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拾穗儿 > 第42章-转变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母亲的哭声从压抑的抽泣变成了无法抑制的悲痛。

    她快步走到陈阳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那双因常年操劳而略显粗糙的手掌,此刻温度高得烫人。

    “阳阳……妈不是不让你去做好事,不是要拦着你当英雄,妈也知道那个姑娘是个好孩子……”

    她泣不成声,语无伦次,“妈是怕你吃苦,怕你受罪啊!你留在京城,稳稳当当地考进军校,将来分配个好单位,娶个知冷知热的媳妇,生儿育女,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这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去那苦地方折腾自己?”

    “万一……万一把身体累垮了,万一那边条件太艰苦你适应不了,万一……万一你以后后悔了,那时候再想回头,可就难了啊!爸妈老了,护不了你一辈子了啊……”

    母亲的哭诉里,是一个母亲最朴素、最深沉的爱与恐惧,是对儿子即将踏上未知险途的本能抗拒。

    “妈,我不会后悔的。”

    陈阳看着母亲红肿的双眼,自己的眼泪也终于控制不住,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两人紧握的手上,滚烫。

    “我真的见过……我见过那些孩子,他们捧着用透明胶带粘了不知道多少层的、破旧不堪的课本,却能一字不差、充满感情地背出整篇的《少年中国说》,他们的声音那么响亮,眼神那么纯净。”

    “我见过拾穗儿的奶奶,偷偷把家里最好的一包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晒得甜滋滋的沙枣塞进我的背包,老人家的手像枯树皮一样粗糙,布满裂口,眼神却那么真诚、充满期盼,她说,‘小伙子,看得出你是个好娃,心地善,要是你能来帮帮穗儿,她就不用一个人撑得那么辛苦了,俺们这地方,也就有盼头了’。”

    “我见过戈壁的夜晚,那里的星空,干净得像是被圣水洗过,银河璀璨,繁星低垂,仿佛伸手就能碰到,拾穗儿指着星空说,奶奶告诉她,那里面最亮的星星,就是逝去的亲人在看着他们,盼着他们把这片祖辈生活的家乡建设好……”

    “妈,爸,我要是不去,如果我因为贪图安逸而选择了逃避,我才会真的后悔一辈子!我的心会永远留在那片戈壁上,永远得不到安宁!我会看不起我自己!”

    一直沉默着的父亲,缓缓踱步到窗边,伸出手,将厚重的窗帘拉开一条细小的缝隙。

    刹那间,强烈到刺眼的阳光像一柄利剑劈入昏暗的房间,窗外是京城繁华的街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冰冷的光芒,一派现代化都市的喧嚣、活力与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

    这与儿子口中那片广袤、寂寥、生存条件恶劣、仿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戈壁滩,简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遥不可及的世界。

    父亲望着窗外,眼神有些飘忽,他似乎透过这令人眩晕的繁华,看到了很远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那时,他也曾有过热血沸腾的梦想,也曾在日记本里写下过“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言壮语,也曾渴望干一番“不一样”的、惊天动地的事业。

    可最终,现实的重担、家庭的期望、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像无形的绳索,将他一步步拉回既定的轨道,守着祖传的小本生意,为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奔波劳碌,一晃,大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那些青春的梦想,早已被岁月尘封,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他转过身,重新审视着儿子。陈阳脸上未干的泪痕,和那双虽然湿润却异常明亮、闪烁着理想主义坚定光芒的眼睛,深深地刺痛了他,也唤醒了他。

    那眼神里的光,他太熟悉了,那是他曾拥有却被自己亲手熄灭的火种。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心痛,有无奈,有失落,有对未知的担忧,但隐约间,似乎还有一丝……久违的、被尘封已久的悸动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惭愧?

    陈阳用袖子用力擦了擦眼泪,从牛仔裤口袋里掏出手机,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地点开相册,递到父母面前。

    屏幕上,一张张照片滑过——那是四年大学生活的剪影,在毕业典礼上穿着学士服与拾穗儿的相视而笑。

    在图书馆角落里并肩学习的专注身影,更多的是去年研学时定格的瞬间……

    他和拾穗儿并肩蹲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低着头认真寻找石头,身后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和一望无际的、被夕阳点燃的天空。

