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拾穗儿 > 第25章-备展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距离“国际青年生态科技创新大赛”的最终舞台只剩不到一个月,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倒计时的滴答声。

    拾穗儿和她的团队,如同即将踏上最终航程的航船,进入了全力冲刺的备战阶段。

    实验室的灯光,成了校园里最后熄灭的星盏,常常与天边的晨曦无声换岗。

    键盘清脆的敲击声、热烈而低沉的讨论声、仪器运转的轻微嗡鸣,交织成一首夜晚独特的协奏曲。

    每个人的脸上都难掩连续奋战的疲惫,但当你望向他们的眼睛——那里没有倦怠的阴霾,只有一种近乎燃烧的、坚定的光芒,仿佛他们已经看到了戈壁的风沙在数据模型中起舞,看到了理想中的绿洲在屏幕上绽放。

    这个名为“沙漠绿洲”的项目,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的意义。

    它沉甸甸地承载着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与智慧,更凝结着戈壁滩上那三个月风沙与汗水淬炼出的魂。

    那些被烈日炙烤的脚印,与当地居民紧握的双手,以及亲眼所见的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让这几页项目书、这方演示屏幕的背后,是一段滚烫、刻骨铭心的人生旅程。

    他们所要讲述的,不只是一个创新方案,更是一个关于承诺、汗水与希望的完整故事。

    拾穗儿肩负着项目中最具分量的部分——“戈壁实践环节”的展示与讲解。

    这不仅是技术的阐述,更是整个项目灵魂的呈现。

    每当夜深人静,实验室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低鸣,她独自坐在电脑屏幕散发的光晕里,重新梳理那些被风沙浸染过的记忆。

    这时,那些深埋于心的戈壁时光便如潮水般冲破闸门,带着灼人的温度和粗粝的触感,将她紧紧包围。

    恍惚间,她仿佛又站在那片天地之间,一望无际的荒漠在烈日的炙烤下泛着刺眼的金光,干燥的风卷着沙粒扑打在脸上,带来一种熟悉而亲切的微痛。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那个外表已经有些磨损的移动硬盘——那里储存着的,是团队共同的三百多个日夜,是上千个无法复制的瞬间。

    随着鼠标点击,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次第展开:有队员们迎着风沙安装监测设备时紧抿的嘴角,有在临时帐篷里围着一盏灯激烈讨论时映在帆布上的剪影,有在难得的雨后惊喜地发现一株顽强绿芽时迸发的、比星辰还亮的笑容……

    看着屏幕上那一张张被阳光与风沙共同雕刻过的年轻脸庞,拾穗儿的眼眶不禁湿润了。那不仅是艰苦的痕迹,更是奋斗的勋章。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段经历,她特意联系了一位专业的视频剪辑师李老师。

    第一次去李老师工作室的那天,拾穗儿紧张得手心冒汗。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硬盘,像是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

    “李老师,这些都是我们在戈壁的记录,”

    她打开文件夹,一张张地翻看着照片,“这张是我们搭建第一个固沙网格的那天拍的,那天风特别大,小王的手都被磨破了,但他还是坚持干完了活。”

    照片上的年轻人正咧嘴笑着,举起缠着纱布的右手,身后是刚刚铺设好的固沙网格。

    阳光落在他沾满沙尘的脸上,那双眼睛亮得惊人。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着照片:“这张很好,很有感染力。你们在戈壁待了多久?”

    “整整三个月,”

    拾穗儿轻声说,“最开始的两周是最难熬的,沙尘暴来了三次,我们搭建的好几个实验区域都被埋了。有时候大家累得连饭都吃不下,晚上挤在简易板房里,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谁都不说话。”

    她点开一段视频,画面中是他们在戈壁中种植的第一批梭梭树苗。

    细弱的树苗在风中摇曳,团队成员们正小心翼翼地给它们浇水。

    “这是小树苗成活的那天,”

    拾穗儿的声音微微发颤,“我们本来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过了两周,它们竟然真的发芽了。那天大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拉着手在沙地里转圈。”

    李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拍了拍拾穗儿的肩膀:“我明白你想表达什么了。这些不仅仅是资料,更是你们用汗水和青春书写的故事。我们会把它们剪辑成一个有温度的作品。”

    接下来的日子里,拾穗儿一有空就往李老师的工作室跑。

    他们一起筛选素材,讨论剪辑思路,常常一忙就是整个通宵。

    拾穗儿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哪怕是转场的一个小小瑕疵,她都会要求重来。

    有一次,为了找到最适合的背景音乐,她听了上百首曲子,直到凌晨三点才找到那首既苍凉又充满希望的戈壁民谣。

    “就是它了,”

    她激动地对李老师说,“这首曲子里有风沙的声音,有驼铃的回响,还有戈壁人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与此同时,团队的其他人也在为项目的其他部分忙碌着。

    负责技术部分的班长陈阳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调试设备,确保实物模型能够完美展示他们的创新技术;负责数据分析的苏晓则一遍遍地核对各项实验数据,制作出精美而准确的数据图表。

    然而,对拾穗儿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准备材料,而是要在答辩环节流畅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第一次模拟答辩时,她站在团队成员面前,刚开口说了没几句,大脑就一片空白。

    “我们的项目……主要是针对戈壁荒漠化……那个……”

    她卡住了,脸颊瞬间涨得通红,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对不起,我重来一遍。”

    第二次尝试,她勉强讲完了开场白,但在描述关键技术环节时又出现了混乱。

    她越是想表达清楚,就越是语无伦次。最终,她沮丧地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个汇报?”

