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拾穗儿 > 第32章-捐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校园里的梧桐叶被秋风吹拂,在地上铺了一层碎金般的地毯。

    公告栏前挤满了人,毕业答辩安排、离校通知、跳蚤市场海报贴了一层又一层,空气里弥漫着毕业季特有的味道——既有打包行李的淡淡离愁,也有对未来的热切憧憬。

    有人抱着旧书匆匆走向跳蚤市场,有人在梧桐树下合影留念,而图书馆前的长桌旁,却热闹得像一片独立的小天地。

    一条写着“毕业捐书·情系戈壁”的红色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与梧桐叶的沙沙声交织成独特的背景音乐。

    拾穗儿正蹲在桌后忙碌着。她手握钢笔,在登记本上飞快地记录,字迹娟秀工整,就像她精心培育的沙枣苗,规整而充满生机。

    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她也顾不上擦一下,只顾着接过同学们递来的书,然后小心翼翼地在书脊贴上“戈壁图书馆”的蓝色标签。

    这些标签是她前一晚熬夜亲手剪的,边角都特意剪得圆润,生怕划伤孩子们的小手。

    “拾穗儿姐,等一下!”

    一个清亮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拾穗儿抬起头,看见一个穿着蓝白校服的学弟抱着一本厚厚的精装书,一路小跑过来。

    他的运动鞋踩过落叶,发出清脆的声响。

    学弟额头上冒着细汗,怀里的那本《太空百科》封面崭新,宇航员的头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书脊上还贴着一张画着笑脸星星的便利贴。

    “学弟,慢点跑,别摔着。”

    拾穗儿连忙站起身,伸手去接书。

    手指刚碰到硬挺的书脊,就不小心蹭到了学弟的手背。

    学弟的手热乎乎的,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温度。

    他像是被烫到似的,手轻轻一抖,随即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耳朵尖微微泛红,露出腼腆的笑容:“拾穗儿姐,我听陈阳学长说,你毕业后要回戈壁建图书馆,我特意把我最爱的书带来了。”

    他把书往拾穗儿手里又递了递,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封面:“这本书里有好多星球的图片,木星的红斑、土星的光环……我小时候翻了一遍又一遍,做梦都想去太空。我想,戈壁的天空一定特别干净,孩子们看完书,抬头就能看到真正的星星。”

    说到这里,他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轻轻抠着书角:“拾穗儿姐,以后孩子们看这本书,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比如哪个星球离地球最近,或者宇航员在太空怎么吃饭,还能给我发消息问问吗?等放假了,我也想去戈壁看看,给孩子们讲讲星星的故事。”

    拾穗儿看着学弟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用力点点头,把书紧紧抱在怀里,轻轻抚摸过那张星星便利贴:“当然可以!等你放假来,咱们就一起带孩子们去戈壁滩上看星星,你来讲太空知识,我来讲沙枣苗怎么生长,好不好?”

    “真的吗?太好了!”

    学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笑得露出了两颗小虎牙,“那我回去就把我的天文望远镜保养好,到时候带过去,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银色的笔,在登记本上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字迹虽然有些歪扭,却格外认真:“拾穗儿姐,这是我的电话,随时找我都行!”

    看着学弟欢快离开的背影,拾穗儿低头抱紧怀里的《太空百科》,仿佛能感受到书页间承载着少年人对远方的憧憬。

    她小心地把书放在“科普类”的书堆上,然后在登记本上学弟的名字旁边,特意画了一个小小的星星——就像他贴在书上的那个一样。

    以后每当翻看这本登记册,她都会想起这个愿意把心爱的书籍和天文梦想一起托付给戈壁孩子的少年。

    这时,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节奏清晰——拾穗儿不用回头就知道是陈阳来了。

    他走路时右脚会习惯性地轻轻踮一下,那是去年帮她搬沙枣种子箱时崴伤后留下的小习惯。

    “刚看你和学弟聊得挺开心,什么事这么高兴?”

    陈阳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一摞用麻绳捆得整整齐齐的书就落在了桌角,“我跑了三栋宿舍楼,学长们把珍藏的《昆虫记》、《少儿编程入门》等书都捐出来了,你数数看够不够。”

    拾穗儿抬起头,正好迎上陈阳的目光。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白色T恤,袖子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胳膊,手肘处还沾着几点梧桐絮,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像戈壁滩上初升的太阳,照得她心里暖洋洋的。

    “学弟捐了本《太空百科》,还说放假要带天文望远镜去戈壁,给孩子们讲星星的故事呢。”

    拾穗儿笑着指了指那本精装书,声音里满是喜悦,“你看,书脊上还有他画的星星,多可爱。”

    陈阳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嘴角也扬了起来:“这小子,上次跟我打听捐书的事,说要捐‘最宝贝的东西’,原来是这本《太空百科》。”

    他蹲下身,很自然地接过拾穗儿手中的笔,笔杆上还残留着她手心的温度。

    “早上听你说担心书不够,我跟张教授说了一声,先过来帮你。”

    陈阳的字迹刚劲有力,和拾穗儿娟秀的字迹并排写在登记本上,倒像是早就约定好的一样。

    两人的肩膀靠得很近,陈阳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混合着梧桐花的清甜,悄悄萦绕在拾穗儿鼻尖,让她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耳根也有些发热。

    忙碌到夕阳西斜,捐书的人渐渐少了。梧桐树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落在堆满书籍的桌面上。

    拾穗儿靠在梧桐树干上休息,刚拧开矿泉水瓶,就听到远处传来熟悉的咳嗽声——是张教授。

    她抬头望去,只见教授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慢慢走来。

    帆布包的带子被书压得变了形,教授的背似乎比上次见面时更弯了一些,但他依然小心地把包护在身前,生怕里面的书被碰坏。

    “张教授!您怎么来了?”