    一群肤色黝黑、眼睛却像戈壁星空一样明亮的孩子们簇拥着他,争先恐后地举着破旧的课本问他问题,笑容灿烂得像戈壁滩上罕见却生命力顽强的太阳花。

    还有那张他最为珍视的特写……拾穗儿站在一棵虬劲的老沙枣树下,傍晚的风吹拂着她略显凌乱的头发,脸上还沾着劳动后的沙土痕迹,但她对着镜头露出的笑容,却那么干净,那么有感染力,仿佛所有的艰辛都在那充满希望的笑容里化为了乌有。

    “爸,妈,你们看看,”

    陈阳的声音很轻,却像磐石一样稳,充满了力量。

    “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这就是我想一起做事的人,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我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为了所谓的浪漫或者逃避现实。”

    “这个念头,从真正了解拾穗儿和她的家乡那天起,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我想了整整一个学期,查了很多关于戈壁农业、合作社经营、光伏发电等的资料,甚至和拾穗儿一起做了初步的可行性计划和预算。”

    “我知道戈壁苦,环境恶劣,创业维艰,前路注定坎坷。可是,再苦,能苦过拾穗儿小时候在垃圾堆里翻找练习本、在寒风中走十几里沙路上学的日子吗?再难,能难过她一个女孩子,放弃了人人艳羡的京大保研名额,顶着全家和外界的不理解,孤身一人回去实践那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的决心吗?”

    “我想陪着她,和那些眼里有光、心里有盼头的乡亲们一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我们的知识和汗水,一点一点,把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变成充满希望的绿洲。这,才是我们这代人真正的担当,才是对‘不负青春’最好的诠释!”

    母亲凑近手机屏幕,手指颤抖着,轻轻触摸着照片上那些孩子们天真无邪却又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韧的笑脸,触摸着儿子和拾穗儿在苍茫黄沙背景下显得格外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身影,她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但之前的激动和抗拒,却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因为家境贫寒,作为长女的她早早辍学,帮助父母抚养弟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没能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这是她心底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所以,她几乎是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对稳定富足生活的全部渴望,都毫无保留地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拼尽一生心血,就是要为他铺就一条最稳妥、最光鲜、最不会出错的道路,让他不必再经历自己当年的艰辛与无奈。

    可直到此刻,看着儿子眼中那簇为爱与理想而燃烧的、几乎可以焚尽一切困难的火焰,看着照片里那些亟待帮助的纯真面孔和儿子与拾穗儿并肩奋斗的坚定身影,她才猛然惊觉。

    自己或许在不知不觉中,用“为你好”这世界上最无私也最自私的名义,编织了一个精致的牢笼,险些扼杀了儿子内心深处最宝贵的东西——选择自己人生的勇气,那份超越物质计算的爱与担当,以及年轻人最应有的闯劲和理想主义情怀。

    有些路,外人看来或许遍布荆棘,坎坷不平,但当事人走上去,因为心中有爱有光,却可能甘之如饴,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幸福。

    人生的价值,难道真的只能用安稳、体面和世俗的成功来衡量吗?自己渴望儿子拥有的“幸福”,是否只是自己想象中的模板,而非儿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星辰大海?

    父亲从陈阳手中接过手机,沉默着,一张一张,极其缓慢地、近乎虔诚地翻看着照片。

    他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大、见证了无数生活磨砺的手,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定格的画面上……

    孩子们渴望知识如同渴望雨露的眼神,戈壁的苍凉与壮美交织出的独特风景,儿子脸上那种在京城的繁华喧嚣中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充实、坚定与幸福感。

    还有那个叫拾穗儿的姑娘,眉宇间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坚韧、乐观与近乎神圣的责任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房间里只剩下空调的低鸣和母亲逐渐转为低泣的抽噎声。

    良久,父亲深深地、仿佛耗尽全身力气般叹了一口气,那叹息里包含了太多复杂难言的情绪。

    他将手机递还给陈阳。他抬起头,重新看着儿子,眼神复杂得像一团乱麻,那里面有挣扎后的疲惫,有难以完全释怀的担忧,有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但最终,一种无奈的、甚至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妥协、认可,以及一丝被唤醒的、对于儿子勇气的钦佩情绪,艰难地占据了上风。

    “你……”

    父亲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浓浓的倦意,却又透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松动。

    “你这个傻小子……真的……想清楚了?铁了心,不改了?哪怕以后碰得头破血流,摔得遍体鳞伤,也不怨天尤人,不后悔今天的决定?”

    “嗯!”

