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236章 海寇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见孔赞自刎而死,刘备皱起了眉头。

    他也没想到孔赞居然会自杀。

    这看着也不像是那种不怕死的猛男啊,居然这么冲动的……

    俩人全死了,那反倒是不好办了。

    若是孔赞怕死,被捕下狱,刘备便可以搞一场规模盛大的公审,顺便掰扯出孔家更多的蝇营狗苟之事,那就能借着此事把鲁国孔家扯下神坛。

    虽然不可能让孔家垮台,但至少能让天下人对孔府去魅,转而只将鲁国孔氏视为祖上出了个贤者的普通豪门世家。

    孔子是先贤,但先贤的后代却未必贤,那就和其它世家豪族没多大区别了,顶多算是老祖宗名气比较大。

    如果能借此逼得孔家分宗,那就更好了。

    孔家在青兖徐三州影响力太大,若是不能让天下人对其祛魅,那就是个大麻烦。

    同样,若是秦周杀了孔赞,刘备照样会公审,这能让天下人对那种带数字组合出道的名士祛魅,而且效果更好——杀的是孔子的子孙啊。

    但孔赞这一自杀,那就起不到毁名的作用了,也很难攀扯其它罪名,只能视为孔赞杀人之后畏罪自杀。

    而且按这年头的道德观,杀人只是有罪而已,不会被视为恶名。很多人甚至会将孔赞自尽视为敢作敢当,毕竟已经以死赎罪了。

    这对孔家不会有什么影响。

    孔赞杀秦周,秦周的亲友当然会仇视孔家,但天下人只会觉得这是孔氏门风,毕竟孔子也杀过名士少正卯,甚至能被说成效仿先祖的孝道。

    没办法,鲁国孔家子弟终究是有些过人之处的,好歹是真正的仲尼直系子孙,至少有一死保全家名的勇气,比后世那些侍奉异族的挂名衍圣公强多了。

    同时,孔赞自杀,东莱的黄巾就只能刘备自己对付了。

    ……

    打仗嘛,刘备倒也不慌,现在早就已经是熟练工了。

    虽然黄县兵备废弛,县库里几乎找不到合用的军械物资,但钱粮库存倒是不少,太守府里也有不少金银,孔赞显然算不上什么清官。

    城防军械不够,太守官署当然得拆了用一用,刘备和左沅都是这个路数,遇到守城先拆衙门……确实是一家人。

    毕竟官署的柱子很适合当滚木,制式方砖也很适合作擂石,大小形状都挺趁手。

    黄县的商户也都得了动员,开始烧制金汁。

    士族大户确实是指挥不动的,但商户和庶民全都乐意配合,毕竟黄县若是被黄巾攻破,最先遭殃的必然是商户和小民。

    同时,刘备还下令先将监狱里的犯人放出来,打算再次组建驰刑士。

    监狱里囚犯很多,而且还有个熟人。

    太史慈正在牢房里蹲着。

    “子义为何在此?”

    刘备让人把太史慈放出监牢,颇有些惊奇的问道。

    按理说,太史慈这种段位的高手,应该是没那么容易蹲班房的啊……

    “某在雒阳毁了奏报,孔府君自是要问我罪名的……某本来打算搭管氏的船去辽东避祸,却没想到船本已出海,却又开回来了……”

    太史慈苦笑着说道:“某这才知道,管氏与孔府君有联系。”

    “管氏是这里的海贼?”

    刘备感觉这太史慈也是个倒霉蛋,跑路居然能撞到枪口上。

    “从东莱到辽东,以及冀州渤海湾,这片海域里管氏是最大的海商……也是海贼。”

    太史慈点头:“这几年有不少青州士人借着管氏海船避祸辽东。”

    “黄巾是从蓬莱过来的,这么说来……外面那群所谓的黄巾,应该就是管氏海贼?海贼竟有上万人吗?”

    刘备看了看太史慈:“子义应该认得管氏主事之人吧?”

    “有黄巾入寇?”

    太史慈这两天在牢房里蹲着,还不知道有黄巾来了,但听到蓬莱,点了点头:“蓬莱诸岛确实有管氏码头,海贼常在蓬莱聚集,若是从蓬莱过来,那就必然和管氏有关。但管氏海贼应该只有数千人。”

    此时所说的蓬莱诸岛便是庙岛列岛,虽然有很多寻仙的传说将那些岛说成仙人居所,但那地方实际上一直都是海盗聚集地。

    东莱海贼其实都是海商,在沿海各县都做正经生意,主要是跨北海(渤海)与辽东属国通商。

    但只要到了海上无人监管的地方,海商就会立刻变成海贼,还经常去三韩(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也有跑得远的会去倭岛(对九州岛的称呼)。

    只要不在大汉疆域,基本就不做正常贸易了,大多是靠着汉弩等兵器优势明抢,也经常抓些倭奴回来贩卖人口。

    当然,奴隶贸易没有形成特别大的规模,因为利润不高,大汉的有钱人很难看得上那些又黑又瘦的矮矬子奴隶,不好卖。

    ……

    临近傍晚,黄巾大部队已到城外,但没有攻城,而是在城外一里处扎了营。

    “看起来确实是管氏的人,但管氏与我已无情分了……”

    太史慈和刘备一起站到了城墙上,看着外面的营地说道。

    黄巾营地离城池仅两百丈,扎营明显太近了,看样子黄巾领军者并不擅长攻城。

    太史慈确实认识管氏的人,只是现在谈不上什么交情,毕竟管氏海贼不讲义气,收了太史慈的偷渡钱还把人卖给了孔赞。

    “无妨,没情分无所谓,能搭上话就行……子义且去探探口风,先暂代北海军司马,以此名义与贼人交涉。”

    得知这些黄巾与海贼有关,刘备起了点别的心思,顺口就给了太史慈一个中层职务。

    “这……使君竟如此器重?但管氏不讲道义,使君要如何与其交涉?”

    太史慈也没想到刘备一上来就给军司马这么上档次的官,虽然是‘暂代’,也没走正规流程,但很明显,如果能搞定东莱海贼,那这就肯定不是‘暂代’了。

    “就是不讲道义的才需要交涉,讲道义的我就直接招募为官了……他们刚到黄县,眼下想必还不知道孔赞与秦周皆已身亡。子义可以自称得了北海相秦周相救,就说眼下秦周与孔赞两府相争,问他们要帮谁……”

    刘备一边指点,一边讲述孔赞杀秦周之事:“若使他们分作两派,或是能引其一部入城,那便算是成功了。”

    这里有近万黄巾,肯定不可能全是海贼,秦周必然在其中有人手,要不然他也不至于一直待在东莱。

    太史慈得罪孔赞,本想去辽东避祸,却被孔赞抓了,这事海贼们是知道的。

    若是说成秦周爱才,救了太史慈并给予军职,那也很正常——施恩于窘困时,招揽手下一般都是这么做的。

    而这就形成了孔赞和秦周意见相左的情况,若是能再编点别的意见不合的故事,比如秦周打算帮着刘备弄死孔赞之类的……说秦周与孔赞起了大冲突,你死我活那种,这也很正常。

    反正不管信不信,都可以跟着太史慈入城看看……不入城也总得先站队啊。

    无论城外的黄巾会作何反应——分成两派也好,太史慈引其中一部入城也行,或是退兵、相互防备什么的都可以,反正无论如何都能起到让敌人战力分散的作用。

    要是太史慈临场发挥好一点,说不定还能让敌人当场内讧。

    至于具体说辞,太史慈可以自己看情况再编一编。
最新网址:www.00shu.la