    拾穗儿连忙迎上去,伸手想接过帆布包,却被教授轻轻推开。

    “不重,我自己来。”

    教授笑着拍拍包,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了两条缝,“昨天听陈阳说你在为戈壁图书馆募书,我回家翻了翻,把今年新买的几本书带来了,都是关于植物培育和乡村教育的,应该能帮上忙。”

    这时,陈阳也小跑过来,手里拿着两瓶温热的蜂蜜水——他知道张教授胃不好,特意去食堂请阿姨加热的。

    “教授,您先喝口水休息一下。”

    陈阳把水递过去,又小心地将帆布包放在桌上,拉开拉链时动作格外轻柔,生怕刮到书。

    包里的书摆放得整整齐齐。

    最上面一本《戈壁植物栽培技术》的封面上,贴着张教授手写的便签,字迹工整得像打印出来的一样:“此书收录近十年戈壁育苗案例,可结合沙枣苗生长特性教学。”

    拾穗儿的轻轻拂过书页,发现里面有许多教授的批注:有的地方用红笔圈出“沙枣苗耐旱性要点”,有的地方写着“此处可带学生实地观察”。

    在书的最后几页,还夹着一张教授手绘的育苗棚设计图,线条虽然有些颤抖,但每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通风口和浇水管道的位置都画了出来。

    “教授,这书您自己还没看完吧?”

    拾穗儿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记得上个月去办公室时,还看到教授在翻阅这本书。

    当时教授说,这本书是托国外的学生带回来的,国内很难买到,里面的案例非常实用。

    张教授摆摆手,温和地笑了:“书放在书架上才是浪费,用到实处才有价值。你们去戈壁扎根,给孩子们带去知识,比我这个老头子把书藏在家里强多了。”

    他顿了顿,伸手拍了拍拾穗儿的肩膀,掌心的温暖透过薄薄的衬衫传递过来。

    “我教了四十多年书,最骄傲的就是你们这些学生——心里装着远方,不贪恋城市的繁华,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做实事。这几本书,算是我给戈壁孩子们的一点心意。以后在育苗或教学上遇到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脑子还清楚,能帮你们出出主意。”

    拾穗儿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视线变得模糊。

    她想起大一刚上张教授的《植物学基础》时,自己因为基础差跟不上,是教授利用午休时间给她补课。

    大三她想去京科院实习,是教授耐心说服了校委会;大四时她发起“戈壁图书角”计划四处碰壁时,是教授帮她联系出版社争取到了第一批捐赠的绘本……这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教授,谢谢您……”

    拾穗儿哽咽着,话都说不完整,眼泪滴在《戈壁植物栽培技术》的封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陈阳悄悄递来纸巾,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用眼神安慰她——他知道,拾穗儿一直把张教授当作父亲一样敬重,教授的支持比任何鼓励都更让她感动。

    张教授看着她红红的眼睛,连忙又从包里拿出一本《乡村教育实践指南》递给她:“别哭,这书里有很多和农村孩子沟通的技巧,你们去了戈壁会用得上。我还夹了几张育苗时间表,从播种到定植的时间、浇水施肥的量都写清楚了,照着做能少走弯路。”

    陈阳接过书翻开,果然在扉页找到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教授手写的时间表,字迹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清晰可见,连“风沙天气需提前加固育苗棚”这样的细节都备注了。

    “教授,您想得太周到了。”

    陈阳的声音也有些沙哑。他明白,这不仅是文字,更是教授几十年田间地头积累的宝贵经验。

    张教授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有困难别硬扛”,才慢慢起身离开。

    拾穗儿和陈阳送教授很远,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梧桐林荫道的尽头才返回。

    “别难过了,教授肯定希望我们把事情做好。”

    陈阳递给拾穗儿一瓶水,帮她拧开瓶盖,“咱们把书整理好,尽快寄到戈壁,不辜负教授的心意。”

    拾穗儿点点头,擦干眼泪,重新蹲在桌前。

    她把张教授捐的书单独放在一个纸箱里,用红笔在箱子上郑重写下“张教授捐赠——育苗&教学参考”,字迹写得格外用力,生怕运输途中有所闪失。

    陈阳陪着她,将其余书籍按“教辅类”、“科普类”、“文学类”分类整理。

    两人偶尔抬头对视,都会忍不住微笑——刚才教授离开时,悄悄对陈阳说“拾穗儿这孩子实诚,你以后多照顾她”,想起这句话,两人的脸颊都有些发烫。

    整理到一半,陈阳突然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植物生理学》,封面上还贴着学校图书馆的旧标签,虽然边角已经卷起,但书本保存得很干净。