    陈阳用力地、重重地点头,眼泪再次不受控制地涌出,但这次是混合着巨大的释然、感动与坚定信念的泪水。

    “爸,妈,我长大了。我已经二十二岁了。我知道前路肯定充满挑战,甚至会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能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责,也一定会凭借我们的努力和智慧走下去,绝不会半途而废,更不会让您二老蒙羞。”

    “请你们相信我。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一定会和拾穗儿一起,尽我们所能,让戈壁滩变个样子!”

    “等将来,学校建起来了,合作社发展起来了,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我一定把你们接过去看看,看看我们亲手种下的沙枣林,看看孩子们在崭新明亮教室里的笑脸,看看我们是怎么用汗水和青春,把这片坚硬的戈壁,一点点磨出光亮来的!”

    母亲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紧紧抱住了儿子,仿佛要将他揉进自己的骨血里,用拥抱传递全部的不舍、担忧和最终的理解。

    她的肩膀因为哭泣而剧烈抖动,哽咽着说:“你个傻孩子啊……怎么就这么倔,这么像你爸年轻时候那股子愣头青的劲儿呢……妈不是非要你成龙成凤,飞得多高多远,妈就是怕你……怕你摔着了,疼啊……怕你吃了苦,妈心里比你更疼……”

    她泣不成声,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用尽全身力气般,断断续续地说。

    “既然你铁了心,认准了这条路……那……那就去吧……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开着。要是……要是在外面累了,倦了,受委屈了,就回家来,啥也别想,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管够……”

    父亲也走了过来,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宽厚、粗糙的手掌,重重地、一下一下地拍在陈阳的肩膀上。

    那几下,力量很大,带着一种无言的托付、男人之间的理解,以及一种“去吧,小子,别给老子丢脸”的复杂情感。

    他的眼眶也红了,微微泛着水光,但他努力克制着,扭过头去,深吸了一口气,才转回来,沉声说,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切实的关怀。

    “去了……就好好干,别逞强,注意身体,安全第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累垮了。那边缺什么,需要家里支援什么,尽管开口。你爸我这把老骨头,没什么大本事,但攒下的这点家底,认识的那几个老关系,总能给你凑点启动资金,帮你联系点销路什么的。别一个人硬扛着,记住,你还有家。”

    陈阳张开双臂,将父母一起拥入怀中。一家三口紧紧相拥在一起,泪水交织,无言地诉说着比语言更深沉的情感。

    这一刻,所有的争执、不解、担忧、期望、爱与不舍,似乎都在这充满亲情的拥抱中得到了暂时的化解、慰藉和升华。

    陈阳知道,他不仅艰难地说服了最爱他的父母,赢得了他们这份来之不易的、饱含泪水的理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了那份源于共同理想、深厚爱情与青春责任的初心。

    掌心里的戈壁石,棱角硌着他的皮肤,带来微微的痛感,却更像是一种清醒的提醒和无声的见证——去年秋天,在风沙呼啸、夕阳如血的戈壁滩上,他收到的不只是一块顽石,更是一份沉重的约定,一个关于爱情、坚守、理想与共同成长的誓言。

    窗外,京城的骄阳依旧炽烈,阳光顽强地透过窗帘的缝隙,投下一道狭长的光斑,正好落在陈阳紧握的拳头上,落在那枚灰褐色的、见证了一切开始的石头上。

    石头表面粗糙的沙粒在光照下,竟然反射出细碎的、钻石般坚韧的光芒,一闪一闪,宛如戈壁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宛如拾穗儿笑起来时眼底闪烁的希望与坚定,更宛如他心中那团被理想与爱情点燃、誓要照亮戈壁的、永不熄灭的火焰。

    他松开父母,摊开手掌,凝视着这枚小小的、却重若千钧的石头,然后再次紧紧攥住,仿佛攥住了整个未来的重量和方向。

    七月的热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都市特有的浮躁和喧嚣,但陈阳却仿佛从中嗅到了一丝遥远而熟悉的气息——那是戈壁的风,裹挟着沙粒的粗粝、沙枣花的微香和那片土地渴望改变的呼吸,在他耳边轻声诉说:前方的路或许漫长而崎岖,但只要像这枚历经亿万年风沙洗礼的石头一样,内核坚硬,初心不改,认准了方向就绝不回头,那么,即使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终能用心血、汗水和爱,浇灌出最绚烂的希望之花,见证生命最顽强的辉煌与青春最无悔的抉择。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