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四六章 出事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胡惟庸府上已经熄了的灯火,此时又亮了起来。

    胡惟庸衣衫有些不整,明显是睡下之后又起来的。

    他面色显得有些不太好看。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人,神色显得有一些紧张,带着忐忑。

    这人是胡惟庸身边的一个心腹之人。

    看他二人的样子就能知道,必然是胡惟庸这里出了一些事,而且还是在胡惟庸预料之外的事。

    “为什么不早点儿来告诉我?”

    胡惟庸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望着眼前之人出声质问,带着不满。

    “老……老爷,是小人考虑不周。

    小人以为有了两次之后,后面就不会再出事了,没想到又出事了。

    也是那些贱民该死,没事干,非要大白天在路上瞎溜达。“

    他连忙认错,随后又在那里骂起了,那些被撞死的百姓。

    绝口不提驾在路上横冲直撞,和人一起飙车的胡天赐。

    他太明白胡天赐在胡惟庸心里面,到底有多高的地位了。

    自己不提他最好,若是把胡天赐的事情讲出来,把过错推到胡天赐头上。

    哪怕这明明就是胡天赐的过错,自己怎么劝都不听,非要和人赛车,还要往人多的地方钻。

    出事之后,还不知悔改,劝都劝不住。

    可这话他不能说,说了绝对没自己好果子吃。

    胡惟庸看着这一脸诚恳认错的李贵,面色依旧不好看。

    但终究没有再说出太多的斥责之言。

    “你也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了,看你办事稳妥,尽心尽责,才把你给派到天赐身边,让你跟着他。

    不料竟也弄出这种事情来!”

    说罢后,胡惟庸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起步来。

    俨然是正在想应对之策。

    如此过了一年之后,他停下脚步,似是下定了决心。

    “你先收拾收拾,赶回去,带上天赐,立刻启程,别在常州这边待了,去江西。

    我会给你们安排好行程,住处。

    到了那边,切记不要再让天赐胡闹。”

    话说,胡天赐的原本是在京师这边的,不过因为最近迷上了赛车,胡惟庸会怕京师人多,他撞到了人。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皇帝盯得严,天子脚下,怕闹出什么事端来。

    他这一段时间里,明里暗里给太子了找了不少的气儿受,担心会被抓住辫子。

    这才让人带着胡天赐到常州那边去。

    哪能想到,到了那里同样不消停,一样是闹出了这样的事来。

    常州距离京师这边,还是有些近了。

    还是弄到更远的地方去更好。

    到了江西那里,天高皇帝远,又有他这个宰相在,他儿子就算真闹出来了一些什么事,他也能遮掩得住。

    江西那边,可都是他的熟人。

    包括如今江西布政使,按察使等,和他关系那都没得说,唯他马首是瞻。

    在这种情况下,到了那里他儿子的日子,过的很滋润。

    就算是真的闹出了什么大事情,那边也有人能兜得住。

    会将之按下来,不让上面的人知道。

    这事,只要传不到朱元璋耳朵里,再大的事儿都不是事。

    “啊?”

    李贵闻言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老爷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啊什么啊?就按照哦我说的办!

    对了,常州那边的手尾也要处理干净,多给钱财,官场上面也同样要打好招呼,把这事儿给压下去。

    让那些死人的家里面,不要在这个事上面纠缠。”

    “老爷,这上面小人已经安排妥当了。”

    李贵连忙出声说道。

    胡惟庸点了点头,说了一些话后,又喊了一个人。

    这是他的又一个心腹,让他跟着李贵一同去常州,来处置这件事。

    “钱财上面不要吝啬,务必把这个事儿给压下来,一定要做妥当,不留任何隐患。

    当然,那那些贱民若是狮子大张口,倒也不能一味的顺从。”

    说罢之后,看着那李贵道:“非是我多此一举,不信任你处理事情的手段。

    着实现在为多事之秋,一切小心为上。

    多花一些钱财的事儿,将其做妥当了,也就是了。

    钱财没有随时都能挣,这就叫千金散尽还复来。”