    “别这么说,”

    陈阳走上前,递给她一瓶水,“你在戈壁的时候不是讲得很好吗?记得那次给当地牧民讲解我们的项目,你用那么生动的语言,连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苏晓也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是啊穗儿,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自信。你太想把每句话都说得完美了,反而束缚了自己。”

    团队成员们决定帮助拾穗儿克服这个障碍。

    他们每天抽出两小时,专门进行答辩练习。

    大家轮流模拟评委提问,从技术细节到项目意义,从实施难度到推广价值,涵盖了所有可能被问及的问题。

    有一次,陈阳故意提出了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你们的项目与现有的荒漠化防治技术相比,优势在哪里?具体数据支持是什么?”

    拾穗儿一时语塞,紧张地抿着嘴唇,眼神慌乱地寻找着支援。

    苏晓立刻递过来一份资料,轻声提醒:“想想我们上周讨论过的对比实验数据。”

    拾穗儿深吸一口气,慢慢平静下来,开始有条不紊地回答问题。

    她详细列举了项目的创新点,并引用了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回答得越来越流畅自信。

    “很好!”陈阳鼓掌道,“就是要这样,即使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要保持镇定,用自己的方式回应。”

    随着练习的深入,拾穗儿逐渐找到了感觉。

    她不再试图背诵稿子,而是真正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

    她学会了在讲解时加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变化,学会了用停顿来强调重点,学会了用眼神与听众交流。

    距离大赛还有一周的时候,团队进行了一次全真模拟。

    拾穗儿穿上为正式答辩准备的服装——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裤,头发整齐地扎在脑后。

    她站在会议室前方,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了讲解。

    “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科技项目,更是一段与土地对话的旅程,”

    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在戈壁滩的三个月里,我们见证了荒漠的残酷,也发现了生命的顽强……”

    她讲述着那些艰难而充实的日子,讲述着团队成员们如何顶着风沙铺设固沙网格,如何在缺水的条件下精心照料每一株树苗,如何与当地牧民结下深厚友谊。

    她的语言生动而真挚,时不时引用的戈壁谚语和诗句恰到好处地为讲述增色。

    当她讲到梭梭树苗成活的那天时,声音不禁哽咽了:“那天傍晚,我们围坐在那些嫩绿的小苗旁边,看着夕阳把整片戈壁染成金黄色。一位老牧民拉着马头琴,唱起了古老的歌谣。在那一刻,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希望——它可能很微小,就像沙海中的一粒种子,但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它终将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讲解结束的那一刻,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苏晓冲上来紧紧抱住拾穗儿:“太棒了!我都被你说哭了!”

    陈阳也走过来,眼里闪着泪光:“这就是我们想表达的东西,你完全把它传递出来了。”

    拾穗儿望着伙伴们,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这是喜悦的泪水,是释然的泪水,更是感动的泪水。

    她想起在戈壁最难熬的日子里,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从未有人说过放弃。

    她想起为了这个项目,大家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付出了多少心血。

    她想起奶奶阿古拉在电话里的叮咛,教授们的悉心指导,还有那些戈壁牧民无私的帮助……

    “谢谢你们,”她擦去眼泪,露出灿烂的笑容,“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大赛前夜,拾穗儿独自一人来到实验室做最后的准备。

    她轻轻抚摸着那个即将带往赛场的实物模型——一个精致的戈壁生态系统的微缩景观,里面有着他们设计的所有创新元素。

    模型的一角,陈阳特意加了一个小小的人偶,那是按照拾穗儿的形象制作的,正蹲在地上种植树苗。

    拾穗儿打开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在戈壁拍的照片。

    照片上,团队成员们站成一排,身后是初具规模的固沙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照片下方,有一行她亲手写下的字:“每一粒沙子都记得我们的汗水,每一株树苗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她合上笔记本,走到窗前。

    夜空中的星星格外明亮,让她想起戈壁的夜晚,那些清澈得仿佛能触摸到银河的夜晚。

    明天,她将代表整个团队,站上世界的讲台,向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讲述他们与戈壁之间那个沉甸甸的约定。

    “我们会做到的。”

    她轻声说着,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千里之外那片无言的戈壁。声音很轻,却有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因为这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这是我们所有人,一起种下的梦。”

    月光如水,静静铺在她轮廓分明的脸庞上。那双曾因未知而闪烁不安的眼睛,此刻清澈、坚定,仿佛盛进了整片星空的光。

    她明白,比赛的结果或许会被人铭记,但真正无法被时间带走的,是这段所有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的日子,是每一次跌倒时伸向她的那双手,是暗夜里彼此点亮的目光。这些,早已悄悄沉淀为她生命中最坚实的底气。

    明天,她就要带着这份独一无二的礼物,从容、坦然地走向世界的聚光灯下,把他们的故事,讲给风听,讲给云听,讲给所有愿意相信的人听。

    窗外,一颗流星倏然划过,在深蓝的天幕上留下一道温柔而坚定的弧线。

    拾穗儿仰起头,唇角漾开一抹浅浅的笑意,像戈壁中悄然绽放的花。她轻轻合上眼,任星光落满眼帘,在心底郑重地许下了一个愿望——

    愿每一个奔赴未来的灵魂,都能记住自己最初的模样;

    愿每一粒深埋于风沙的梦想,都有破土而出的勇气;

    愿这片沉默而坚韧的土地上,所有不屈的生命都能在荒凉中长出自己的春天。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

    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远方,而是带着根脉走向世界;

    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长夜,而是即使在最暗处,心中仍有不灭的星。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