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 第六十九章 兵临城下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马邑城迎来了一个普通的清晨。

    这里是北境最大的后勤中转站。

    但气氛不像雁门关那么紧张肃杀。

    城墙上的守军打着哈欠。

    他们懒洋洋地靠着墙垛聊天。

    城里升起了炊烟。

    早起的商贩已经开始沿街叫卖。

    一切都很平静。

    甚至有些松懈。

    没有人知道一场灾难就要来了。

    “那……那是什么?”

    城墙上一个年轻士兵揉着眼睛指向远方。

    地平线上先是一条细细的黑线。

    那条黑线正在飞速变粗变大。

    紧接着大地开始微微震动。

    一种沉闷的轰鸣声从远方传来。

    声音像滚雷,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

    “敌袭!敌袭!”

    一个老兵终于反应过来,发出了嘶哑的呐喊。

    凄厉的警钟声瞬间划破了清晨。

    城内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惊恐地抬头望向城墙。

    城墙上的士兵全部呆住了。

    他们看到了这辈子最恐怖的景象。

    黑云。

    一片由骑兵组成的黑色乌云。

    黑云遮蔽了整个地平线,正朝着马邑城席卷而来。

    数不清的战马在奔腾,卷起漫天烟尘。

    烟尘里能看到狰狞的狼头大旗。

    那是突厥人的王庭旗!

    “快关城门!快关城门!”

    “所有人上城墙!准备迎敌!”

    军官们疯狂地嘶吼,试图组织起混乱的防御。

    城内彻底乱了。

    百姓的哭喊声、尖叫声、奔跑声混成一团。

    马邑守将叫郑元。

    他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将。

    他在亲兵的簇拥下连滚带爬冲上了城楼。

    当他看清城外那望不到边的突厥大军时,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完了。

    郑元打了一辈子仗,什么场面没见过。

    只看一眼他就判断出了敌人的规模。

    至少三万。

    而且全部是装备精良的骑兵。

    这是突厥人最精锐的部队。

    他们是怎么绕过雁门关防线出现在这里的?

    郑元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

    他只知道马邑城完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下的兵。

    不足三千人。

    大部分还是负责押运粮草的辅兵。

    是二线的守备部队。

    很多人甚至连像样的仗都没打过。

    老的老,弱的弱。

    许多人脸色惨白,握着兵器的手都在抖。

    拿什么守?

    用人命去填吗?

    “将军!我们怎么办?怎么办啊?”一个年轻校尉带着哭腔问。

    郑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是这座城的主心骨。

    他不能乱。

    “慌什么!”他一巴掌扇在校尉脸上,厉声喝道:“我们是大唐的军人!”

    “传我命令!关闭所有城门!弓箭手就位!”

    “把仓库里的滚石、擂木、火油,全部给老子搬上来!”

    “马邑是大唐的马邑!城里有我们数十万大军的粮草!”

    “城在,粮在,大唐北境就在!”

    “城破,粮失,我们就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郑元的声音嘶哑而决绝,响彻城楼。

    慌乱的士兵们被他一吼,总算找回了一点主心骨。

    他们开始机械地执行命令。

    城外,黑色的乌云停在了一里外。

    他们没有立刻攻城。

    只是摆开了一个松散却充满压迫感的阵型。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郑元的心脏跳得像打鼓。

    他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果然片刻之后,突厥军阵中冲出几千名骑兵。

    他们没带任何攻城器械。

    只是催动战马,围绕马邑城高速奔驰。

    同时张弓搭箭,朝着城墙上抛射。

    “举盾!”郑元大吼。

    嗖!嗖!嗖!

    密集的箭雨像乌云一样从天而降。

    城墙上瞬间响起一片惨叫声。

    唐军的装备和训练都远不如对方。

    虽然有城墙作为依托,但还是不断有士兵中箭倒下。

    他们在地上痛苦地翻滚。

    这还只是试探性的进攻。

    郑元感到一阵绝望。

    突厥人甚至不需要强攻。

    光用弓箭就能把他们这点守军耗死在城墙上。

    “放箭!还击!”