    听到胡惟庸这么说,李贵忙说老爷高见。

    心里面产生的那一些不快,也在此时烟消云散……

    详细的交代完了事情之后,这二人告辞胡惟庸,连夜离去。

    房门刚刚关上,后面就转出来了一个妇人。

    一看就是在这里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憋了很久想要说话了。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胡惟庸的夫人。

    “老爷,这……这不至于这样吧?不过是撞死了几个贱民罢了,谁让那些贱民没事,要往天赐的马车前来?

    他们冲撞了我儿,我们没有去追究他们的过错,就已经够仁至义尽了,还返过来给他们赔钱,

    这也就算了,你还让天赐要去江西?

    那里离咱们多远啊!我舍不得。

    那地方穷乡僻壤的,天赐哪里过得惯?

    万一有个磕着碰着了,离这么远,咱们也又不能第一时间知道。

    想想就让人揪心。

    “老爷,您可是当朝宰相,怎能过得如此小心翼翼?”

    胡夫人一出来,就向胡惟庸表达了她的强烈不满。

    认为胡惟庸在这些事情上,做的太不行了。

    “你知道个什么?这就是妇人之见!

    天赐逐渐长大了,让他到远一点生活也好,咱们总不能看他一辈子。

    谁给你说江西那边穷乡僻壤了?我会让我儿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去!

    他可是我胡惟庸唯一的儿子,你心疼,莫非我就不心疼?

    只管放心好了,到那边去,我会打好招呼的。

    来到那边,他绝对比在京师这里过的要舒服。

    江西那边,也有繁华之所,他在那里,比在京师这里要安全,要快活。”

    胡惟庸忍住一些烦躁,望着胡夫人出声宽慰。

    在提起胡天赐之时,胡惟庸的脸上满是慈爱……

    ……

    “做了什么?”马皇后询问:“莫非是乐不思蜀了?”

    这已经是她所能够想到的,朱祁镇干出来的最坏的事了。

    “他要是能乐不思蜀,他也算是个人!咱提起他时,都绝对不会这样的愤恨!”

    朱元璋愤愤的说道。

    刘禅因为一句乐不思蜀被记载下来,让许许多多的人对他进行各种的嘲笑。

    成为了典型的反面教材。

    可实际上,真要是在这众多皇帝里面来比的话,那比不上刘禅的可太多太多了。

    就比如那完颜狗,若是能和刘禅换换,岳飞绝对能乐开花。

    就算是朱祁镇能如同刘禅那样被抓之后,也来个乐不思蜀,他都谢天谢地了。

    “妹子,比这还要恶劣上百倍千倍!”

    马皇后愣了一下,什么事儿能比这还要恶劣上,百倍千倍?”

    “他在接下来,被瓦剌人带着来到大同,以及其余到了大明的其余关隘那里,表明皇帝的身份去叫大明守将开门。

    想要引瓦拉人入关。”

    什么?!

    马皇后哪怕心里面已经做了很坏的打算了,可此时听到朱元璋说出这话,还是陡然间变了面色。

    竟会如此?!

    这个狗东西,竟然会如此做?

    他可是皇帝啊!

    大明的皇帝!

    带着那么多兵马,将大明给坑害成了那个样子,害死了那么多的人也就不说了。

    不敢自杀,甘愿被敌军俘虏也不说了,居然还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去为敌人叫门!

    这……这……他怎么能干出来这等事情来?

    为敌人去叫国门啊!

    这太屈辱了,也太过于无耻了!

    简直比宋朝的赵佶,父子等人,干的事还要恶心!

    还要更加的让人看不起,更加的恶劣!

    这是一国之君,应该做的事儿?!

    自己大明,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货色?

    怪不得重八的提起这家伙时,一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给撕碎的样子。

    原来,竟然干出了这等无耻之极的事情!

