    江振邦从企业通讯聊到未来的移动网络,从2G时代的GSM和CDMA之争,聊到未来数据业务将取代语音通话,成为通讯网络的主要载体。

    他甚至断言,未来十年,谁掌握了核心的交换与传输技术,谁就能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观点,与任正平倾尽所有投入研发的理念不谋而合。

    任正平有些意外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无法想象,一个来自东北县城、搞家电的国企厂长,竟然对通讯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有着如此深刻的洞见。

    这不像是合作方,更像是一位同行多年的战略知己。

    这场会面,最终也没有落到任何一纸合同上,只在临别时,任正平用力地握了握江振邦的手,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至此,南下之行,圆满收官。

    十二月七号,江振邦坐上了前往首都飞机,董秘李天来没忍住,问道:

    “老板,你最后这两天见的人,好像都没和他们达成什么合作。”

    “就是交个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江振邦心里清楚,自己的根基在体制内,但仕途想要走得稳、走得远,光靠自身的努力和高层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山头”,一个能在关键时刻为他提供强大助力的利益共同体。

    马华腾、丁三石代表着未来的互联网舆论和新兴经济。

    王传富、任正飞则代表着实体工业和科技命脉。

    而兴科公司和他即将亲手扶持起来的“青年军”,则是他最直接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班底。

    当这些力量汇集在一起,将形成一股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洪流,成为他在官场上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长枪和盾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