    “你看这是什么?”陈阳的声音带着神秘,眼里闪着光。

    拾穗儿惊讶地抬起头:“这不是我大一时啃了半个月的那本书吗?后来不小心弄丢了,还赔了图书馆二十块钱,难过了好久。”

    她接过书,轻轻拂过书脊,熟悉的触感让她想起大一时为了弄懂光合作用,抱着这本书在图书馆苦读的日子。

    翻开扉页,最角落的地方还画着一棵歪歪扭扭的沙枣苗,苗尖上有个小太阳,旁边写着“要像沙枣苗一样,扎根戈壁”。

    “我上周在旧书市场偶然看到的,一看到扉页上的沙枣苗,就认出是你的。”

    陈阳笑着指指那棵小苗,“你当年说,等回到戈壁,要用这些知识教孩子们育苗,这本书正好可以当教材。”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便签纸和钢笔,认真写道:“这是你当年努力学习的见证,我帮你留着。等戈壁的图书馆建好,我们一起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老师也曾这样抱着书本,一步步靠近梦想。”

    最后,他在落款处画了一个小太阳,和扉页上的沙枣苗相对,像一对默契的伙伴。

    贴便签时,陈阳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拾穗儿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迅速移开。

    拾穗儿感觉指尖还留着他掌心的温度,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旁边的《儿童文学》,心里却甜得像浸了蜜。

    她知道,陈阳记得她所有的小事:丢书的难过、教孩子们育苗的梦想、扉页上的涂鸦,甚至她爱吃校门口的糖炒栗子……

    “陈阳,”

    拾穗儿轻声开口,声音还带着些许鼻音。

    “等我们回到戈壁,一起把教授捐的书编成教材,一起教孩子们种沙枣苗,一起看着图书馆的书架被填满,好不好?”

    “好。”

    陈阳郑重地点头,眼神认真得像在许下承诺,“我们还要在图书馆旁边种一片沙枣林,等树长大了,孩子们就能在树下看书,就像我们现在在梧桐树下一样。对了,还得给那个捐《太空百科》的学弟留个位置,让他带望远镜来教孩子们认星星。”

    秋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约定鼓掌。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长,重叠在堆满书籍的桌上。

    十二个纸箱整齐地排列在一旁,登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书名——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每本书里都藏着对戈壁孩子的期待。

    暮色渐浓,校园里的路灯依次亮起,暖黄色的光芒洒在梧桐树上,也洒在拾穗儿和陈阳身上。

    陈阳提起最重的一个纸箱,对拾穗儿说:“走吧,我们去邮局寄书。早一天寄出,孩子们就能早一天读到这些书,教授的心意也能早一天送达,学弟的‘太空约定’也能早一天实现。”

    拾穗儿点点头,拎起那个装着《植物生理学》和张教授赠书的小纸箱,跟在陈阳身后。

    走过梧桐林荫道时,她忍不住停下脚步,看着那些抱着行李、互相道别的毕业生们,突然觉得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在遥远的戈壁,有等待他们的图书馆、渴望知识的孩子们、需要呵护的沙枣苗、学弟的天文梦想、师长的支持,以及身边人的陪伴。

    这一切,都是她勇往直前的力量。

    “对了,”

    陈阳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拾穗儿。路灯的光芒映在他脸上,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真诚,还带着一丝藏不住的紧张。

    “拾穗儿,回到戈壁后,除了建图书馆、种沙枣苗、陪学弟教孩子们认星星,我还想……每天早上给你煮热粥,晚上陪你去育苗棚检查幼苗。让我不只是你的战友,更是能陪你走一辈子的人,好吗?”

    拾穗儿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脸颊热得发烫。

    她抬起头,看到陈阳眼中满含期待,像个等待奖励的孩子。

    她用力点头,声音微微发颤却无比清晰:“好。”

    秋风吹起她的衣角,也扬起了陈阳灿烂的笑容。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拾穗儿的手,掌心的温暖透过皮肤直达心底,甜丝丝的。

    两人并肩走在梧桐树下,手中拎着的纸箱里,装着的不仅是书籍,更是他们对戈壁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牵挂、对师长的感恩、对少年梦想的守护,以及刚刚萌芽的、关于爱与未来的美好约定。

    拾穗儿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又看了看怀里的《戈壁植物栽培技术》,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

    她知道,回到戈壁后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风沙会打乱计划,育苗会遭遇挫折,建馆会面临阻碍。

    但只要身边有陈阳,有张教授的支持,有学弟的天文望远镜,有这些充满爱心的书籍,有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她就无所畏惧。

    就像扉页上那棵沙枣苗,只要有阳光、雨露和守护,就能在戈壁滩上扎根、生长,终将开出最甜的花,长成最挺拔的树。

    而她和陈阳的故事,也会像这沙枣苗一样,在戈壁的土地上,缓缓生根、发芽,书写出属于他们的,温暖而坚定的篇章。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