    城墙上的唐军弓箭手也开始还击。

    他们的箭射得稀稀拉拉。

    射程和准头都远不如突厥人。

    箭矢大多落在了空地上。

    根本伤不到高速移动的突厥骑兵。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单方面屠杀。

    一轮箭雨过后,突厥骑兵呼啸而去。

    城墙上留下了一地呻吟的唐军士兵和满地的箭矢。

    士气瞬间跌到了冰点。

    恐惧像瘟疫一样在守军中蔓延。

    郑元看着城下的突厥大营。

    他们已经开始不慌不忙地搭建简易攻城器械了。

    他知道对方在戏耍他们。

    在摧毁他们的意志。

    下一次攻击就将是雷霆万钧。

    这座城守不住一个时辰。

    求援?

    郑元心中一片苦涩。

    最近的援军在几百里外的雁门关。

    那里被十万大军死死牵制。

    远水救不了近火。

    马邑已经是一座孤城。

    郑元沉默地走下城楼。

    城墙上的指挥暂时交给了副将。

    他步履沉重地回到自己的府邸。

    府里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正惊恐地抱在一起。

    看到他回来,妻子哭着扑了上来。

    “夫君!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郑元看着妻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不舍。

    但这情绪很快就被决然所代替。

    他没有多说,只是平静地说道:“你们待在内室,不要出来。”

    说完他转身走进了书房。

    他没再去看城防图,也没再去看兵书。

    他只是平静地来到书案前铺开了两张纸。

    他先拿起一张,蘸着墨,开始给远在长安的家人写信。

    “吾妻爱子亲启……”

    他的笔迹有些颤抖,但很快变得平稳。

    信很短,都是些家长里短。

    他嘱咐妻子照顾好自己,嘱咐儿子要好好读书报效国家。

    写完,他将信纸仔细折好,放入信封。

    然后他拿起了第二张纸。

    这一次他没有蘸墨。

    他咬破自己的手指,殷红的鲜血滴落在雪白的纸上。

    他开始写第二封信,一封给皇帝李世民的血书。

    “罪臣郑元,泣血上奏陛下……”

    “马邑失守,罪在微臣,臣万死难辞其咎。然突厥偏师三万,绕后奇袭,国之大患也!恳请陛下早做提防,速调雄兵,护我大唐河山……”

    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写完最后一个字,郑元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所有精力。

    他将血书同样折好,和家信放在一起,交给了身边最忠心的亲兵。

    “如果……你能侥幸活下来,想办法把这两封信送出去。”

    “将军!”亲兵虎目含泪,跪倒在地。

    “起来!”郑元厉声喝道,“哭什么!我们是大唐军人,马革裹尸是我们的荣耀!”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取下了那副跟随他多年的铠甲。

    铠甲上满是伤痕。

    他亲手一件一件地重新穿戴在身上。

    当最后一块护心镜扣上时,他仿佛又变回了那个纵横沙场的铁血将军。

    “来人!召集府内所有亲兵!召集所有还能拿得动刀的弟兄!”

    片刻之后,一百多名最后的精锐聚集在府邸院子里。

    他们是郑元的亲兵,是马邑城最后的精锐力量。

    郑元拔出腰间的佩刀。

    刀锋在晨光下闪着森冷的光。

    “弟兄们!”

    他环视众人,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我们身后是堆积如山的粮草,是我大唐数十万将士的命!”

    “城是守不住了。”

    “但我们不能把这些粮草留给突厥的豺狼!”

    “随我……出城!”

    “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能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愿随将军,决一死战!”一百多名士兵齐声怒吼。

    声浪充满了悲壮与决绝。

    郑元点了点头,转身大步向城门方向走去。

    城外突厥人的战鼓声已经震天动地。

    他们的大军如同一片黑色潮水,开始缓缓向城墙压来。

    总攻开始了。

    郑元站在厚重的城门后,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战刀。

    他即将下令,打开这扇隔绝生死的城门,去迎接他作为大唐军人最后的宿命。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