    简直是丢人丢到家了?

    看了朱祁镇所做出来的这一系列破事,再想想朱允炆,马皇后忽然之间就觉得,朱允文好像也没有那样的让人厌恶了。

    “重八,有没有开门他们?”

    马皇后显得紧张的询问。

    “没有。”

    如此就好!

    马皇后松了一口气。

    “我朱家,怎么会有这样的不孝子孙!”

    看着自己家妹子气成这个样子,朱元璋伸手在在马皇后背上轻抚,安慰道:“妹子,消消气,不用为这样的狗东西动怒。

    为这样的畜生动怒,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重八,我大明的京师有没有破?有没有守住?

    这……不会变成宋朝了吧?”

    马皇后满是紧张的询问。

    说罢之后,忽然间意识到这种事情没有发生。

    因为之前重八与自己说明末之时,李自成还是攻破了北平城,崇祯也是在歪脖子树上上吊。

    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话。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万分好奇,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是如何挺住的。

    “没有,妹子,我大明打赢了这次的北平保卫战。

    朱祁镇干出来的这一系列辱没祖宗的事儿,传回京师之后,京师为之巨震!

    无数人直接就慌了神。”

    这事儿,朱元璋不说马皇后都能猜出来。

    想想看,皇帝御驾亲征,带走了众多精锐。

    结果,那么多精锐直接就没了,皇帝都被人生擒了。

    那么多的武将,那么多的大臣也被打没了。

    这种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

    她现在就好奇,在这等艰难的情况之下,大明到底是如何挺住的。

    “当时,就有人提议说要舍弃京师,进行南迁。

    在这种情况下,于谦这个兵部侍郎站了出来,在朝堂上怒斥。

    直接说,敢言南迁者皆可斩!”

    马皇后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国有柱石!值此危难之时,才能显示出英雄本色来!

    “于谦的提议,得到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支持。

    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

    朝廷上下都没有信心。

    于谦请郕王,也就是朱祁钰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

    依次经营筹划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

    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后面又和人一起,请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为帝。

    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一来解决大明国内群龙无首,人心不稳的局面。

    二来,也是用这一招,直接化解了瓦剌那边以皇帝为筹码,来威胁我大明的险恶用心思。

    可谓一举数得

    十月,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

    而也先挟持着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攻破紫荆关,进窥京师。

    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

    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向敌人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

    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

    而于谦自己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列阵,抵挡也先。

    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下令,临阵时,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

    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

    也先以为部队深入,可以轻易攻下京城。

    来到这里,见到我大明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

    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也先。邀我大明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黄金和丝织品以万万计。

    又邀于谦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谈判。

    朱祁钰不准许。

    也先大怒,令人攻打北平城。

    但是被大明将士,英勇的挡了下来。

    并打杀不少瓦剌人。

    相持五天,也先见短时间拿不下北平城,又闻听各路勤王军即将赶到,下令撤退。

    于谦调派兵将进行攻击追,一直打到居庸关方才回还。

    这场危机,就此彻底解决。”

    说起这些,朱元璋的情绪,也不由得为之高昂起来。

    于谦于少保,真行!

    后世西湖进行整理,迁墓时,

    只有极少数人的墓留了下来,其中就有于谦。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这就是对于谦最好的一个评价。

    朱元璋知道,到了后世之时,也同样有不少的声音,去各种的批判于谦。

    比如说文官掌军,自于谦而始,说于谦趁机阴谋夺权,等等。

    对此,朱元璋只能说这些人都是在那里倒果为因,纯粹站着说话不腰疼。

    若无于谦,那种情况下,京师都要丢了,大明就要南渡了。

    国都将不国了,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正是因为打赢了这场保卫战,大明才有资格,有命,继续后面的那些事。

    二者孰轻孰重,谁为因,谁为果,这上面还要拎轻的。

    这就好比说,有人快死之时,说要是当初他父母没把他生下来就好了,这样他就不会死了一样。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